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聚“云”重塑對俄“橋頭堡”
繼樂狐網落戶冰城后,全球排名第六位的電子商務網站敦煌網也把對俄貿易總部搬到哈爾濱,與市政府共建“哈爾濱對俄電子商務運營中心”。
在此之前,哈爾濱奧松公司、賽格公司等多家電商已開始從事對俄電子商務,就連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也頻頻來哈考察,打算將旗下專為電商提供配送服務的菜鳥物流園安置冰城……
一時間,憑借對俄貿易的地緣優勢,哈爾濱密集“觸電”,大踏步跨入“云商務”時代。與此同時,傳統貿易下一度沉寂的對俄“橋頭堡”地位,也正因電商的“云集”而迎來復興契機。
北上商機引來“祥云”朵朵
2013年12月23日,在哈南工業新城中國云谷的樂狐網平臺上,40余名新招員工正在進行上崗前的培訓。他們都是應屆和往屆的俄語專業大學畢業生。對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這是畢業后輕松找到的第一份工作。
“能一次招到這么多俄語專業人才,也只有在哈爾濱能辦到。”樂狐網總經理趙潮升說,“在廣東,想高薪聘一個俄語翻譯都很困難。搞對俄貿易,哈爾濱具有明顯的人才優勢。”
事實上,在相繼涌入冰城的電商眼中,哈爾濱在對俄貿易上的先天優勢還遠不止這些。“哈爾濱與俄羅斯十幾個州建立友好城市, 有著活躍的邊貿經濟,也有大量的熟悉俄羅斯市場的貿易人才。每年的哈洽會都會有大量的俄羅斯各地方政府官員和商務團體來哈爾濱進行考察和交流。”敦煌網CEO王樹彤說,“另外,中國云谷已是國家級的數據儲備中心和云計算中心,可以提供成熟的電子商務環境。”
時下,以電子貿易為載體的“云商務”正集聚冰城,吸引它們的正是潛力巨大的俄羅斯電商市場。
據國際性金融服務公司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15年,俄網民數量將由目前的6800萬人增至8700萬人,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60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3倍。預計到2020年,俄電子商務交易額可達500億美元。這些數據讓正面臨全球性經濟下行困境的電商們,感受到強烈的磁吸力。
俄羅斯是一個重工業發達,但輕工業相對較弱的國家,這與中國恰恰形成天然的互補。俄羅斯加入WTO后,關稅減讓、下調等措施對中國輕工業行業是重大利好。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超過830億美元,兩國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雙邊貿易額再提高170億美元,達到1000億美元,至2020年有望達到2000億美元。
趙潮升認為,高速增長的中俄貿易中蘊藏巨大商機。由于俄網店過于集中在大城市,二三線城市電子商務發展空間很大,從中心城市向周邊輻射將是今后俄B2C市場發展的趨勢。但目前俄市場也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因此,把對俄的電商平臺建在哈爾濱無疑是最佳選擇。
政策高地構筑東北亞“絲路”
2013年12月初,位于中國云谷的樂狐網平臺建設完成。盡管比當初的計劃晚了一個多月,但趙潮升仍然感到非常開心:“哈爾濱市政府給我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讓我們感受到當地政府發展對俄電子商務的決心和誠意。”
為讓樂狐網能盡快在哈安家,在市外僑辦的溝通下,由中國云谷為樂狐網提供了1800平方米的辦公平臺,并免除兩年的房租。此外,市外僑辦還積極為其對接俄羅斯客商,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及時溝通需求,為其在哈辦理相關手續開通“綠色通道”。
“在哈爾濱,我感受到了強烈的創業沖動。”連續在辦公室睡了兩個多月的趙潮升說,“這里的發展氛圍特別好,而且能感到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在為對俄貿易注入新政策、增添新動力,我越來越有信心了。”
2013年11月26日,一架俄羅斯烏拉爾航空公司的圖-204貨運飛機,裝載著重達13噸的中國貨物,從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直飛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市。這標志著哈爾濱對俄貨運包機航線正式開通,哈爾濱成為東北亞對俄“絲綢之路”的東方橋頭堡。
“這意味著今后中國貨物從哈爾濱通關空運,可比過去節省一半時間,物流成本也降四成左右,為電子商務打開了廣闊空間。”黑龍江網商會會長閆國富說,“今年以來,密集的利好政策出臺,讓對俄貿易迅速升溫。”
從黑龍江和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帶規劃國家戰略的出臺,到哈洽會升級為中俄博覽會;從哈爾濱對俄人民幣結算中心的加快建設,到在哈建立中俄自由貿易區規劃的大膽提出,哈爾濱正借力區位優勢,進一步鞏固對俄交流合作的橋頭堡地位,全面構建多產業、寬領域、大縱深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推動對俄貿易戰略升級,持續釋放面向俄羅斯、覆蓋東北亞的經濟輻射力。
對俄“商務云”飄落“財富雨”
“借助電商平臺,我的生意至少可以擴大三倍。”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市華商王學春說,“對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來說,電商模式可大大降低跨境貿易的物流成本。”
王學春是哈爾濱人,他在葉卡捷琳堡經營一個兒童用品商場。記者在中國云谷見到他時,他正在同樂狐網洽談業務。
“我們每筆進貨單一般也就在幾十萬元,去年我到深圳訂一批LED照明設備,差旅費就要3萬元,物流周期還要兩個多月。”王學春說,“但利用B2B模式,我可以直接下單從電商設在莫斯科或葉卡捷琳堡的中轉倉庫拿貨,周期可縮短到一周左右,利潤也會更高。”
事實上,從潛力巨大的對俄貿易中收獲利益的將不僅是交易雙方,還有提供交易平臺的哈爾濱。
對眾多電商來說,對俄貿易的最大障礙在于物流和結算。現在,哈爾濱是國內率先對俄通郵、開通對俄貨運包機航線的城市,哈爾濱銀行也在國內率先設立了中俄跨境金融服務中心,使得這兩大“瓶頸”得以打通,也因此成為對俄電商搭建基地的首選之地。
“我們將在哈爾濱打造對俄貿易倉儲物聯網基地,以哈爾濱作為物流中轉中心和貨物集散地,把珠三角、長三角貨物集中發到哈爾濱,再由哈爾濱輻射俄羅斯各地。”趙潮升說,“同時這個基地將會作為中俄貿易商品信息指數發布基地,充分展示哈爾濱作為中俄貿易的重要窗口,拉動本地中小企業與華南、華東地區的貿易交流。”
“‘哈爾濱對俄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將為哈爾濱傳統企業插上電子商務的翅膀,使傳統商業實現轉型升級。”敦煌網CEO王樹彤說,跨境電子商務不僅搭建了一條新的對俄貿易通道,還將帶動哈爾濱周邊服務產業發展,物流、金融服務、海外營銷、代運營等服務業的產業鏈條都將由此得到完善。
不僅如此,對哈爾濱豐富的俄語和IT技術人才來說,跨境電子商務本身就是創業的良機,為普通人提供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創業平臺,并帶動更多人實現就業,使得冰城人才優勢在電子商務領域得以展現。
閆國富認為,對俄“商務云”在哈爾濱的風起云涌,將拉動運輸、建倉、建廠、結算等經濟活動,匯聚起活躍的物流、信息流、結算流,使得哈爾濱經濟得以搭上大數據商業的時代快車。由此開啟的電商模式不僅將打造永不落幕的在線“哈洽會”,也將幫助哈爾濱再次登上全國對俄貿易制高點,產生持久的“財富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