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物聯網技術彌補養老“短板” 智能養老成為新選擇

作者:小雨
來源:物聯中國
日期:2013-11-04 14:06:04
摘要:為了彌補機構養老“短板”,我國各省市地區試圖通過“政府+企業”形式建設智能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幫助和緊急救助服務。智能養老雖然運用了目前還沒有完全完善的物聯網技術,在技術上的支持不夠完美,但在養老上面已經達到了合格標準,比一般的養老院模式好多了。

  為了彌補機構養老“短板”,我國各省市地區試圖通過“政府+企業”形式建設智能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幫助和緊急救助服務。智能養老雖然運用了目前還沒有完全完善的物聯網技術,在技術上的支持不夠完美,但在養老上面已經達到了合格標準,比一般的養老院模式好多了。

  智能化養老會為老年人建立醫療資料檔案,與醫院建立綠色通道,推進遠程醫療診斷,每天24小時全天候檢測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如有異常可以通知親友或醫療服務部門進行救治,同時為老人提供無線定位服務,配置帶有防跌倒的檢測設備,設置多功能護理輪椅等各種智能設備,讓老人24小時都處在無微不至的智能化監測中。

物聯網技術彌補養老“短板” 智能養老成為新選擇

  智能居家養老系統不同于傳統的養老方式,它主要是采用電腦技術、無線傳輸技術等手段,在居家養老設備中植入電子芯片裝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處于遠程監控狀態。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時,RFID世界網智能居家養老系統中的老頑童手表設備能立即通知醫護人員或親屬,使老年人能及時得到救助服務;當老年人因飲食不節制、生活不規律而帶來各種亞健康隱患時,智能居家養老設備的服務中心也能第一時間發出警報……

  相關企業人士認為,智能化居家養老是一塊可以越做越大的蛋糕,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其中,這必然引發競爭,通過市場的優勝劣汰,只有能提供更低價格、更好服務的企業才能生存發展下去。目前,智能養老在我國處于剛起步階段,現在國內做智能養老的企業并不多。據了解,截止到2013年8月底,國內已有15家全國智能化養老實驗基地在各地批準籌建。

  隨著我國首個老齡產業標準體系建設的推進,老齡產業正逐步形成統一的行業服務規范,一批智能化養老機構和智能化老年宜居社區開始在國內部分地區興建。據了解,國內已有15家全國智能化養老實驗基地在各地批準籌建。比如安徽蕪湖、湖南長沙、甘肅蘭州、寧夏銀川等地也出現了以智能化養老平臺為核心的“虛擬養老院”,為部分傾向于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而在河南鄭州、安徽合肥、銅陵等地,基層政府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展各具特色的居家養老服務,為城鎮的“三無老人”以及農村的五保戶老年人提供無償服務。

  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些針對民辦養老機構的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養老產業領域。不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公辦養老機構享受的待遇仍然優于民辦養老機構,相關優惠政策難以形成集中效應。

  在今年8月底,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出臺《全國智能化養老實驗基地建設規范》,力爭5年內在全國建設100家“智能化養老實驗基地”。面對復雜的養老難題,物聯網時代下的智能養老不僅解決了我國家庭養老資源弱化的問題,也符合中國一向提倡的“孝”文化。

  有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平均壽命74.6歲,位于發展中國家前列,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預測到2050年中國人口平均壽命將達80歲。在人口老齡化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推行智能化養老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是老齡服務的發展方向,有利于我國養老服務整體水平的提高。同時,業內認為也表示在養老產業領域,政府目前仍然充當著“運動員”和“裁判員”的雙重角色。而落實國家政策,促進產業發展,必須理清思路,明確政府定位和職能,進行分類管理。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