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意見將發 智慧城市建設有望提速升級
中國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10月10日在京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前期上報國務院的《關于促進我國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已獲國務院明確批復,有望在近期出臺。
政策加碼在即,我國四季度智慧城市的建設有望提速升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在建設智慧城市領域的直接投資已經超過3000億元,預計“十二五”期間該領域投資有望突破5000億元。
政策加碼在即
智慧城市這一新興行業雖然誕生時間不長,但因其高成長性和業績的確定性,被市場高度關注。有研究機構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有95%的副省級以上城市、76%的地級以上城市,總計約230多個城市提出建設智慧城市,超過80%的城市在“十二五”期間將智慧城市作為加快經濟發展轉型的戰略導向。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在建設智慧城市領域的直接投資已經超過3000億元,目前三大運營商已經和300多個城市達成“智慧城市”合作協議,預計“十二五”期間該領域的投資有望突破5000億元。
在10月10日舉行的中國智慧城市產業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上,聯盟名譽理事長曲維枝表示,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智慧城市建設,前期《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在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建設,支持公用設備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級,加快實施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水務、智慧國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共同參與智慧城市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 、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起草的《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前期上報國務院后,有望在近期對外發布。會議上,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秦海表示,國務院對《意見》已經做出明確批復,部委方面正在抓緊修改。參會人員表示,該《意見》有望在近期正式對外發布。
秦海同時透露,中國和歐盟已就“綠色和可持續的智慧城市”這一合作議題達成共識,今年有望在中國舉行國際智慧城市建設和經驗的高峰會議論壇,就部分城市如青島、武漢、太原等低碳管理城市做專題領域的對話。
兩大領域并重
即將發布《意見》提出的指導思想是:堅持因地制宜,科學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堅持試點先行,有序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堅持機制創新,協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目標是:基礎設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務更加便捷,社會管理更加精細,生態環境更加宜居,產業體系更加優化。
《意見》同時提出,要建設一批各具特色、成效顯著、具有示范效應的智慧城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管理、保護生態環境、調整產業結構、健全政策機制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為我國城市轉型發展提供新模式。
分析人士認為,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短期內仍是智慧城市投資的重心,這將給行業帶來持續的業績增長動力。僅以智能交通為例,目前北上廣的投入均已經超過10個億,西安、成都、沈陽等二線城市投入規模也已經過億。國金證券預計,未來智能交通領域的投資額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上漲。
在10日成立的中國智慧城市聯盟成員名單中,同樣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記者統計后發現,中國移動、中國聯通 、中國電信、航天科技 、航天長峰 、科陸電子 、國電南自 、中興通訊、銀江股份 、同方股份等業內主流上市公司幾乎全在其列。會議現場同時舉行了簽約儀式,聯盟成員分別和北京市海淀區、南京市江寧區、宿州市、延吉市、樟樹市等地方政府簽訂了項目合作協議。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高新民前期就智慧城市的發展對外界表示,城市的建成是工業化的產物,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智慧城市針對這一形式而要進行改造和升級。高新民同時認為,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對城市的發展、建設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模式,智慧城市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術機會驅動城市發展。
在此次聯盟成立大會上,曲維枝表示,建設智慧城市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的發展工程、惠民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創新工程,這對一個城市來說是一項投資巨大、影響深遠的工程,因此,既要立足于中國的國情,也要著眼自己的市情,著眼未來,要做好頂層規劃和設計,分步實施。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意見》的即將出臺和產業聯盟的就位,未來行業的標準甚至國家標準將陸續出臺。在智慧城市建設初期,行業的集中度相對較散,但當前的跡象顯示,未來的政策和產業資源有望進一步向業內大企業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