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用中 讓RFID技術如魚得水
隨著物聯網時代的來臨,RFID正成為許多企業用戶標榜自己“專業化”形象的代名詞。對RFID技術的再度熱捧,讓“防偽”、“NFC”等詞匯成功引誘了人們的眼球。而在諸多的實際應用項目中,我們卻發現RFID應用效果總不能盡善盡美?擁有好的產品是否就能做出好的項目?對于“行業應用標準”、“產業鏈”等核心問題,RFID企業又是如何看待?帶著這一系列問題,RFID世界網記者日前再次采訪了中國RFID技術先驅代表——北京馭聯智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強先生,且聽李總分享的精要和秘訣。

北京馭聯智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強先生
RFID世界網:李總,您好!很感謝您能于百忙中再次接受RFID世界網的采訪!在去年的采訪中,您一直在強調“良性的RFID工程項目”,首先請您分享一下“馭聯智成”在最近一年時間里所參與過的項目及總體體會!謝謝!
李總:好的!正如我們從前探討的那樣,工程項目即是應用的具體表現。事實上,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RFID應用市場變得越來越成熟,而行業內也涌現出了不少專業的技術型公司及服務型企業,他們已經從早期單純的制造加工逐步升級到今天能充分滿足用戶各種專屬需求的發展階段。
而另一方面,我們發現用戶的應用需求針對性更強了,更加具有了“良性項目”的特征。作為RFID技術支持方,我們更能從用戶的視角出發,以豐富的專業技術手段,來應對和解決實際項目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即我們最新提出的——RFID技術與產品的產業化應用支持。
與以前尋找“良性項目”相比,現在的“馭聯智成”更注重項目實施的要點——RFID技術與實際產業相結合,例如:在一個年用量為1-3千萬張標簽的應用項目中,我們就強調對產品產能的保障、植入工藝和檢驗的自動化、產品的良率與一致性、識別技術與終端設備的工況適應度、以及用戶的特殊需求等方面。因為,這些問題均涉及到用戶全產業鏈的調整和配合,所以要求RFID應用有針對性的設計,必須兼顧用戶原有的作業模式,從而確保其調整變化程度最小。最后,我們認真地做好了每一個流程環節的設計,還從中掌握了更多的、更有效的技術方案和實現技巧。
所以,“應用技法”才是RFID技術、產品與用戶原有作業流程之間的粘合劑,它不能靠“閉門造車”得來,而是在技術方與項目方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最深入的交流與合作所得。
RFID世界網:成功的項目的確少不了好的技術解決方案,更少不了質量過硬的RFID讀寫設備和標簽產品作為支撐。那么,在與同類產品競取項目時,“馭聯智成”的產品表現出有哪些亮點?
李總:RFID產品大都在一個相對標準化的基礎上完成設計與制造,所以相互之間并沒有明顯的優劣之分。
而通過過去一年的實際應用,我們發現用戶以前選用的一些標簽和設備,其工作狀態不是十分穩定,究其原因,原來大都是使用了標準符合度不足的產品,例如:在有金屬鍍膜的塑料件或卡紙表面上使用了最普通的INLY封裝標簽,由于缺失某些設備內部機制,所以標簽無法被正常識別。大體上講,這些情況的出現,多與設備選型有關。
馭聯在設計開發產品的過程中,重視標準化和配套應用的方便程度,以及應用穩定性和耐久性。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做過大量的基礎性工作,例如:馭聯推出的UL系列識別模塊,針對小規模嵌入式應用專門設計,在實際應用中就能表現良好;與之配套的,還包括生產線專業設備,以及防偽應用的標簽類產品。所有的這些產品,都強調了對應用環境的適應性和可靠的識讀性,以獲得用戶的認可。
相反,某些標簽類產品,如簡單意義上的“抗金屬”和“防偽”標簽,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而且成本高、良率低。針對用戶的實際應用特點,馭聯大量使用普通INLY封裝的特殊設計方案,同樣獲得了尚佳的應用效果。
RFID世界網:能把產品做得這樣的實用,“馭聯智成”一定有自己的秘訣。請問,貴公司對旗下所設計、生產的RFID產品有怎樣的鑒定與評測標準(或規范)?
李總:RFID產品的評測檢驗是最重要的生產環節之一。馭聯的產品,采用內藏協議的ASIC芯片開發完成,多數產品的功率在100mW以下,所以我們特別關注產品的檢驗和測試。在實際操作當中,公司已經與北京中關村互聯網產業聯盟進行了深入的合作,并引入了該聯盟體系內的無線電電子產品測試機制,對公司所屬的產品進行分析評測。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們公司還將推出300mW中功率的識別模塊產品,同樣遵照國家的有關規定,進行更高級別的認證和測試。
RFID世界網:研發可謂RFID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馭聯智成”在產品研發與人才培養方面最注重的是什么?所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李總:如眾所周知,RFID產品研發投入較大,所以對人才的培養和資源的整合就起了關鍵作用。
在技術上,馭聯與ALIEN、IDS等企業保持著長期的良好交流渠道,并以國外先進的產品為設計藍本,根據國內的應用特點,規劃和設計自己的產品。另外,馭聯還把引入技術力量和培養技術團隊作為一個長期性的工作來抓。
我們在每次專業培訓和項目實施過程中,均與國外企業保持著良好的技術交流,以保證技術人員在產品設計與工程實踐中,及時獲得有效支援,同時也通過實踐掌握了可變通的才識。
多年以來,馭聯的技術人員與國內的合作伙伴都進行了大量的有效溝通與合作。每個技術團隊的產品概念、應用對象、產品規格都有所不同,經過不斷的實踐,合作各方在積累經驗的同時,還能保持其原有的特質。
所以,交流其實是一件利益雙贏的事情。當然,這種交流是以不涉及企業各自的技術機密為前提。
RFID世界網:RFID的行業應用標準也是企業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以UHF RFID的行業標準為例,目前是否已完全統一?作為一家有著10多年行業閱歷的企業,“馭聯智成”對此有何見解?
李總:關于RFID的行業應用標準,實在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
首先,我認為標準應在實際應用有相當規模的條件下產生,而到目前為止,這個所謂的“條件”還不具備。其次,以行業龍頭發起的標準,同樣存在一個修正調整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馭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引入標準化的概念,兼顧規劃、代碼資源管理分配、代碼發行、識別、數據分類及過濾各方面,為用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并與用戶一起合作,將RFID技術與其固有的生產、銷售、管理相互嵌入融合,形成用戶專屬的應用模式。
對于“標準”的問題,我們更強調“融合”,是在實際上可以平移和升級的標準,在結構上更適合平臺化數據服務的標準。相信在不遠的未來,無論是企業標準升級為行業標準,還是企業標準融入行業標準,都會很順利的完成。
RFID世界網:有人認為UHF RFID的產業鏈過長,這是否現實相符,請您舉例說明?談談請您對于優化產業鏈結構的看法?
李總:UHF RFID是一個無源的無線電產品,這就決定了其應用的特質和相對嚴格的基本應用條件,以前,這個問題并沒有受到各方面應有的重視。從產業鏈這個角度講,UHF RFID有效的應用,的確需要多部門、多企業、多環節的合作。關于這些合作,對于每一個節點來說,并不存在多么大的難度,其難點在于對應用的規劃和設計。后者才是真正復雜艱難的過程,它常常讓使用者感到有些繁瑣,就會造成有人認為“產業鏈過長”的假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傳統的產業流程和管理流程中,沒有為RFID應用技術留下足夠的空間,想要嵌入一個新的應用技術,勢必造成原有工藝流程的調整,這是技術方和應用方無法回避的問題。只有通過雙方緊密深入的通力合作,在規劃設計階段,將這些調整控制在最小范圍。方法是否有效,就要看是否增加了設計的成本,綜合效能有無大幅度提升,總體上看是否更加的經濟。然而,上面所說的一切,尚需要一個長期的認識過程。
RFID世界網:多年來,大家一直在熱議UHF RFID的普及與推廣,談了很多美好的愿景。最后,請您站著一個UHF RFID企業的立場,談談您的切實體會?并談談您對“馭聯智能”的下期整體規劃!謝謝!
李總:關于推廣UHF RFID應用,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個現狀:由于使用者(即項目方),對“重視總體規劃”認識不足,致使很多項目變成了《供應合同》,用他們的理念看來,技術方理所應當的按照需求,提供可以滿足應用的產品和技術;然而,真實的情況是由于技術方與項目方在認識上的差距,把最重要的規劃和設計過程被簡化,導致最終應用效果不理想,雙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我們還注意到,公司在推廣RFID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針對產業化應用做更多的工作。以當前概念火熱的酒類防偽為例,多強調“防偽”功能以及所謂的“NFC”概念,對應用功能的理解還較為片面,基本不包含對生產和管理的專項設計。
從長遠上看,RFID應用方興未艾,馭聯認為RFID是企業用戶提升管理、降低成本的有利工具。在未來的幾年,我們將會關注國內白酒行業、電子產品制造業,并和用戶、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共同展現RFID應用的應有魅力。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會有許多的企業發現,RFID應用將為他們所帶來豐厚的利益,在我們和用戶之間,也許,只是需要一個結識的“緣”而已!
(rfid世界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