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鎮揚公交一卡通刷 城際交通將實現互通
《寧鎮揚同城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終于發布。8月22日下午,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發改委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南京市副市長陳剛,揚州市常務副市長丁純等,對規劃進行權威解讀。規劃對寧鎮揚三市1582萬居民帶來哪些利好?本報記者進行了梳理。

關鍵詞:交通
互通軌道交通,到揚州鎮江可以坐地鐵
要實現寧鎮揚一體化,交通便利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條件。規劃明確,三市將構建公路和軌道交通復合型城際通道,城際交通實現無縫對接。
未來,南京、揚州之間軌道交通出行將有兩條線路,一是南京城市軌道換乘寧啟鐵路、揚州城市軌道,全程118.8公里,路程約70分鐘;另一條是南京城市軌道換乘滬泰寧城際鐵路和揚州城市軌道,全程101.5公里,路程約55分鐘。
南京人去鎮江,也將有兩條軌道線路,一是城市軌道換乘京滬高鐵和鎮江城市軌道,全程90公里,路程約44分鐘;另一條是南京城市軌道換乘滬寧城際鐵路和鎮江城市軌道,全程87公里,路程約32分鐘。
三市將共同推進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建設寧儀揚都市圈軌道,寧句都市圈軌道、龍潭高資都市圈軌道等軌道線。城市之間的公路路網也將同步加快建設,已經規劃的通道有:龍潭過江通道,實現龍潭與儀征的跨江對接;浦儀高速,浦口儀征之間公路通道“拉直”,里程僅36公里。
關鍵詞:公交
公交車一卡通刷,公交車線路跨市延伸
省交通運輸廳副巡視員惠先寶介紹,8月1日起,三市之間交界區域已經有6條公交線實現一卡通刷,三市公交一卡通已經走出第一步。
據悉,寧鎮揚公交一卡通將通過發行三市通用的公交卡來實現。省交通運輸部門將構建以寧鎮揚城際快巴和城市公交為主的公交體系,提供點點直達、站站停靠等多樣化運輸服務。通過整合三市公路客運資源,在開通寧鎮揚城際快巴的同時,城市公交線路首末站將跨市相互延伸。
關鍵詞:教育
建設跨地區幼兒園、中小學,學校之間結對幫扶
教育交流合作是寧鎮揚同城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省教育廳副巡視員洪流介紹,三市之間將推進教育信息共享,教育資源統籌共享和職業教育合作。
在信息共享方面,逐步實現三市社區與家庭教育寬帶網全覆蓋,建設統一的繼續教育網絡平臺,實現培訓網絡和課程自由選擇、互認學分。在教育資源統籌共享方面,將建立基礎教育學校聯盟,鼓勵跨區域學校結對幫扶,深化校長和教師交流合作機制,進一步優化基礎教育布局,建設跨界跨地區幼兒園、中小學。在職業教育合作方面,將鼓勵三市職業院校合作辦學,擴大雙向招生。
關鍵詞:醫療
病歷將實現一本通,重大疾病可以聯合急救會診
寧鎮揚三市將推進共建共享醫療衛生服務。
具體措施有,建立三市衛生信息平臺,實現居民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預約掛號、遠程專家會診和稀有血型信息等互通,三市醫療機構部分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實現門診、急診病歷一本通。鼓勵優質醫療資源通過合作辦院、設立分院、組建醫療集團等形式跨區域發展,鼓勵南京省市級醫院與鎮江、揚州醫療機構開展全方位合作。逐步建立統一的急救醫療網絡體系,高層醫療人才共享,三市居民疑難雜癥和重大疾病可以開展聯合會診。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協同處置和重大傳染病聯防聯控機制。建立高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結對幫扶長效機制。
在醫療保障方面,寧鎮揚將探索建立雙方定點醫院雙向轉診機制,醫保定點互認機制和急診報銷機制,實現參保人員醫療保險費實時結算。
在推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三市將建立統一的就業信息平臺,共建人力資源網。加快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各類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無障礙轉移。建立社會保險參保信息共享機制,實現流動就業人員在三地社會保險關系的有序銜接,互認社會保險參保繳費年限。開展異地養老合作,探索建立三市老年人異地養老及優待互相合作機制,力爭實現三市內養老機構享受政府補貼不受所住老人戶籍限制。聯合推出公園卡、博物館參觀卡、圖書館借書卡等一卡通用。
關鍵詞:公共事務
流動人口管理一證通,治安、消防不再“出界就不管”
寧鎮揚之間人口流通頻繁,今后,流動人口管理將建立信息系統,在全省率先實現流動人口一證通。
一個村子跨兩市,一條馬路跨兩市,今后這些跨區域地區的治安、消防等將有人管起來。規劃明確,三市將建立警務協作格局,在打擊違法犯罪、治安管控、交通管理等領域廣泛合作,異地調查、取證、追逃將相互提供技術和警力支援,推動三市消防協同部署、統一調度。
關鍵詞:通訊
共用區號難實現,但統一資費有可能
看著只隔一條路,打電話卻是長途話費,這種情況將來有望解決。發布會透露,寧鎮揚三市共用南京區號025難度較大,但是統一通訊資費已經在部署研究,有望盡快實施。
記者還了解到,三市之間還將加強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合作,逐步推進農產品和食品標準互認。
關鍵詞:環保
三市將聯合查處跨界污染案件
規劃目標中提出,到2015年寧鎮揚城市空氣質量達到良好以上天數要大于70%,到2020年要達到90%。對此省環保廳相關人士說,這個標準定得較高。據介紹,三市之間環保部門將加強合作和信息共享,將青奧會環境保障聯防聯控機制轉變為長效機制,建立寧鎮揚空氣污染應急保障系統,建立寧鎮揚空氣質量預報系統。
在具體做法中,三市將共同參與水環境和空氣污染治理,聯合查處跨界污染案件,在項目審批上加強溝通合作、禁止污染項目落戶,對跨界河流進行共同監管,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的協調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