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康邦科技劉培柱:把握“智慧校園”發展機會

作者:王曉強
來源:電腦商情在線
日期:2013-06-04 16:05:26
摘要:在“智慧地球”構想的大背景下,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應用的興起和發展,一股“智慧化”浪潮也正在席卷當前的各大校園,長期耕作于教育行業領域的方案商由此也爆發出空前的熱情。

  在“智慧地球”構想的大背景下,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應用的興起和發展,一股“智慧化”浪潮也正在席卷當前的各大校園,長期耕作于教育行業領域的方案商由此也爆發出空前的熱情。

  北京康邦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長期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方案商,自1996年起就開始涉足教育行業,在國內高教、普教和職教領域擁有大量的項目實施成功案例。該公司系統集成部總經理劉培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智慧校園”的建設離不開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和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支撐,這些新技術及新應用在提升和引領校園智慧的同時,也給方案商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

  從“數字化”到“智慧化”

  劉培柱介紹,以前談到校園信息化建設,更多的會說到“數字化校園”這個概念。對于北京市的各大學校而言,“智慧校園”這一概念雖較早就有,但正式被提出來則是在2012年年初。“大約在去年3、4月份的時候,北京市教委為了對未來三到五年做出規劃,提及了“智慧校園”的概念,主要想法也是想通過讓各個學校對于新技術的接觸,以便于率先進行底層方面的設計。”

北京康邦科技有限公司系統集成部總經理劉培柱

北京康邦科技有限公司系統集成部總經理劉培柱

  劉培柱說,具體怎么來做?這里就涉及到許多新的技術和應用。所謂的“智慧校園”和新技術應用,首先從方向上來看,可以分為兩塊,一個是后臺,另一個是前臺。

  在前臺方面,主要包括了“智慧課堂”的一些相關產品,比如如何通過利用IPAD或安卓平板終端使老師和學生進行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的互動等。“目前,圍繞這一領域,很多公司都已開發出相應的產品。具體如何這就要看誰的產品更能符合學校的需求、老師以及學生的需求。”

  另一方面,則是后臺建設。“從以前我們常說的‘數字化校園’提升到當前的‘智慧校園’,要涉及到四項新技術,它們分別是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和大數據。這些也是我們傳統IT行業關注比較多的領域。”

  拿云計算來說,現在各個廠商推出的解決方案都相差不大,且都以軟件廠商為主導,比如說起服務器虛擬化,大家都會想起VMware,一談到桌面虛擬化的,大家就會不由的想到Citrix(思杰)。應該說,這些新技術和新應用在引領和提升校園智慧的同時,也為大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新技術助力校園“智慧”提升

  劉培柱介紹,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和大數據四項新技術領域,云計算是北京康邦科技業務占比較大的一個,目前公司已經在北京諸多學校中擁有成功實施案例,比如在普教方面,北京市教委“名師互動課堂”平臺的打造,在高教方面,中醫藥大學項目的實施,在職教方面則有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案例。

  據介紹,“名師互動課堂”是由北京市教委主導為中小學生打造的課后學習平臺,該平臺匯集了北京市所有著名老師的教學資料,通過該平臺,北京市轄區的中小學生在課外都可以利用終端設備來訪問這些教學資料,從而為中小學生的學習提供有利的輔助支持。這也成為從“校園智慧”反應到“教學智慧”的一個具體體現。

  此外,據了解,隨著我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目標的提出,倡導低碳節能、綠色環保已經成為社會的發展主流。作為“智慧校園”來講,如何做到對學校資源能耗的有效監控和監管顯然尤為必要。

  劉培柱介紹,物聯網技術的一個重要應用是可以促進對資源能耗的監控。當前教育部已率先將一些高校列為試點單位,在校園的部分區域建立能耗監控系統,可以實現對整座實驗樓、教學樓或辦公樓的電能消耗、水源消耗、燃氣消耗等情況進行有效監控,從而進行管理。“比如通過對環境的監控,用傳感器感知溫濕度、光線強度、空氣質量等,可以實現對房間設備進行遠程控制,比如哪些燈光和播放設備需要打開,空調的打開與關閉等,以此降低能源的消耗。這些都適合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會議室以及機房中使用。”

  關于物聯網還有一項重要應用是RFID。對于IT類的設備,通過利用IT系統目前已經實現了集中管理,但是對于非IT的設備怎么實現管理?利用RFID技術是一種考慮的方向。北京康邦科技現在也是正在研發這樣的平臺,以把非IT的資產管理功能匯集到IT平臺中來。劉培柱表示,物聯網項目也是在北京康邦科技業務中占比較大的一個,在這方面,也正在大量開發相關的產品及應用,公司收獲也比較多。

  整體而言,無論是云計算、物聯網技術還是移動互聯和大數據,這四項新技術都在為提升“校園智慧”發揮著巨大作用。劉培柱表示,借助移動互聯技術可以使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終端非常便捷的訪問校園平臺的各種應用,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校園數據在經過提煉后,為決策者的研判帶來可靠的幫助。作為教育行業方案商應該積極把握“校園智慧”提升帶來的發展機會。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