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企業動態  >  正文

大富科技放棄華陽微電子是大秀財技還是投資失敗?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日期:2014-03-03 10:19:05
摘要:作為大富科技旗下最具想象力的優質資產,2013年9月大富科技還曾籌劃過收購華陽微電子剩余48%股權,以便將其納入全資子公司行列,雖然最終收購失敗,但沒想到的是,不到半年時間就放棄了控制權,這實在是令人一頭霧水。

  大富科技,終究還是沒能邁過華陽微電子這道坎。

  2月17日,大富科技發布公告,轉讓深圳市華陽微電子有限公司(簡稱“華陽微電子”)2.5%的股權給滕玉杰,從而喪失了對華陽微電子的控制權,三年的辛苦耕耘,轉瞬即逝。

  大富科技與華陽微電子的糾葛“姻緣”

  作為大富科技旗下最具想象力的優質資產,2013年9月大富科技還曾籌劃過收購華陽微電子剩余48%股權,以便將其納入全資子公司行列,雖然最終收購失敗,但沒想到的是,不到半年時間就放棄了控制權,這實在是令人一頭霧水。

  2011年,上市還未滿一年的大富科技就開始了并購華陽微電子的步伐。2011年8月24日,大富科技與滕玉杰和滕玉東達成股權轉讓協議,以自有資金1211萬元收購華陽微電子52%的股權,收購完成后繼續向華陽微電子分階段增資不超過2000萬元。大富科技對此舉的解釋為“通過收購華陽,可以讓公司迅速進入RFID行業領域,通過技術創新、管理變革以及市場開拓,迅速提高華陽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當時,華陽微電子確實是個優質資源。據公開資料披露,2011年1~7月華陽微電子營收為1057.09萬元,凈利潤為140.18萬元,銷售凈利潤率為13.26%。而被大富科技實際控制之后,當年的華陽微電子業績更是突飛猛進,2011年年報顯示,華陽微電子2011年營收2610.64萬元,凈利潤774.48萬元,銷售凈利率29.67%,不僅營收翻番,凈利潤更是暴漲5倍。2012年,華陽微電子的收益更是暴漲,營收、凈利潤和銷售利潤率分別同比增長153.64%、217.31%和25.08%。在此背景下,大富科技開始著手準備下一次的收購了。

  2013年9月9日,大富科技繼續并購,擬支付7500萬元現金,同時發行不超過1336.9萬股收購華陽微電子剩余的48%的股權,增值率927.13%,對于給出這么高的增值率,大富科技也是言之鑿鑿,“主要是由于華陽微電子近幾年業務發展快速增長、效益穩定上升,未來存在較為理想的發展前景;同時,華陽微電子的技術、團隊、品牌、在RFID行業的聲譽的價值未充分在賬面體現”。

  但在《紅周刊》和其他媒體的報道和質疑下,2013年11月14日,大富科技終止了重組計劃,當時給出的官方理由是“交易雙方未能就交易價格達成一致意見”,“決定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此次終止,大富科技并沒有就此將并購華陽微電子的大門關閉,而是宣稱“鑒于本次交易標的公司——深圳市華陽微電子有限公司未來良好的發展前景和行業地位,公司通過華陽微電子的控股股東地位,擬對華陽微電子進行資本市場培育,以實現華陽微電子價值最大化,保障公司及投資者的利益。”

  話音仍在繞梁,僅僅3個月后,大富科技就親手撕毀了自己的承諾,放棄了對華陽微電子的控股地位。

  轉讓2.5%股權,沒有想象中簡單

  轉讓公告顯示,轉讓2.5%股權后,大富科技持有華陽微電子的股權比例由52%降至49.5%,而滕玉杰持股比例由48%上升至50.5%。就此,大富科技將華陽微電子的控制權拱手讓給滕玉杰,而華陽微電子則由控股子公司變為參股子公司,排除到合并報表范圍之外,從而預計增加投資收益約為2.27億元。

  大富科技給出的依據是《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4號》及《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5 號》規定,根據該文件,當企業因處置部分股權投資或其他原因喪失了對原有子公司控制權的,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對于剩余股權應當按照其在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處置股權取得的對價與剩余股權公允價值之和,減去按原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凈資產的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喪失控制權當期的投資收益。

  大富科技公告顯示,本次2.5%股權的轉讓價格為1350萬元,定價參照華陽微電子2013年6月末為基準日100%股權的資產預估值54100萬元為基礎。由此,大富科技剩余49.5%持股估值在2.678億元,由于其原先持有的52%股權成本較低,因此,此舉看起來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但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卻對大富科技的此舉并不買賬,針對大富科技此項動作,投資者產生了兩種基于此動作的判斷——“大秀財技掩蓋業績不振”和“投資失敗抽身逃走”,而《紅周刊》記者基于此前對大富科技的分析,發現這兩項懷疑不無道理。

  大秀財技掩蓋業績不振?

  有投資者懷疑“為賬面好看,大富科技出賣股權”,這項懷疑有其一定的道理,因為大富科技上市之后業績變臉變得太過迅速了,堪稱業績翻臉比翻書快的典范。

  資料顯示,上市前的2007年至2009年間,大富科技營業收入從31115.18萬元增加到58594.61萬元,復合增長率為37.23%,凈利潤更是從3780.91萬元增加到13957.66萬元,復合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92.14%。然而,自2010年底上市后,大富科技業績卻迅速變臉:2011年,在營收同比增加14.68%的基礎上,凈利潤由2010年的25081.11萬元滑落至18720.82萬元,同比銳減25.36%;2012年,在營收同比增長51.99%情況下,凈利潤卻同比下滑202.12%,虧損了1.74億元;2013年上半年,公司繼續虧損,僅半年時間就虧損超過了3000萬元。

  今年2月27日,大富科技公布了2013年業績快報,顯示2013年實現凈利潤5538.33萬元,成功扭虧為盈,避免了*ST的命運。但記者發現這個靚麗的業績卻根本經不住推敲,因為大富科技2013年扭虧根本就是靠“賣子”求生的。

  2013年6月24日,大富科技將其持有的意德電子34.52%股權以6700萬元轉讓給馮翀、16.48%股權以3200萬元轉讓給馮書通(馮翀之父),在轉讓完成后,公司將不再持有意德電子股權,回收現金9900萬元。如果剔除轉讓意德電子股權所獲得9900萬元,實際上,大富科技2013年凈利潤將虧損4361.67萬元,從而會被“披星戴帽”,成為*ST股票。

  雖然此次“賣子”還是讓公司避免了被*ST,但不佳的基本面卻依然未變,2014年的業績仍然令公司頭痛的事,怎么辦?大富科技再次施展絢麗的財技,此時轉讓2.5%股權并恰好卡在控股權下方,目的很可能并不是轉讓收益多少,其極可能是利用會計制度來個“四兩撥千斤”,通過獲取2.27億元的賬面投資收益幫助公司扮靚2014年的業績報表,手段實在高明!

  投資失敗抽身逃走?

  “在投資華陽微電子的事情上,大富科技一定是投資失敗的”,一些投資者的懷疑在一定程度上也說得通。

  首先在合資企業中,最主要的斗爭就是爭奪企業控制權的斗爭,失去了控制權,也就失去了對該企業發展方向的決定能力,所以,控制權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因素。

  其次結合大富科技收購華陽微電子的歷史情況分析,很明顯,從2011年收購52%股權并繼續增資,到2013年試圖全盤收購股權,大富科技一直在擴大對華陽微電子的控制權,長久的準備不可能會輕易放棄控股權。而在這3年里,大富科技的投資和管理也確實讓華陽微電子看起來獲得了長足的進步。2013年11月,大富科技宣稱“華陽微電子未來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行業地位,公司通過華陽微電子的控股股東地位,擬對其進行資本市場培育,以實現華陽微電子價值最大化,保障公司及投資者的利益。”

  可既然華陽微電子那么好,為什么大富科技還要放棄控制權?是不是華陽微電子并沒有看起來的那么美?答案或許能從大富科技以前的其它投資行為中找到。

  2012年8月22日,大富科技將全資子公司卓勝通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以1800萬元轉讓給大富科技實際控制人孫尚傳夫婦持股100%的配天重工,當時給出的理由是“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卓勝通發展狀況低于預期,股權轉讓后可以消除卓勝通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負面影響”,而那時,該轉讓僅距大富科技買入卓勝通才4個月而已;

  2013年6月24日,同樣因“發展狀況低于預期,股權轉讓后可以消除意德電子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影響的不確定性”的理由,大富科技將持股僅一年的意德電子原價退回,投資失敗,灰溜溜逃走。

  如今,華陽微電子2013年中期營收回落到2011年被收購前水平,并且還虧損了86.44萬元,銷售凈利率直接變為負數,這些在大富科技看來,應該不是什么好消息。結合大富科技此次當子公司“發展狀況低于預期,股權轉讓后可以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影響的不確定性”的投資風格判斷,大富科技此次對華陽微電子投資失敗抽身逃走的懷疑不無道理。

  針對大富科技與華陽微電子之間的糾葛“姻緣”,《證券市場紅周刊》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