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冰箱 科幻照進現實
說到冰箱,已經發明了一百多年,但實際上,功能沒有實質性變化,直到物聯網冰箱出現。何為物聯網冰箱?就是物體之間的互聯網,即冰箱感知食品的存在。
你月初購買30瓶牛奶,每天喝一瓶,到月底它會發出警報,提示你庫存不足;或者月底沒喝完,它會告訴你哪些牛奶已經過期;當你需要減肥時,可選擇“減肥模式”,冰箱會自動向當地超市下單,直到快遞員將減肥食品送上門來。
國內第一款物聯網冰箱誕生于2010年,記者了解到,海爾、海信、澳柯瑪已經在市面上出售這類產品,三款產品在功能上有何差異?消費者選購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食品管理:海信澳柯瑪需要手動輸入
三大冰箱都配備了不同尺寸的觸摸顯示屏,無需打開冰箱就能知道里面有哪些食品,因為它能感應食品存在,但是目前海信、澳柯瑪需要手動輸入資料,比如買了一盒牛奶,需輸入牛奶、購買日期。
只有海爾U-home是采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據現場工作人員演示,只要從冰箱拿出一款食品,該食品數量就自動減少一個。
菜譜推薦:三者功能都挺初級
在感應食物方面,三款產品都已做到,但是菜譜推薦方面,都還在初級階段。如海信這款冰箱,具備“健康管家”,可以根據家庭健康信息,進行食材、食譜推薦,還有一些視頻欄目,提供食物相克信息。在視頻這塊,澳柯瑪冰箱做得更加人性化,里面有各種食物的具體做法,用戶可以一邊看視頻,一邊學做菜。海爾很好地利用了其自動識別技術。比如你想做一道龍蝦奶油濃湯,點擊菜譜,冰箱會自動檢測食物是否齊全。
超市購物:海爾澳柯瑪已實現
食物不齊全怎么辦?智能冰箱能幫你自動購買。但目前來看,海信物聯網冰箱還沒實現這種功能,用戶選擇后,它只會生成一個購物清單,方便去其他地方購買。
海爾、澳柯瑪都實現了該功能。比如用戶想做龍蝦奶油濃湯,海爾冰箱會檢測奶油、起司都有,獨缺龍蝦,怎么辦?它有一個購買按鈕,用戶點擊后就進入沃爾瑪、家樂福,在陳列的所有龍蝦中選一只,快遞就能送貨上門。澳柯瑪工程師表示,目前已經接入拍拍、京東等電商,未來會與線下超市合作。
海爾U-home負責人嬈先生表示,購物功能需要周邊小區支持,把便利店從線下變成線上,但目前主要面對開發商,不適合個人,“買空調、熱水器的消費者挺多,買冰箱的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