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MyMagic+服務系統進入實測階段
迪士尼公司斥資10億美元研發的MyMagic+服務系統已經在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奧蘭多市的沃爾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區(Walt Disney World Resort)展開測試。這款采用穿戴式科技的系統可以用于游客數據的收集和人流監控,從而提升游客在迪士尼主題樂園的游玩體驗。
一旦測試成功,MyMagic+不僅有可能被其他類型的主題公園效仿使用,而且還可以被應用在博物館、動物園、機場和購物中心等地點。目前,迪士尼正在全球范圍內拓展其主題公園項目,并希望借此來抵御競爭對手的威脅,其中就包括美國康卡斯特公司在奧蘭多環球影城占地20英畝的“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The Wizarding World of Harry Potter)”主題公園。后者將在今年暑期對該主題公園進行擴建。
不過,迪士尼也將面臨一個小問題:其主題公園的鐵桿粉絲有可能會覺得MyMagic+系統有點限制人們的活動,甚至會覺得這款產品讓人覺得不安。因為已經有人在Facebook和諸如micechat.com這樣的博客上發表過類似評論。而迪士尼的前員工凱文•伊(Kevin Yee)也將這些抱怨式的評論比喻為“滾動的鵝卵石”,很難徹底停下來。
帶來顛覆性變革

迪士尼MyMagic+服務系統
MyMagic+將給游客的游玩體驗帶來更加顛覆性的變革。它不可以讓游客提前數月通過網站或智能手機應用進行門票預訂和游玩規劃。這套系統將會與 MagicBands手腕設備捆綁在一起,并將MagicBands與游客信息的加密數據庫相連接,使MagicBands可以被用于保留用戶在迪士尼樂園的行程,作為快速通過入口,以及酒店鑰匙。MagicBands能夠在游客訪問迪士尼樂園之前送往游客家中,并能夠被重復使用。此外,MagicBands還可以在迪士尼樂園的商店中購買商品。
MagicBands內置了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芯片,而這種具有追蹤能力的芯片對迪士尼規模達141億美元的主題公園和度假業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MagicBands收集和游客在“我的迪士尼體驗”應用中主動提交的智能數據可以幫助迪士尼公司更好地作出相關決定,比如何時增加更多員工、餐廳應該提供何種食物、何種紀念品更受歡迎以及到底需要多少身著卡通人物服裝的員工在主題公園內循環表演。而有關顧客喜好的數據還可以被用來向游客發送電子郵件或文本信息,以提醒他們餐廳菜單的變更情況或某個游玩項目突然開放臨時排隊窗口等緊急情況。
更好體驗是關鍵

MagicBand腕帶設備
迪士尼樂園及度假區業務主管托馬斯•斯塔格斯(Thomas Staggs)表示:“我們希望為游客提供一種更加浸入式、更加無縫化和更加個性化的游玩體驗。比如,這可以讓我們的員工叫出某個孩子的名字或者祝某位游客生日快樂。”
旅游咨詢公司PhoCusWright的研究副總裁道格拉斯•昆比(Douglas Quinby)指出:“這完全是一套足以改變市場規則的系統,其中蘊含的大數據和個性化的意義更加深遠。它能夠徹底改變客戶與公司之間的交流方式。”
制定好個人迪士尼世界游玩計劃的游客會被提前顯示在MyMagic+系統中,而這些游客也就不會輕易更改自己的游玩目的地,或者去佛羅里達州中部的其他大型主題公園。
迪士尼公司首席財務官杰伊•拉蘇洛(Jay Rasulo)在去年11月召開的投資者大會上表示:“當你把服務做得更好后,游客就會花更多的時間用于娛樂和消費。我們希望MyMagic+系統能夠在未來幾年里給我們的業務帶來持續的積極影響。”
迪士尼CEO羅伯特•伊格爾(Robert Iger)在今年2月向分析師表示,這套新系統已經幫助迪士尼神奇王國主題公園(Magic Kingdom)在去年圣誕節假日期間多承接了3,000名游客。伊格爾指出:“最重要的兩點是,通過減少人流擁堵情況,我們可以承接更多的游客,而且同時還能夠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玩體驗。”
技術應用是趨勢
不過,也有很多人在博客上對MyMagic+系統頗有抱怨。因為這一系統的應用降低了迪士尼于1999年推出并沿用至今的FastPass快速通行卡系統的效率,并且導致排隊時間更長。不過,迪士尼世界的一位女新聞發言人表示,在社交媒體上關于MyMagic+的評論中,有80%是正面評論,只有2%是負面評論。
Access Technology Group首席執行官湯姆•博耐特(Tom Burnet)表示,根據該公司在歐洲主題公園的實測顯示,人們并不喜歡提前制定游玩行程,因為“在主題公園游玩的一大樂趣就是行程的不確定性”。 Access Technology Group專門為主題公園提供排隊管理系統服務。
然而,業內專業人士則指出,高級監控技術的應用只是時間問題。
博耐特就表示:“只要迪士尼身先士卒,其他公司就會紛紛效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