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平臺落戶福建
2014年11月4日,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平臺落戶福建,為福建的廣大企業提供方便快捷可追溯查驗服務。
隨著公眾的生活水平提高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商品的質量、企業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市場上產品同質化嚴重,消費者對能查詢到詳細信息的產品會更加青睞,產品服務、產品質量追溯得到了廣大消費者和生產企業的重視,建立產品追溯體系是企業提高自身服務經營水平,加強企業自身管理、杜絕偽劣產品的重要手段。
據了解,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平臺是根據社會信用體系發展規劃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建立商品可追溯的要求而建立,由中國搜索和中國誠信建設促進會聯合建立。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自動識別技術、互聯網技術,在公用二維碼系統平臺上增加了cxbz的自有技術,通過對單個產品賦予唯一商品身份證--“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標識”,對產品的原料、生產及消費等環節進行數據采集,實現產品生產標準、銷售環節、流通環節的全鏈展示。消費者通過掃描二維碼或登陸中國搜索或全國誠信查詢平臺進行商品可追溯信息查詢,是國內唯一基于國家統一數據庫的查詢平臺。
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平臺福建管理中心負責人伍鳳榮女士認為,面臨產品同質化激烈競爭的今天,企業只有把好質量關才有生命力,好的質量通過口碑傳播,更需要大眾的認可,“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標識”,通過國家平臺讓消費者查詢產品信息,唯一的二維碼和位誠信編碼查詢到產品的詳細信息,包括產品名稱,配料,生產日期,執行標準,銷售區域等,讓消費者放心消費。
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平臺負責人李青山介紹,“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標識”有一組使用DES加密算法得出的17位誠信編碼和其對應的二維碼組成,用二維碼掃描和國家權威網站隨時隨地對產品信息進行準確查詢,一品一碼和防偽元素加大了造假者的造假成本,可以記錄產品的流向和標準,統計產品查詢次數和查詢方式,根據企業要求設置查詢警戒線。
據了解,首批應用“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標識”的“泰昌”足浴盆,“國糧”橄欖油,“青藏生物”蜂王漿,“國禮天下”的琺瑯彩花瓶,“眼依”治療儀,“茅臺興邦”53度醬香白酒,“善己”蟲草膠囊等知名企業,山東省陶瓷協會,沂源縣政府,華聯商廈,河北省萬家超市進鄉村工程,北京老字號協會等單位陸續開展“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驗平臺”在其會員企業的應用,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全國商品可追溯信息查詢平臺”落戶福建,泉州市豐澤區經貿局陳繼紅局長表示,將率先推動該項工作開展,形成以點帶面的效果,逐步在福建省各地市推廣應用開展。在泉州的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福建省名牌產品29個、福建省著名商標、泉州市知名商標、“中國十大童裝品牌”和菜籃子工程啟用“可追溯信息查驗標識”,為提升福建企業品牌知名度,防止假冒產品擾亂市場,防偽防竄貨,塑造企業品牌形象,支持企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標準,促進福建企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