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將統治智能家居?
今年3月,國內家電巨頭美的集團發布了全面布局智能家居市場戰略,第一次系統性地闡述了整體智慧家居的戰略規劃。隨后海爾、三星等國內外家電巨頭相繼發布智能家電戰略,在中國市場掀起智能家電行業轉型的趨勢熱潮。
剛剛過去的6月,蘋果的加入讓智能家居熱潮再度被引爆。在2014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出人意料地推出了HomeKit智能家居應用,開始涉足智能家居領域。憑借蘋果的巨大影響力,HomeKit甫一對外公布,立即引發了各界對智能家居概念的廣泛關注。
蘋果的加入,使智能家居的概念更被推向風口浪尖。從傳統家電企業到新興互聯網企業,國內外市場一場關于智能家居控制權的爭奪大戰即將開啟,誰能成為智能家居的最終統治者?
誰在參與智能化?
烈日當空,整個房子都處于強烈陽光的暴曬之下,人們可以拿著手機走進房間,打開手機上的一個APP,點擊將狀態設定為“暴曬情景”。隨即,房間環境中的窗簾自動拉上,屋里的燈光自動亮起,空調自動啟動,同時,根據對PM2.5指標值的監測,空氣凈化器也自動啟動……
這是今年3月美的發布智能家居戰略時,美的智慧家居戰略發布會上現場演示的一幕。作為傳統白電巨頭,在浩浩蕩蕩的互聯網和智能化大潮面前,美的正力圖轉身為一家智慧家居企業。
2014年被稱為中國家電業智能化轉型的元年,眾多傳統家電企業紛紛發力智能家居領域。包括海爾、長虹、格力、TCL等眾多國內知名家電企業均已宣布了智能化轉型的戰略部署。統計數據顯示,國內擁有1億多潛在的智能家居客戶,到2015年,智能家居產值將達1240億元,根據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智能家電產值已達10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沖到1萬億元。
根據美的的規劃,美的集團在智慧家居領域將實施“1+1+1”戰略,即“一個智慧管家系統+一個M-Smart互動社區+一個M-Box管理中心”,在空氣、營養、水、能源安防等服務板塊加速布局智能家居市場。M-Smart智慧家居系統中的中樞神經是M-Box即通常所說的“美的盒子”,這個智能盒子可以將空調、冰箱、空氣凈化器能進行互聯互通。
正是在這個“美的盒子”的背后,我們看到了華為和阿里巴巴的身影,“美的盒子”就是與他們合作的成果。這也是國內力圖切入智能家居領域的另一大陣營。小米、百度、華為、阿里巴巴、360等國內互聯網企業,目前均已有所行動,通過開發智能路由器和提供云端數據服務等方式來切入智能家居領域。
面對這樣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同樣作為國際IT巨頭的谷歌和微軟自然也不會坐視。微軟早就公布過維納斯計劃,近期又與智能家居公司Insteon展開合作,而谷歌則在收購生產智能恒溫器和煙霧報警系統的NestLabs之后,又把橄欖枝伸向了家庭視頻監控公司Dropcam。
能否避開彩電智能化陷阱?
在彩電領域,以小米和樂視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企業已經讓傳統的彩電企業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2013年互聯網電視銷售規模不足整體彩電市場的2%,但是小米等互聯網企業采取的“成本定價、低價高配”的競爭策略,已經對行業和消費者的“價值和價格認知”邏輯產生了巨大影響。
互聯網電視產品和品牌,正在極大地改變傳統彩電產業的定價規則、市場規律,甚至顛覆彩電行業的價值結構。對于彩電產業整體而言,這是一個積極的進步,但是對于傳統彩電企業而言,這卻是一個巨大的陷阱,因為“成本定價”的競爭策略直接宣告了傳統彩電企業試圖通過新技術拉升單臺售價、提升產品附加值這一希望的破滅。
白電企業向智能家居轉型的智能化進程能避開這個陷阱嗎?
據悉,蘋果已經正式宣布對德州儀器、飛利浦、霍尼韋爾、歐司朗等全球頂尖企業開放HomeKit。一向以封閉著稱的蘋果在智能家居領域突然變得開放起來,背后原因何在?
其實,白電和黑電最大的不同,在于白電是解決人與環境交互的問題,而黑電解決的是人與人、或是人與內容提供商交互問題。黑電扮演著一個中間介質的角色,無論是看電視還是聽音樂,這個交互關系的核心是人與電視節目或音樂提供商之間的關系,而不是與電視機或音響、播放器之間的關系。而白電則不同,比如說電飯煲怎么把飯煮得好吃、不流失營養、適合自己的口味等等,硬件本身的功能就是人與環境交互的核心。
美的提出的智慧家居強調的是智能家居中硬件核心技術的重要性,研究人與設備的對稱互聯,實現家電、設備與人的互聯、互動、互懂。通過對用戶習慣的學習和歸納,教會家電怎么主動服務用戶。而蘋果開放HomeKit平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也在于,要實現智能家居的各項功能,就需要家電企業根據硬件的特點對HomeKit進行二次開發。
當前,國內外市場在手機、彩電等領域,是蘋果、谷歌等互聯網企業這些掌握操作系統的巨頭一統天下,那么,硬件在智能家居領域的重要性,則給家電企業提供了一次難得的逆襲機會。今年4月,三星發布了Smart Home智能家居平臺,基于三星自身強大的智能手機和電視、電冰箱等硬件實力,這個平臺強調了三星自行推出的“Tizen”系統的基礎作用,不再完全追隨谷歌的安卓系統。
以整體智能化取勝
美的提出的智慧家居規劃,硬件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單體的功能上,更體現在“整套解決方案”上,強調智慧家居的“整體”概念。
美的廚電事業部已經推出智能整體廚房,將油煙機、灶具、消毒柜、微波爐、烤箱、蒸爐等廚房電器和櫥柜整合在一起,并通過智能控制系統APP對其進行整體的智能化控制。但這仍然不是美的設計的“整體智慧家居”。“我們強調的是全品類的互聯、互通、互懂,一定是整體的概念,而不是智慧廚房、智慧衛生間、智慧客廳、智慧陽臺這種割裂的智能化。”美的智慧家居研究院院長毛宏建說。
整體智慧家居的背后,是企業商業模式的改變和價值鏈的延伸。在美的規劃中,未來的商業模式將從單純的產品銷售轉變為“產品+服務”,而且,不是現在的簡單、被動服務。通過對大數據的采集、歸納、分析,使用戶的潛在需求顯性化、通過引入管家系統、電子商務、智慧家居助手等手段,改變家電銷售及家電關聯產業的商業模式,同時以全面、主動、貼心的家居生活服務、家電工作服務模式提升企業的軟實力,為企業尋找重新增長的路徑和空間。
另外,美的也可以主動為消費者推送增值服務,比如說家居空間的整體規劃,空氣、水等的品質檢測及優化服務等等。“服務要整合,服務的形式要發生改變。我們還有很多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費用、產生價值,隨著保有量的增長,服務的增加,這一塊將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強調整體性,既是智能家居的發展需求,同時也是源于美的集團在白色家電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眾所周知,美的是全球家電領域擁有最完整白電產業群及產品線的企業,很多單品市場銷售位于行業前三位,已奠定廣泛的大數據基礎。
產品線的完整性和良好的品牌口碑及大量用戶基礎,讓美的在未來智能家居的爭奪戰中占得了先機。在智能家居的標準和通訊協議方面,美的一再強調市場的推動力量,正是力圖通過自身在市場上的優勢,讓企業標準為多數用戶所接受,從而通過市場選擇上升為行業標準,讓自己成為標準的實際制定者。
但是,美的集團等傳統制造企業,目前缺乏軟件和互聯網的基因,成為了智能化轉型的一大軟肋。“所以要合作,合作是唯一的出路。”毛宏建強調,智能家居是一個生態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特別需要每個人都把優勢發揮出來,用開放的心態容納。
在“M-Box”的開發過程中,美的已經與華為和阿里巴巴展開了合作,與小米、京東等也有過關于這方面的接觸。未來的“M-Box”,也有可能是“美的+小米”,或者“美的+其他的企業”,或者糅在一起,未來盒子可能不是只有一種,可能是兩三種。
顯然,美的希望在有意進軍智能家居的互聯網企業間形成一種競爭關系,從而居中左右逢源,進而利用自身優勢在這個體系中掌握主動權。黑電在與互聯網企業的競爭中敗下陣來的前車之鑒在前,白電企業誰也不想重蹈覆轍。
美的能成功嗎?誰能在智慧家居新的市場領域執牛耳,最后還需要企業自身的市場敏銳反應和廣大消費者催生的需求共同抉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