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煙用RFID技術 提升物流管理水平
3月11日上午10點30分,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東洲倉庫3號月臺。出發前,送貨司機孔繁林手拿出庫單,認真核對著送貨車上的運輸物件。在貨廂里,卷煙按30件一組堆垛在10塊藍色塑料托盤上。這些托盤作為卷煙的“伴娘”,將一同被運往杭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
在浙江中煙,這種“流動”托盤有9萬余塊。為了方便商業企業卷煙入庫,浙江中煙采用托盤聯運模式,將托盤由“工業小循環”變為“工商大循環”,將循環區域由“同城周轉”拓為“省際周轉”,推動了工商物流一體化進程。
一種設想:從“工業小循環”到“工商大循環”
來到浙江中煙東洲倉庫,眼前是一派緊張忙碌的景象:一輛輛送貨車停靠在月臺前,一臺臺電動叉車來回穿梭,搬運著卷煙。作為浙江中煙重要的卷煙儲運基地,這里每天都有上萬箱卷煙進出倉庫。
雖然每天出入倉庫的卷煙數量很大,但是東洲倉庫的貨運周轉并不顯得忙亂。圍繞“什么時間要什么時間到”的配送要求,浙江中煙把托盤聯運作為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的重要手段,努力提升工商物流對接效率和作業質量,做到快速響應市場、快速服務客戶。
“面對著全國320家地市級商業企業,如何讓市場響應速度快一點、服務質量高一點,一直是我們重點思考的課題。”浙江中煙市場營銷部物流部經理盛勇告訴記者,“著眼于解決‘一快一高’的問題,托盤聯運模式逐漸浮出水面。”
那么,什么是托盤聯運?它指的是從工廠生產下線開始,以“托盤移動、卷煙不動”為原則,將成品卷煙按一定數量和要求組裝在標準托盤上,通過裝卸、運輸、保管等環節,送達商業企業倉庫的一種“門到門”運輸方法。
“傳統的件煙配送模式是工業企業先拆盤再裝車、商業企業先碼垛再入庫。”浙江中煙市場營銷部物流部副經理邱愛萍解釋說,“托盤聯運則讓卷煙固定在了托盤上,避免了重復搬運,減少了卷煙損傷,提高了移動效率。”
這樣一來,托盤就由“工業小循環”變為“工商大循環”。
當然,要讓托盤真正“動起來”、“走出去”,面臨著一系列的難題。比如,在托盤標準方面,工商企業之間的托盤大小并不統一;在碼垛方式方面,受制于倉儲條件,工商企業之間的件煙堆放標準還不一致;在信息傳遞方面,也需要解決卷煙和托盤信息關聯,實現物流和信息流有效銜接的問題。
針對上述情況,浙江中煙積極加強與商業企業的溝通協調,統一托盤的尺寸標準和碼垛方式。同時,他們利用RFID技術,將件煙條碼寫入相應托盤電子標簽,通過RFID工控機掃描電子標簽實現工業卷煙整托盤掃碼出庫,商業卷煙整托盤掃碼入庫。
隨著《煙草行業聯運通用平托盤》和《卷煙聯運平托盤電子標簽應用規范》兩項行業標準的出臺,托盤不僅有了統一的“面孔”,而且有了特定的“身份ID”。基于此,浙江中煙逐步建立起以托盤為載體的卷煙物流流轉單元,實現了托盤尺寸、碼垛方式、電子標簽應用“三統一”。
那么,托盤作業有多快?東洲倉庫卷煙成品作業動態信息顯示屏給出了答案。上午10點10分,3號月臺開始裝車作業。電動叉車將裝有30件卷煙的托盤放至RFID讀寫設備,所有件煙信息便迅速讀出并通過電子屏顯示出來。整托盤掃碼、一次性裝車,僅僅用了20分鐘,300件卷煙便裝載完畢。
“過去需要人工對每一件卷煙進行掃碼出庫,因為作業時間長,等待裝卸的送貨車經常排起長龍。”東洲倉庫作業現場出庫掃碼管理員秦建界介紹說,“現在整托盤掃碼出庫,不僅提高了裝載速度,而且降低了勞動強度。”
數據是有力的佐證。根據統計分析,通過采取RFID整托盤運輸方式,浙江中煙物流實體裝卸作業效率比過去提高了4~5倍。從“工業小循環”到“工商大循環”,小托盤盤活了倉儲資源,提升了物流管理運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