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CIE大鏈盟聯合Pozible全球配比眾籌季啟動 百萬獎金支持創業者

作者:CIE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14-11-05 08:59:53
摘要:11月8日上午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CIE智能硬件展上,大賽將舉辦首發會。

  由CIE大鏈盟和國際眾籌平臺Pozible聯合主辦的“科技50全球青年創客大賽暨Pozible全球配比眾籌季”即將盛大開啟,活動將從2014年11月持續到2015年3月,參加比賽的創業者不僅能在全球開展項目的眾籌,更有機會獲得總金額超過百萬的獎金和全方位的創業資源支持。11月8日上午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CIE智能硬件展上,大賽將舉辦首發會。

CIE大鏈盟聯合Pozible全球配比眾籌季啟動  百萬獎金支持創業者

  聯合主辦方CIE大鏈盟啟動于2014年4月16日,僅僅歷時半年的時間,就在智能硬件產業鏈的創意、研發、制造、營銷、服務各個環節壯大著自己的隊伍!CIE大鏈盟的年度線下活動CIE智能硬件展將于2014年11月6日-8日在上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辦,海爾、點名時間、百度、pozible 、科技 50 智能硬件產業基地等近百家智能硬件企業參展,匯聚了三百余件智能硬件產品,是智能硬件圈的年度盛會。值得一提的是,11月8日上午舉辦的CIE FIRST LOOK智能硬件首發大會將有海爾、魔豆、上海衛諾共5件神秘智能硬件新品首發。

 CIE大鏈盟聯合Pozible全球配比眾籌季啟動  百萬獎金支持創業者

  主辦方科技50已成功舉辦三屆創業大賽,100多家陸續入駐南翔,獲得政策、資金空間等支持,有二十余家企業獲得投資和貸款等資金扶持。10月,全國第一個智能硬件產業基地——科技50智能硬件產業基地于上海嘉定區南翔智地園區揭幕,形成了以“孵化器+加速器+創業大賽+億元創投資本”的模式助推新型產業平臺。在第三屆大賽中,科技50聯合新車間、蘑菇云、同濟創業谷等大批創業空間一同完成了第一批科技50智能硬件孵化器的項目選拔,10個項目將通過三個月的加速成長,提供場地、資金、專業培訓等服務。而第四屆科技50創業大賽將繼續聚焦智能硬件產業,以國際視野網羅全球青年創客項目。

CIE大鏈盟聯合Pozible全球配比眾籌季啟動  百萬獎金支持創業者

  此次活動第二個主辦方是全球第三大的眾籌平臺Pozible,Pozible成立于澳大利亞,2014年進入中國,推動中國優秀的創業項目完成國際化眾籌,同時將海外優秀的眾籌項目帶給廣大的中國市場。Pozible進入中國當月就幫助來自深圳的Gyenno one手環完成104萬的全球化眾籌,創造了當時的國內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眾籌記錄,并在8月以178.9萬的Star.21智能健康手環刷新此項記錄。

  除了科技50和Pozible兩大主辦方,本次活動還獲得國內外孵化、資本和媒體等關注和資源支持,活動由CIE大鏈盟、海爾、浦發硅谷銀行、寬帶資本、愛范兒、動點科技、雷鋒網和華強云谷等聯合協辦,百度、奇酷、knewone和酷加等戰略合作,國內外超過百家一線媒體、孵化和資本機構也為項目提供大量的資源支持。強大的資源聯盟在國內眾籌領域也是首創,綜合的資源能幫助參賽的創業者獲得在創業過程中最需要的資金、注冊、PR推廣、營銷指導和初始用戶等重要資源幫助!

  活動介紹及報名:

  比賽期間,在國際眾籌平臺Pozible 報名并完成上線眾籌的所有智能硬件項目,均有機會參賽贏取1:1配比眾籌的資格。所有參賽項目結束以后,按照規則眾籌金額依次獲得不高于最高配比額度的獎金。

  報名地址:http://www.pozible.com/one-2-one/

  獎勵機制:

  一等獎:50萬人民幣

  二等獎:20萬人民幣

  第三名-第七名:6萬人民幣

  參賽者可獲得:

  • 來自中國頂級風投公司的投資機會

  • 提供產品開模, 量產等相關資源

  • 免費公司注冊服務

  • Pozible全球推廣,PR和曝光等資源鼎力相助

  • 路演機會:至少十場路演,其中兩場海外路演(墨爾本、硅谷)

  參賽規則:

  在2014 年11月 15日 至 2015 年2月 15日 之間所有在Pozible 平臺發布的硬件項目均可參加;

  活動結束后,按籌資總額從高到底選出七名優勝項目;

  • 單筆支持額度沒有限制,但計入配比眾籌的上限為單筆一萬人民幣

  • 單個支付賬戶(例如 支付寶,國際信用卡等)只計入配比眾籌一次

  • 優勝項目在上海南翔注冊公司后獲得相應獎勵,注冊手續由南翔政府代辦,費用全免

  • Pozible保留對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