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紐約開放數據平臺:打開“智慧城市”的鑰匙

作者:RFID世界網 收錄
來源:新浪財經
日期:2013-07-01 11:51:24
摘要:出于對大數據發展趨勢的敏感,筆者花時間進行了一些調研,發現類似于這樣的網站在紐約已有近十家。而在此基礎上,更有數以百計的進行數據分析和具體應用開發的網站和創新團隊。

  紐約《開放數據法案》生效一周年之際,政府各部門的數據被納入統一接口向公眾分享。開放數據平臺激發了大量的社會創新和商業創新,初步形成了基于社會運行數據的“生態系統”。雖然還很簡單,但卻是到目前為止對“智慧城市”最真實、也最有推廣前景的實踐。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都誕生在河邊,河流為人類提供了食物、水和交通。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創造一條數據的河流,來滋養信息經濟的發展。”

  多么浪漫而深刻!這句話是筆者在紐約一家網站首頁上看到的標語。該網站致力于搭建一個數據交流、交換、分享的平臺,既包括紐約市政府開放的各門類公共數據,也包括私人機構和企業公布的非公共數據。任何人都可以搜索、查看、下載、使用這些數據。盡管剛剛成立不久,但已經誕生了不少依托于它的應用。

  出于對大數據發展趨勢的敏感,筆者花時間進行了一些調研,發現類似于這樣的網站在紐約已有近十家。而在此基礎上,更有數以百計的進行數據分析和具體應用開發的網站和創新團隊。

  《開放數據法案》

  2012年2月29日,紐約市通過了《開放數據法案》,3月7日由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簽署后正式生效,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將政府數據大規模開放納入立法。根據開放數據法案,到2018年,除了涉及安全和隱私的數據之外,紐約市政府及其分支機構所擁有的數據都必須實現對公眾開放。而且規定,使用這些數據不需要經過任何注冊、審批程序,數據的使用也不受限制。(一個有趣的題外話是:邁克爾-布隆伯格本人對數據也有著天生的敏感,他的成功經歷也得益于數據,他是世界著名的財經資訊集團——彭博咨詢公司的創始人。)

  今年三月份是法案生效一周年紀念,也是法案第一階段行動的截止日期——將各部門所有已對公眾開放的數據納入統一的網絡入口,并且以便于使用、機器可讀的形式在互聯網上開放。到今年九月,市政府所轄的八十多個部門需要制定出各自的計劃,以便完成2018最終目標。

  紐約的行動具有重要意義,畢竟法律具有強制作用,比行政命令要穩定和長遠;同時對其他地區也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位于美國西部的舊金山也開始了類似的開放數據工作,在硅谷濃郁創新氛圍的支持下,在很短的時間里就誕生了大量基于政府開放數據的新應用。近期,奧巴馬政府也簽署了開放數據法令。筆者認為,紐約的立法及其實踐很有可能在將來成為政府開放數據的標準,供其他地區和國家參考、模仿。

  開放數據平臺

  筆者最近登錄紐約市的開放數據平臺,發現已經有2090組數據上線。這其中既包括按郵政編碼分區域的人口統計信息、用電量、犯罪記錄、中小學教學評估等歷史數據,也包括地鐵公交系統的動態實時運行數據;既包括也包括小區噪音指標、停車位信息、住房租售、旅游景點匯總等與公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數據,也包括飯店衛生檢查、注冊公司基本信息等與商業密切相關的數據。所有數據中,受到關注最多的是Wifi熱點位置數據,已被訪問三萬七千多次。

  紐約市還通過各種形式鼓勵公眾查看和使用這些數據。對于開放數據平臺上沒有的數據,公眾可以提建議表達需求,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對這些需求進行分析和答復。曾有一位應用開發者希望獲得具體到小區層面的犯罪率數據,盡管這一數據目前還未在開放平臺上開放,但工作人員仔細查閱后發現,可以在紐約警察局獲得pdf格式的數據,并提供了鏈接。

  開放數據平臺能夠提高社會運行的效率

  在傳統意義上,人們往往只把公共信息公開和提高政府透明度聯系起來。但實際上,開放公共數據的意義遠不止此。如果埋藏在檔案館的文件中,數據永遠只能是一堆數據;而如果放在開放平臺上,就有可能被深度挖掘,變成有用的信息。更多有效信息的傳播通常能使社會運行更加高效。

  和許多城市一樣,紐約也被交通擁堵、社會治安、城市衛生等問題困擾。例如,社會治安曾一度是紐約市政府最為棘手的問題,每年要花費大筆的財政經費在警察和警務裝備上。而隨著詳盡犯罪記錄數據的開放,不僅開發出了提示公眾避免進入犯罪高發區域和提高警惕的手機應用,從而降低犯罪發生的概率;而且還能將犯罪記錄信息和動態交通數據結合起來,起到指導調配警力的作用。

  公共交通系統的動態數據公布后,也隨之出現了很多的學者和商業機構對其進行深度挖掘。不僅創造出了手機應用為公眾出行提供實時建議,而且為地鐵系統在客流高低峰時段、熱點站和普通站之間的調配提出更優的方案。這些在原來警察局或交通部門各自壟斷數據的情況下是不可想象的。

  開放數據平臺可能激發巨大的潛藏商業價值

  除了提高社會運行效率外,開放數據平臺還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關于空氣質量和噪音的數據可以被用來估測房價,yelp、大眾點評之類的飯店推薦網站上也可以同時納入質監部門衛生檢疫的測評。而這些又會反過來促進環境治理、激勵飯店提高衛生標準。

  另外,開放數據平臺還能起到激發創新的作用。道理很簡單,因為政府收集的數據大多是與公眾日常生活直接密切相關的數據,往往最能激發人們的好奇心,也很具有挖掘價值。紐約的實踐已經證明,開放數據平臺會吸引大量高科技人才和企業的關注,激發前沿的創新和應用。雖然成立僅有一年,但圍繞著紐約開放數據平臺而產生的應用開發團隊已有幾百個。

  一個可比的例子是GPS(全球定位系統)的開放。1983年,美國將原本用于軍事的衛星定位系統GPS向公眾開放使用,并且在2000后取消了對民用GPS精度的限制。從汽車導航、精準農業耕作到物流、通訊等,GPS開放后不僅服務了生產和生活,同時還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據估算,僅美國國內就有約三百萬的就業崗位依賴于GPS。

  開放數據平臺是打開未來“智慧城市”的鑰匙

  “智慧城市”是一個最近幾年被炒的很火的概念。但筆者認為,“政府推動+咨詢公司”的模式不太可能成為建設未來智慧城市的主導力量。

  建設智慧城市的本質是推動城市向更高層次的信息化發展,其最有效的推動力一定是無數的活躍個體。只有大量的個體才能實現對社會運行信息不斷創造性、深度地挖掘和應用。公共部門要做的只是建設維護好一個開放數據平臺。

  紐約市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一個基于城市社會運行數據的“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雖然還很簡單,但卻是到目前為止對“智慧城市”最真實也最有推廣前景的實踐。

  生態系統的最底部是傳統經濟及其參與者,包括個人、家庭、企業等,他們是城市數據的生產者。這些來自經濟個體的數據通過兩類機構被搜集和匯總——傳統的數據收集者(如政府相關部門、電信運營商、金融機構)和新興的數據收集者(比如像facebook這樣的社交平臺、Google這樣的搜索引擎等網絡入口)。再上層則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力量——數據分析者和開發者,這里是智慧閃現的地方,包含有大量的創新開發團隊和中小型科技公司。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