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玩”游戲 物聯網再結一環
谷歌的發展正呈現硬件化趨勢。繼谷歌收購數碼恒溫器生產商NestLabs之后,3月12日,谷歌確認收購游戲外設開發商GreenThrottleGames的部分資產。谷歌正在致力于將Android系統帶入更多的聯網設備中,成為“物聯網”領域的領導者。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IT巨頭如谷歌、蘋果的收購主要以技術、人才、趨勢為目標,而時下國內以BAT為代表的搶地盤行動主要以現有市場為追求目標。業內人士認為,中外IT界出現這種差別主要在于對未來前瞻性把握的程度不同,國外企業更善于收購技術來結合自身核心優勢創造出顛覆行業的產品,而國內企業更加務實,在意自身行業布局以及資本層面運作。
谷歌“硬化”加速
據谷歌發言人證實,已確認收購游戲外設Green Throttle Games公司的部分資產,但目前還不清楚這一交易的具體金額。
這家公司去年曾試圖將Android游戲引入電視,但未能取得成功。他們原計劃使用一款40美元的藍牙手柄,方便用戶直接在電視機上玩Android游戲,但與之配套的Arena應用已于去年11月下架。
谷歌發言人表示,谷歌已經聘用了該公司的幾名員工,包括其聯合創始人麥特·克勞利(Matt Crowley)和卡爾·湯森德(Karl Townsend)。另外一名聯合創始人查爾斯·黃(Charles Huang)不會加盟谷歌,他將繼續保留Green Throttle Games的所有權。
很顯然,谷歌不會停留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隨著谷歌眼鏡、電視棒問世,谷歌正致力于將Android系統帶入更多聯網設備中。
通過收購這家游戲外設公司,谷歌離智能家居的夢想又邁進一步。不過,谷歌想要輕易搶占客廳娛樂終端并非易事,Green Throttle Games無論從畫質還是游戲復雜程度,都暫時無法與微軟的Xbox和索尼的PlayStation媲美,而同樣擁有操作系統的微軟,一直未掩飾通過Xbox統治客廳娛樂終端的野心。
此外,近期谷歌準備在紐約簽訂一份租約,開設其在美國的首家零售店。該地點離蘋果的零售店僅一街之隔。此舉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谷歌日益重視自主硬件產品的銷售,即谷歌硬化趨勢。
中美IT巨頭圈地邏輯迥異
對比谷歌此前一系列著眼于技術、趨勢和人才的收購行為,時下國內以BAT為代表的跑馬圈地,卻瞄準了幾乎各垂直領域的領頭企業,如阿里巴巴收購或投資的UC、高德、快的打車、美團等,騰訊投資的京東、搜狗、同程等,以及百度收購的91無線等,被收購或投資的對象皆在各自細分市場具有極大的行業話語權和相應的市場份額,BAT們以“資本大棒+平臺吸引力”搶占現有市場,其布局更加著眼于現成的份額。
IT評論人士孫永杰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類似谷歌、蘋果等國外企業,其收購一般基于對產業的判斷,著眼于未來五到十年的發展,國際巨頭們以小成本收購來賭未來大的可能性,屬于性價比較高的收購戰略。
包括谷歌商業帝國賴以生存的基石Android系統,也是如此。2005年,谷歌收購小型無線軟件創業公司AndroidInc.,那時的手機操作系統還是塞班的天下。如今,Android系統已使谷歌成為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系統平臺大佬,與蘋果分庭抗禮。
“蘋果也是一樣的,比如收購以色列多家技術公司,使蘋果在iPhone5s上領先于業界推出64位架構的A7處理器。”蘋果發言人胡格特女士(Kristin-Huguet)曾針對蘋果收購傳聞回應稱。
孫永杰認為,國內收購比較務實,中國IT企業的前瞻性較為局限,多集中在資本層面,善于資本運作,看重短期利益。
至于國內巨頭們布局較為現實的內在原因,記者采訪部分業內人士了解到,主要緣于兩個原因:首先,美國IT公司主要是創新驅動型,技術創新是其第一生產力,而國內巨頭們更多是市場驅動型,更看重市場占有率所帶來的資本故事。其次,國內IT公司生存的大環境,更偏重市場份額和短期利益,而美國資本市場更看重企業的長遠能力,如亞馬遜可以虧損多年,但仍較受市場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