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濱江要做智慧城市“最強大腦”
“杭改十條”明確指出,要實施“聚焦高新、促進創新”戰略計劃,推進杭州高新開發區科技體制創新試點,力爭到2020年成為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要做智慧城市的“最強大腦”!高新區(濱江)的這一“宣言”,有底氣,有勇氣,有志氣,更有著擔當!
到醫院看病,先上網掛號,就診完在診間就可以用市民卡結算。這些年,由于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介入,杭州人就醫變得更加便捷。
不過,對于“智慧醫療”來說,這樣的服務僅僅是初級階段。
真正的“智慧”,可以實現全人全程的醫療云服務,為個人訂制電子病歷,為醫療機構訂制藥物安全監測、大數據分析平臺。通俗點說,足不出戶,能邀請到全世界一流的專家為你問診。
而實現這一切的“聰明的大腦”,就來自高新區(濱江)——近日,杭州高新區(濱江)網絡信息技術與產業自主創新示范區創建方案專家評審會召開,該區亮出了未來5年的產業藍圖,邀請了國內一流的專家、學者為網絡信息技術與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目前,高新區(濱江)已形成以網絡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培育了一大批在該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和影響力的龍頭骨干企業。比如,連續四年榮獲全國創新十強的華三通信,是能與思科競爭的網絡設備領軍企業。在軟件產業領域,阿里巴巴的阿里“云OS”是國內首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面向多種智能終端的移動操作系統。
通過創建網絡信息技術與產業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區(濱江)的目標是,到2020年,培育10家以上世界一流的網絡信息技術企業,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總收入突破5000億元。最終,搶占網絡信息技術產業制高點,躋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
在創建方案中,該區明確提出要主攻網絡基礎產業、物聯網、互聯網、自動化控制等應用領域,重點推廣、輸出智慧安防、商務、交通、醫療和智慧環境、制造、物流、政務八大標準化應用。八類產業應用中,涉及衛星導航芯片、大型數據庫系統、4G網絡的設備研發這樣的大課題,也有智能家具系統、智能門禁系統、智能停車場事關老百姓吃穿住行的新項目。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云鶴是評審會專家組組長。他這樣評價這些應用:在智慧城市總體建設框架下,高新區以城市化與信息化、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為目標,提出“四強四優”的應用發展主攻方向,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解決方案,有利于發揮高新區創新改革、先試先行的體制優勢,爭取為國家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探索有效途徑。
總結發言時,他還特意講了一個故事。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匹茲堡在鋼鐵產業衰落后奄奄一息,但是現在匹茲堡的經濟又復蘇了,原因就在于它擁有兩所一流的大學:計算機技術一流的卡內基·梅隆大學和醫學專業頂尖的匹茲堡大學。”
他說,科技和人才,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杭州擁有浙江大學這樣一所國內領先的研究型大學,高新區(濱江)在創建網絡信息技術與產業自主創新示范區時,能夠借助人才體制優勢,推動大學、城市和產業的結合,真正成為智慧城市的“最強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