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NFC與Square模式 2013開啟移動支付黃金十年

作者:RFID世界網 收錄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日期:2013-05-29 15:50:04
摘要:2009年,移動支付市場開始升溫,移動支付作為概念被提出,中國移動是最早切入的玩家,當然市場最終的演變使它并沒有按照計劃完成自己的目標。 2010年,移動支付相關的各種技術逐漸成熟,產業形態開始具備。據艾瑞咨詢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481.4億元,2012年達1,209.6億元,預期2013年有望實現2,350.1億元,增長迅速。可以預計,未來十年是移動支付行業的黃金十年。

  2009年,移動支付市場開始升溫,移動支付作為概念被提出,中國移動是最早切入的玩家,當然市場最終的演變使它并沒有按照計劃完成自己的目標。 2010年,移動支付相關的各種技術逐漸成熟,產業形態開始具備。據艾瑞咨詢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481.4億元,2012年達1,209.6億元,預期2013年有望實現2,350.1億元,增長迅速。可以預計,未來十年是移動支付行業的黃金十年。

  只是移動支付并非如一款APP一樣,單一開發者或是幾位合作者就可以決定和控制。移動支付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而起牽涉其中的利益方眾多。從產業鏈主要參與方的角度來看,金融機構、運營商、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技術與方案提供商和設備制造商的互動與博弈將推動著這一市場向何處去。

  不同國家和地區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水平及普及程度仍然存在差異性,各自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了不同的技術實現方式和商業模式。從全球移動支付發展程度來看,日韓的移動支付發展最為成熟;而西歐、美國等國近場支付發展相對緩慢。

  日本是移動支付普及率較高的國家,遠遠超過美國和歐洲,已具有較成熟的商業模式。2010年12月,日本市場有大約9,800萬用戶使用移動支付業務,其主流的移動支付技術是日本索尼公司研發的非接觸式感應技術— FeliCa。移動運營商NTT DoCoMo占據了日本移動支付業務市場的主導地位。

  韓國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對移動支付業務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韓國的三大移動運營商(SKT、KTF、LGT)牢牢控制著移動支付產業鏈,占據產業鏈的主導地位。。

  美國的移動支付處于初級階段。整個移動支付生態系統中的主要利益相關方對于移動支付的發展和實施存在分歧,限制了移動支付在美國的快速發展。具體來看,美國的遠程支付發展迅速,但近場支付相對緩慢,尤其是在NFC的推廣上遇到了一定困難。而通過外接讀卡器將智能手機轉換成POS終端的Square模式,則取得了快速的發展。2011年9月谷歌與花旗、萬事達等合作正式推出手機錢包(Google Wallet)NFC移動支付業務。但由于美國的信用卡消費十分廣泛,NFC等近場支付手段短期內對于用戶的便利性還無法得到體現。不過,通過外接讀卡器利用智能移動終端實現POS功能模式的科技公司Square卻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其年支付交易金額達到了50億美元。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不受收銀機的束縛,也不用再支付固定專用POS機所需的設備和連接費用。

  在目前的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上,主要有三大參與方:以銀聯為代表的金融機構、運營商和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由此在商業模式上也就出現了以銀聯、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各自主導的局面。銀聯、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各具長處,銀聯擁有完善、成熟的資金清算系統,后運營商和第三方支付都擁有龐大的客戶資源與銷售渠道。整個市場多方合作和競爭糾結在一起。

  目前由金融機構參與的近場支付可以歸為NFC和類Square兩種模式,銀聯和運營商是這其中的主要參與和主導方。目前國內三家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均成立了以支付為主營業務的全資子公司:中移電子商務公司、聯通支付有限公司和天翼支付有限公司,并均于2011年底,獲得由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牌照。

  市場另一重頭玩家,或者說真正觸動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始作甬者,擁有淘寶強大客戶基礎和數據支持的支付寶。自2004年支付寶成為國內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以來,第三方支付行業快速增長,企業數量超過300家,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分三批共頒發了101張非金融支付許可牌照,這也標志著第三方支付行業開始標準化和規范化。

  但目前的現狀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專注于遠程支付領域,在近場支付則嘗試較少。由于第三方支付興起是基于互聯網時代的PC端的Web支付,然后把Web支付的方式移植到手機端,通過WAP、手機客戶端等方式實現遠程支付。

  對于近場支付領域,限于曾經中移動和銀聯的技術標準之爭第三方支付公司普遍趨于保守,都沒有推出基于RFID和NFC技術的支付產品,但是第三方支付與銀聯、運營商這樣的國企巨頭不同,他們體小好動,積極創新,利用其在遠程支付領域的優勢,通過條碼等技術手段已經模擬實現了近場支付的功能。比如支付寶推出的二維碼支付就是利用遠程實現了近場支付,快錢推出的“快刷”,一種類Square模式的移動支付產品。

  除了近場和遠程兩種劃分為,移動支付領域還有一種更為通俗寬泛的劃分,線上和線下。有人也由此把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具體到是銀聯和支付寶兩大玩家的較勁。支付寶占據PC端,線下POS端澤銀聯一統天下是基本事實,但手機上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未來線下消費,線上支付是潮流。主導投資了Square公司的紀源資本(GGV)合伙人李宏瑋說,中國的移動支付目前和美國發展的模式有偏差。如果沒有情境式融入,純粹技術化的進步并不足在當下產生中國的paypal或square,但是,由于和美國金融業及支付習慣發展的不同步,倒可能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把傳統的收單業務做出新花樣,仍是多數初創公司的當下最現實的選擇。把一臺手機變成收銀機,這個看似簡單的收單業務涉及數以千萬計的商家和數萬億的商業規模。比如已經涉足互聯網支付行業5年之后的匯付天下,也正式宣布開始進入更為傳統的收單市場。但在貨幣形態日益過度到無卡化的未來,這是不是一個過渡市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

  無需置疑的是,融合、跨界、O2O將是未來移動支付發展的主流和趨勢,但如何發展出符合各方利益的共贏機制和商業模式仍是未知的前方。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