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設備智能化不是車聯網
如同銀行上網和互聯網金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一樣,車載智能設備或系統實現了一些導航、駕駛安全、車載娛樂服務甚至商務相關的功能。但這些都是傳統汽車發展越來越豪華、越來越舒適、越來越自動化的演進,仍屬于汽車制造范疇,充其量只是一些現代汽車上的點綴。但目前的態勢是,李鬼當李逵、壁虎當鱷魚的“小玩意”們在干擾著整體車聯網的正確發展。一輛汽車增加了某個智能硬件,其實與“車聯網”毫不相干。
什么是車聯網的本質?
車聯網的載體首先是汽車,汽車的確需要這樣的一些演進和變革,但是,車只是表象,不是本質,車聯網本質屬性是一種圍繞汽車載體的新穎移動互聯網,是特殊與新品種互聯網體系,一種重載互聯網,它把互聯網單平面變成雙平面,是移動互聯網的一種全新形態。
如果說,車與人、車與路、車與車、車與其他外部世界相連接就是車聯網,這是廣義性的,容易造成做尾燈的和做發動機都是搞汽車的錯覺,并不利于澄清概念和把車聯網做實。概念擴大化是偽科學的基礎,也是那些無法跨界和葉公好龍式科技企業的借口。
我們說車聯網是一個整體性的解決方案,是說它必須具有硬件(智能車載終端)、軟件(涉車Apps用戶應用)、平臺(車云體系)的綜合屬性,同時也是一種標準的“端-管-云”體系,三者缺一不可,任何缺少都將引起在發展道路上的重大障礙和失敗。
車聯網解決的問題不單純是車的問題,僅讓汽車上網是“著了像”,實質上是要解決完全新穎的用車生活和汽車圈子的問題,車與人兩個主體的互動,把互聯網基因導入汽車產業和生活。這就是用互聯網改造傳統汽車產業鏈的目的。簡單把車聯網看成是汽車的可穿戴設備、或者汽車智能硬件,這是嘩眾取寵的說法。汽車互聯給傳統通信提出了更多的挑戰,車聯網讓世界不再是平的,這種挑戰不是傳統IT與互聯網人士能夠理解的。
互聯網思維是一種完全適應客戶需求發展的“像水一樣”的思維模式,圍繞市場需求,柔性和快速推進,以客戶為中心。但車聯網具備三重客戶屬性:智能車機是第一重客戶;智能手機是第二重客戶;使用手機和車輛的人是第三重客戶。車云平臺同時需要具備對三重客戶的平行和獨立性運營管理。因此,安全、認證、屬性Profile、同步、業務融合、業務映射和邏輯、用戶管理、計費與運營等等多重用戶的符合性管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同樣,車聯網中孕育著大量全新的、具有爆發力的“互聯網思維”商機,而恰恰是這些互聯網思維普遍受到了忽視,汽車思維非常濃厚。像早期的IPTV,實際上已經不是傳統TV了,但為了迎合TV市場或TV產業,硬是把“IP”做成了陪襯,導致IPTV產業發展走了大量的彎路。
車聯網,第二個平面
除了智能終端,車聯網還需要“管”和“云”
車聯網具有非常豐富的現實含義,也具有極其偉大的未來意義。它可以屬于顛覆式創新,或者說邊緣式創新。它是跨界的,具備剛需性、但不明顯;風險極高、但初始利潤低;無先例、無拷貝,因此缺乏所謂的商業模式等。但從眾者多,炒作多,技術混雜。換言之,具有豐富的技術內涵與應用外延。
初級階段,可以簡單可以把車聯網分解和詮釋為3個組成部分:
1、車——汽車電子與控制技術的創新,汽車的智能感知技術,以及汽車如何成為網絡新型終端要素的研究。它主要集中在CAN的擴展性和創新,與汽車電子和自動化,無人駕駛、更好的體驗等,嚴格上講是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
所謂的“車”,主要是汽車的網絡化特征抽象?!爸悄苘囕d終端”的智能是指該終端在網絡中能夠全面代表這該輛汽車,能夠有機地融合進汽車ECU系統,這種融合還要具備突破所有車輛CAN協議的普適性能力。
該終端具有車輛的身份識別和識別車輛的所有網絡屬性;能夠把車輛的屬性真實地傳送到網絡深處;能夠做到部分數據的實時處理和預計算;能夠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下,保障汽車的泛在通信和V2X能力,讓汽車永遠在線和不失聯;同時具備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所有一切屬性,還要確保汽車的信息安全和監控安全等等。這對一臺“終端”設備來說,提出了更高、更加挑剔的要求。
2、聯——指車聯網混合通信技術。汽車的互聯互通(V2X),基本涵蓋了“聯”字的所有范疇,由于汽車不單要具備車與人、車與車、車與網、車與路等的通信,還因為車輛的移動范圍更大,其網絡覆蓋率一定不如手機所處位置的網絡覆蓋率,汽車對通信質量的容錯能力遠不如人,而且車輛運營也涉及多個運營商和多個服務商環境,涉及多種通信協議和多種通信制式,從車內通信到車間通信,再到車網通信三重結構。
汽車的聯,不僅僅是單車上網問題,而是汽車群體與外界、與人群和涉車應用的互聯互通問題,汽車還增加了對位置定位準確性的要求,而且絕大部分時間要求衛星定位(GPS/BD)和蜂窩通信/定位、其他定位技術并存等等。所以汽車的V2X必須是多模、多歸屬、多種技術混合和多種跨界創新的。譬如,多種通信制式、多種定位技術、多種通信協議(M2M)、In-SIM模塊、泛在通信、車輛唯一標識和尋址、V2X網絡安全和涉車信息安全等,還要具備汽車網關和汽車多媒體通信的能力,智能交通/ITS所需要的V2R、V2I能力。
汽車本身組網,是一種M Ad Hoc網絡,同時,V2V至今仍沒有國際規范,車內通信還需要汽車制造商修改CAN協議,以適應車內高速通信的需求,V2I還缺乏國家層面的統一認識和業務要求等等。從汽車產業和互聯網產業來看這個聯字,感悟是不同的。從車聯網當前大量藍牙和數據卡山寨終端來看,就反映出這個誤區的禍害。可以說,一個“聯”字,就難倒了來自“車”系和“網”系的車聯網從業者。
3、網——以汽車元素為特征的新型移動互聯網。那些移動互聯網所具備的特征和不具備的新型特征等,這些對于傳統汽車產業和缺乏創新思維的企業來說,較難理解。
這是很多互聯網企業都覬覦和夢寐以求的“新領域”,也是互聯網企業發力車聯網的角度。但是因為傳統互聯網都是輕載互聯網,從來未涉及到硬件,他們只能停留在把手機應用與車輛應用結合的較淺水平,無法滲透到硬件底層和本質。甚至連Apple、Google這些互聯網巨頭公司,都感覺到視覺模糊和力不從心。
把各種車聯網平臺、各類異構車型、各種汽車后服務與應用、各種移動互聯網線上服務、汽車O2O、車廠與車廠之間的差異、不同用車社區、不同汽車圈、不同4S服務范疇、不同運營商、不同保險公司之間的服務融合起來,這是車聯網應用環境的必然和必須。正是此“網絡計算機平臺”做成的車云,不斷積累了大量汽車運行數據以及汽車互聯網社區數據,才可以成為未來車聯網的大平臺、大數據、大信息網關的基礎設施。
小結:真正的車聯網必須是“端-管-云”體系
在終端里面,“聯”字至關重要,汽車很多信息的傳送要求都是毫秒級的,黑匣子要能夠在數十秒之內傳遞到云端所有的“臨終”信息,蝶形軌跡需要CAN數據和GPS/LBS數據的動態頻率和心跳,再加上在很多手機都沒有信號的地方,車機是必須要保證有信號和通信的能力,這么多復雜因素,恰恰是對汽車終端嚴峻的考驗和挑戰,這不是一般大眾消費終端所能夠完成的。很多采用MTK/快捷硬件技術完成的車載終端,先天就不具備上述這些能力。
未來車聯網終端幾個發展趨勢:
1、進一步深入CAN,或與CAN融合,由傳統ECU廠家提供統一標準的“車聯網”節點模塊,而在整個汽車計算平臺中,這塊對于一些創業公司來說是有機會的,可以打破西門子、博世、德爾福等企業的壟斷;
2、屏端合一,這兩個最具車聯網應用屬性的設備,完全是可以融合為一體的,車聯網應用成為汽車標配;
3、增加汽車網關和汽車路由器的功能,安全協議成為標準化,汽車OS逐漸浮出水面;
4、車聯網模塊成為標準和開放,汽車制造商采購模塊,出廠時缺省內嵌,成為車規級;網絡“指針”直接指向制造商服務器;
5、豐富V2X和全連接功能、全周邊環境感知功能、和多模多歸屬能力。
車聯網,由于是跨界融合技術,因此容易受到來自汽車行業、通信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單方面專業的偏頗影響和干擾,尤其是“專家”們的意見更具備傷害性。因為某些專門家,“究其一點、不及其余”的作風比比皆是。這是違背科學發展觀的,違反現代創新科學與顛覆性思維規律的。因此,車聯網必須是即符合車、聯、網三者各自的本質規律和本質特性的復合體,同時又是符合三者跨界融合、與創新規律的科學體系。真正的車聯網必須是“端-管-云”和諧體系,任何一點都不可缺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