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雷葆華:電信邁向云計算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比特網
日期:2013-12-24 09:51:29
摘要: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云計算產品線總監雷葆華表示,“中國電信最初部署云計算尤其是虛擬化的想法特別簡單,提升服務器的資源利用率、降低我們硬件的采購成本、節省電力等。但伴隨著帶來了一些新問題,傳統的物理機部署模式,如果一個硬件出現了故障,只影響業務的一個單一部分。但是虛擬化程度下就會影響一片。”

  中國電信2009年開始做云計算部署,并在內部啟動天翼云計算計劃。2010年成立上海、廣東、四川實驗室,2011年明確提出云計算專項運營思路。2012年成立云計算分公司,并開始啟動兩大云基地建設,內蒙和貴州。

  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云計算產品線總監雷葆華表示,“中國電信最初部署云計算尤其是虛擬化的想法特別簡單,提升服務器的資源利用率、降低我們硬件的采購成本、節省電力等。但伴隨著帶來了一些新問題,傳統的物理機部署模式,如果一個硬件出現了故障,只影響業務的一個單一部分。但是虛擬化程度下就會影響一片。”

  存儲成本上升

  雷葆華指出,向云跨越的時候最大的挑戰是存儲和網絡兩方面。中國電信希望未來形成一個軟件基地的數據中心,能夠實現分鐘級和秒級的虛擬機生成,包括虛擬機遷移等。

  “仔細分析存儲和網絡方面存在的問題來看,存儲有幾個方面,一個是存儲設備的管理比較復雜。因為存儲在傳統的產業里面有無數的分支,所以各個廠家都有自己的操作界面。另外一方面工廠存儲成本比較高,目前一個云資源的建設當中,成本的比例服務器存儲和網絡基本上5:4:1。而且現在虛擬化之后,存儲要求很低,這時候帶來一個問題,因為我們很多時候并不知道虛擬機上面的業務是否重要,看不到上面的業務是被虛擬化抽象掉了。如果這個資源的配比效率不合適,后續就會影響業務。所以為了保證業務相應性能的問題,要配置高配存儲,所以也帶來了成本進一步上升。”雷葆華說。

  最后就是有效保障SLA,因為如果上面云計算的業務出現問題后,其他的LAN集中在一個硬盤上或者是一個站上,這個時候還會帶來一定的資源爭搶,會對存儲帶來很大的問題。業界現在提出了一個新的技術范疇,它在中間提出了邏輯的中層,把存儲抽象出來,由上面的軟件定義層定義真正的SLA。也就是把存儲資源實化之后,根據不同的物理設備,分成不同的SLA塊。根據業務的要求,高要求、高敏感的業務,分給不同的存儲。這樣帶來兩個好處,一個是存儲共享了,二是能夠滿足業務的響應需求。

  打通傳統IT系統和云網絡

  雷葆華指出,“業務要求把新的虛機放在新的機房里,要跨越很多網絡的問題,這帶來了IP地址分配的問題,還有網絡維護的復雜性。另外由于用虛機,訪問量比較大,這時帶來信息的爆炸問題,所以對WLAN的數量限制都是一個新的挑戰,最后就是傳統的IT系統和云化系統不通。”

  云化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是一個斷點跳躍的過程。這時很多業務不可能存放在云里面,IT系統還是以傳統方式繼續維護的,這個時候如何把網絡打通成了中國電信亟需解決的問題。

  “因為存儲的問題用成本還可以解決,但是網絡沒有突破很難解決這些問題,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提出了SDN的方法。”雷葆華說。

  SDN三種方案

  SDN有三種解決方案,首先是基于專用接口的方案,這個是傳統的網絡設備廠家提供的,目標是簡化運維和配置,會有一個集中的控制點,在園區網絡里面有核心交換機會作為集中配置點,統一配置全網動態生成,這樣能更敏捷的應對IT的變化。

  第二種方案是基于開放協議,這個也是業界最新的技術標準。他的本質是將可控制層和轉化層進行了分離,分離了以后我可以根據要求去制定流表,根據業務需要改寫流標規則,然后放到交換機里面做。這個用的最多是互聯網公司,因為互聯網提供了一個可能,我可以根據要求定制相關的模式,這樣跟我的業務更匹配。他們不需要很大的功能,整個網絡的部署和我們的業務的運維達到一體化的整合效率。

  第三種是基于疊加網絡。這個特點就是將傳統的網絡向下壓,只要求傳統物理網絡是穩定、可靠、簡單的網絡,所有的邏輯網絡是通過虛擬化的。我們將邏輯網絡的傳統工作遷移到虛擬化服務器里面管理,這個是實現整個網絡的靈活透明管理。

  雷葆華認為,SDN從08年開始提出,到現在一共五年時間,現在還處于建一個雛形的階段。這個時候還有很多的問題,技術難點從下往上,首先是網絡設備,主要是在設備的產品和芯片,因為新的字節數要遠高于傳統的字節數,所以真么樣實現芯片上的高效的轉發是一個關鍵問題。也是芯片廠家要攻克的領域。

  第二是控制器,控制器的算法、策略、抽象算法等等。這里面還有一個難題就是怎么樣做集群?控制器帶來了很多好處,但是就帶來了一個單點的隱患,如何消除這個隱患?如何保證性能?雷葆華指出,我們的意見是SDN在芯片上是分局域、分專業部署,這也是控制器方面重點研究的方向。

  第三是開放接口規范化、標準化。這個目前還在創新初期,但更多的是嘗試可能性,找用戶的需求在哪里。

  如果把網絡和存儲問題解決,技術上就可以實現網絡定義數據中心的架構。雷葆華表示,中國電信正在積極探索和實踐。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