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考驗城市智慧
智慧城市智慧在何處?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的結果,智慧城市是信息系統的大綜合、大集成、大協同,智慧城市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杠桿,智慧城市的重點在智慧服務和管理。信息技術合力以物聯網、移動通信、云服務和系統集成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是智慧建設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技術支撐;以智能傳感器和衛星定位為代表的物聯網技術,解決了信息實時采集的問題;以3G、4G、IPv6等為代表的移動通信技術解決信息高速傳輸的問題;以云計算、大數據等代表的云服務技術解決信息高效處理的問題;以數據庫技術、軟硬件集成等系統集成的技術解決各系統整合協同的問題。
如果說信息技術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了技術可能,那么,單個的信息技術還是不能解決構建智慧城市的所有難題,只有信息系統的大綜合、大集成、大協同,才為建設智慧城市提供了可能。
大綜合是指智慧城市是一個巨型的系統。在結構上,包括基礎設施、信息資源、應用服務、安全體系、體制機制、標準規范等方面,同時還包括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生態等領域。大集成是指智慧城市是一個有機的系統,各領域信息系統不是簡單堆積,而是采用科學的系統集成方法,實現同構、異構系統的有機銜接、互聯互通。大協同是指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各系統之間可協同作業,高效處理各類事務,同時,各類系統具有可擴展性、開放性,因而也是可發展升級的。
智慧城市的作用不容小覷。智慧城市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杠桿,能夠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產業快速成長;能夠帶動數字內容、運營服務業發展;能夠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智慧城市的重點在智慧服務和管理。第一,通過網格化的管理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精準、可視、可靠的網格化城市運行管理網絡延伸到社區、家庭和個人,逐漸覆蓋城市所有要素,有效支撐城市安全、可靠運行。第二,通過網絡服務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在東京,電子病歷系統在各類醫院基本普及,醫院采用筆記本電腦和PDA實現醫生移動查房和護士床旁操作,實現無線網絡化和移動化。在首爾,利用無線傳感器網絡,管理人員可以隨時隨地掌握道路、停車場、地下管網等設施的運行狀態。在迪比克,以智能的水、電和交通運輸為重點,通過互聯網、計算機、傳感器、軟件等一套智能系統,用以指導政府、企業和市民用水、用電和交通運輸。
問題待解
當前,在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缺乏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重建設投資、輕應用服務,重社會管理、輕公共服務,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和建設和運維模式難以持續。
不難看到,許多地方在規劃和實施智慧城市過程中,僅僅關注單個信息化項目建設,不注重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對智慧城市統籌規劃和總體架構把握不夠,從而在建設過程中形成新一輪信息孤島,造成新的投資浪費和重復建設。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表現形式上,更重要的是為公眾提供實用的服務,為公眾帶來實惠。但在實踐過程中,智慧城市建設通常被當成政府形象工程。
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重硬件輕軟件的觀念,導致軟件、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投入與硬件投入比例失衡,呈現出高硬件投入、低軟件投入的局面。從50多個城市的《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智慧城市工作重點來看,智慧城市更多關注社會監管功能,而非公共服務。很多城市采納國外廠商的解決方案,并依托國外廠商建設城市重要領域的信息系統,這必然造成嚴重的信息安全隱患。當前,我國芯片、元器件、網絡設備、通用協議和標準90%以上依賴進口,防火墻、加密機等10類信息安全產品65%來自進口。采用國外信息技術和產品,一方面將使所有信息暴露在別人眼皮底下,信息泄露無法避免;另一方面,我國的重要信息系統等將更易受到攻擊。
各地對智慧城市建設的長期性、復雜性的認識明顯不足,再加上缺乏運營和運維管理的長效機制,缺乏相應的配套政策和法制環境,使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難以發揮,無法激發社會力量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導致智慧城市建設難以持續推進。
多管齊下
出現問題并不可怕,問題的出現恰恰為建設智慧城市提供了思路和路徑。
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應做好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注重城市發展特色和應用特色,注重以智慧城市應用帶動新興產業發展,創新智慧城市商業模式,制定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的運作機制和標準規范。從全局的視角出發,進行總體架構設計,對架構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種正負面因素進行統籌考慮。
在建設策略上可采取“梳子型”法。梳子筋是以若干模塊形成的可組裝可拆卸的支撐平臺,梳子齒是獨立存在的應用系統。應用系統與支撐平臺組裝在一起,形成智慧城市總體架構。在設計過程中,注重各業務系統之間的邏輯關系,解決信息孤島,實現關聯系統之間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同時注重城市發展特色和應用特色,以應用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促進城區發展,推進產業經濟和城區發展的協調融合。
要注重以智慧城市應用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智慧城市的發展是市場動力,中國不缺資金也不缺市場,有了資金和市場,產業就能夠培育,包括智能裝備產業、軟件集成行業、信息服務業等。
要推動建立自主可控信息安全產業體系。一個是要加強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信息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的研發,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設市場,把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研發出來,加大對信息安全技術研發的資金投入,加快國產技術和裝備的應用推廣。
要創新智慧城市建設商業模式。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存在7種常見的商業模式:政府獨立投資建設和運營、政府運營商共同投資、運營商建設和運營、政府投資委托運營商或第三方建設和運營、政府牽頭的BOT模式、運營商/第三方獨立投資建設運營、聯合建設運營和公司化運營等。從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智慧城市項目建設模式逐步從政府主導單一模式向社會共同參與、聯合建設運營的多元化模式轉變。
此外,還要制訂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的運作機制和標準規范,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法規和鼓勵政策,繼續加強政府對信息化標準管理工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