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庭路漫漫:廠商多炫耀智能恐成擺設
三星電子與LG電子,這兩家來自韓國的全球家電產品廠商之間的競爭領域似乎正從智能手機擴展到整個智能家庭和智能家電領域。
隨著物聯網(IOT)成為科技產業的新推動力,關于智能家庭的主導權競賽也在軟件廠商間展開競爭,如蘋果和谷歌。
簡單地來說,什么是智能家庭呢?用戶通過使用手機應用或其他設備應用就能控制/使用家電產品。比如你想在炎炎夏日回家之前提前開空調,只需通過手機應用平臺聯網,輕輕一點,遠程發送控制指令使空調開機。
很多人會說,我們不是已經生活在智能家庭中了嗎?確實如此,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等,都可以通過一個生態系統來互相連接,如安卓或者iOS系統。
在2014年6月份伊始,美國蘋果公司發布了一個智能家居平臺,名為“Homekit”,中國家電制造廠商海爾入圍,一時間引起國內輿論熱議。主因憑借這個平臺,蘋果所承認的合作伙伴旗下的產品都可以和iphone、ipad等蘋果智能終端產品進行連接。
也就是說,未來海爾智能空調、冰箱、洗衣機等一系列智能家電產品都可以與蘋果智能移動產品“互動”。雖然中國國內市場上已經有不少智能家電也能用蘋果iphone遠程操作,但作為官方合作商,海爾智能家電搭上蘋果Homekit,這一潛在效果是全球性質的。
除了蘋果公司,谷歌也不甘人后。該公司前不久收購了一家智能恒溫器和煙霧報警器的創業公司NEST,相信很多業內人士已經非常了解了。
然而,在智能家庭甚囂塵上之際,蘋果、谷歌以及其他一些高科技公司還需要對智能家庭平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做出更進一步的討論。
為什么呢?首先,智能家庭系統是建立在無線互聯網的基礎上,確保網絡系統的可用性是非常關鍵的。簡言之,如果網絡不行,家電產品再智能也是一席空話。
第二個是安全性方面。智能家庭要保證只有自己/家人能使用,顯然就需要身份驗證和個人信息驗證。也就是說,在智能家庭中,WIFI等互聯網絡連接著人和家/家電。沒有身份驗證,甚至可能進不了自己的家門。這些軟件公司存著我們的身份信息、密碼等,一旦信息資料泄露或用戶因特殊狀況一時忘記密碼,這反而成了一種麻煩。
第三個是使用的便利性。如果一個安裝了智能設備的家庭,想要雇傭一名打掃工、保姆或是維修工,作為家庭的主人,你可能不會太愿意讓這些外人知道你的家庭是如何被智能操控的,因此你需要設置不同級別的訪問權限。這方面的技術也是科技巨頭們所需要解決的。
事實上,在家庭成員內部,一些智能家電的功能權限設置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洗衣機、烤箱等這些對于小孩子、未成年人來說較危險的家電用品的使用權限,該被設置為僅供大人使用。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有小孩在大人不在場的情況下,貪玩打開洗衣機鉆進去玩耍了。
據了解,值得關注的是,已經有廠商在嘗試往更精準智能家庭方向靠了。前不久,韓國LG電子推出了一項名為“虛擬助理”的服務。該服務可以使用一些流行的手機聊天軟件,如KAKAO Talk、LINE,通過發送信息給這些家電產品就可以遠程控制和監視它們,包括空調、冰箱、洗衣機和烤箱。
舉例說,LG的Home Chat服務可以通過發送消息讓智能家電自動開展工作。如給智能吸塵器發送消息“打掃房間”,那么在用戶回到家之前,房間已經打掃好了。
這一點就有效解決了上述所列出的一項難題,即沒有wifi或網絡環境切換的狀況下,如何繼續控制智能家電產品,這也保證了智能控制可靠性和連貫性。
LG方面在Home Chat推出時曾表示,用戶也無須擔心安全的問題。根據LG的說法,第一使用者并成功訪問HomeChat帳戶,可取得系統最高的主人權限,該主人權限可以允許其他用戶使用。
盡管如此,專業人士也表示,智能家庭家居技術還是要擺脫以供應商為中心的模式,需要設計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模式。
智能家庭技術的開發最終目的是為用戶提供便利、改善人類生活,而到目前為止,許多科技巨頭顯然更傾向于在炫耀或宣傳自己的技術有多好,多先進,多領先。
KT經濟研究所分析師金榮群說,智能家庭成功的先決條件,不在于廠商們推出了或創造了多少高科技的智能家電產品,而在于能否有效理解用戶需求。他認為,歷史上,數以噸計的新想法、新科技還沒能付諸實踐應用就胎死腹中,制造商需要了解更多用戶對于新科技的反應和他們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