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藍山縣“三措并舉”成功讓“一卡通”走進千家萬戶
“助農取款點真好,切切實實給我帶來了實惠。它是村里人生活的熱門點,誰家想取款、查詢,都往這兒跑,真是便民、生意兩得利。”這是湖南永州藍山縣排下村助農取款點鄧怡松的一番真心話。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人行湖南藍山支行為解決農民因涉農補貼種類多、偏遠山區取款不便等問題,強化金融服務,實現了涉農補貼發放和存取“一卡通”,廣受當地百姓歡迎。
藍山縣涉農補貼共有41項,發放部門包括財政、民政等多個部門,涉及8萬多農戶,由轄區4家金融機構代理。為實現涉農補貼一卡發放,該行“問計”于民,對“癥”下“藥”,“三措并舉”成功讓“一卡通”走進千家萬戶。
一是建機制。制定了《藍山縣改進惠農資金銀行支付的實施意見》,建立了“財政統一發放、銀行分區代理”機制,涉農補貼由縣財政統一定期發放;涉農金融機構根據各自網點在鄉鎮布局,實行分區代理,改變了涉農補貼多部門發放、多家金融機構代理的格局,為涉農貼補“一卡通”鋪路。
二是“零收費”。該縣涉農補貼多達8萬戶,發卡成本高達40多萬元。為既不影響代理發卡行的積極性,又不增加農民負擔,該支行一方面組織各代理發卡行向上級行爭取免收涉農補貼發卡費、手機短信提示費;另一方面,積極與政府、財政部門溝通,由財政適當補貼,確保了涉農補貼發卡、服務“零收費”。
三是廣宣傳。為使農民會用卡,該支行開展了一系列的用卡結算宣傳。統一設計用卡宣傳資料,詳細介紹銀行卡功能與特點;設立支付結算宣傳窗口,各營業網點柜臺做到了“四有”,即進門有引導,咨詢有窗口,問題有解答,柜臺有資料。同時,積極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活動,增強農民風險防范意識。至5月末,藍山全縣涉農補貼成功實現“一卡通”,發放涉農補貼4200多萬元。
為讓農民群眾享受金融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該支行大力推動涉農補貼惠民卡升級,一方面,在助農取款點、自助設備、固定電話上增加新農保、新農合的服務功能,實現了補貼發放、費用代收等“一卡通”功能;另一方面,推動涉農補貼卡使用金融IC卡,通過多方溝通、協調,積極推動涉農補貼卡與社會保障卡融合,互補推進。目前,該縣郵政儲蓄銀行、財政局等部門已啟動基礎數據融合,已向全縣70%農村居民發放金融IC卡16萬張,逐步實現了金融IC卡在全縣免費全覆蓋,真正讓“一卡通”惠及廣大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