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布局移動支付 與支付寶形成競爭?
醞釀多時, NFC手機近場支付終于大規模鋪開。日前中國銀聯聯合中國移動在北京、上海等14個城市高調推出手機錢包,首批共有5款手機和8家銀行開通此功能。中國銀聯為配合NFC近場支付,早已在全國布局了130余萬臺帶有銀聯“閃付”標識的POS機。
中國移動和中國銀聯能在NFC近場支付上合作實屬不易。此前中國銀聯主導的13.56MHz標準和中國移動主導的2.4GHz標準之爭,一直困擾著我國手機近場支付產業。而標準之爭最后以銀聯的勝利而告終,在2012年12月,央行明確13.56MHz為NFC技術標準。
各取所需,合作共贏,雖然銀聯在支付標準上占據上風,但是銀聯也不得不重視中國移動龐大的用戶基數,這才有了銀聯和移動的合作。
支付標準的統一和雙方的合作確定,從一定程度上會推動NFC手機近場支付的發展,但是與日韓相對成熟的移動支付環境相比,我國在NFC支付領域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產業發展仍不如意。
第三方支付機構紛紛布局移動互聯網,如支付寶、財付通等在移動支付上已經布局多時,盛傳微信支付也即將推出。銀聯和移動推出NFC近場支付,實際上搶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市場。支付寶已經在北京地鐵4號線部分站點,布局支付寶聲波支付等,來應對NFC近場支付的沖擊。
此外,安全問題一直支付的紅線,“一機在手,行走無憂”的豪邁背后潛藏著安全隱患。一部手機中集成了多張銀行卡、公交卡等,一旦手機丟失,所綁定的賬戶就有被盜刷的風險,而且手機一旦丟失,目前還無法對賬戶進行凍結。同時,還會存在惡意代碼、吸費軟件等問題,很多用戶恐怕會望而卻步。
而NFC近場支付以小額支付為主,1000元以下的金額交易,主要在超市、菜場、加油站等和居民日常生活相關的地方進行支付。
目前銀聯“閃付”POS機只有130萬臺,還不可能在全國所有地方鋪開,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和鄉鎮。雖然現在年輕人刷卡消費理念在提高,但是現金支付仍然是主流的支付習慣,現金支付是近場支付的最大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