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證一卡多用 引領智能卡應用多樣化
居住證也可以“刷證”乘公交、小額購物,還可以電話充值、自動參與積分入戶分值累積計算!自2010年1月1日起,廣東實施外來人口居住證制度以來,截至2013年5月已發放居住證4200萬張。除入戶、子女入學外,全省各地推出憑居住證可享受的便民服務項目涉及金融服務、公交、小額消費、充值、票務、積分、門禁應用、企業一證通等20多項。以居住證為識別卡的門禁系統也在廣東地區推廣。
居住證一卡多用 引領智能卡應用多樣化
信息技術日趨成熟。在信息時代,信息的網絡化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在我國的電信、安防、金融、公交、石油石化、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領域,智能卡應用也越來越普及。智能卡市場銷量出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移動通信卡市場的增長拉動了整體市場的增長;二是城市一卡通、居住證、社保卡、門禁卡等市場快速發展,也推動了整體市場的增長。
居住證CPU芯片智能卡的原理
按智能卡芯片種類的不同,可將智能卡分為存儲(Memory)卡、邏輯加密卡與CPU卡三類。由于CPU卡比邏輯加密卡、Memory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容易將多種應用功能集成在一起,因此目前大多數政府主導的智能卡應用都采用CPU卡,如社???、居住證、部分銀行IC卡等。
其中居住證所采用的CPU卡芯片內部包含微處理器單元(CPU)、存儲單元(RAM、ROM和EEPROM)、和輸入/輸出接口單元。RAM用于存放運算過程中的中間數據,ROM中固化有片內操作系統COS(ChipOperatingSystem),而EEPROM用于存放持卡人的個人信息以及發行單位的有關信息。
CPU管理信息的加/解密和傳輸,嚴格防范非法訪問卡內信息,發現數次非法訪問,將鎖死相應的信息區(當然也可用高一級命令解鎖)。CPU卡的容量有大有小,價格比邏輯加密卡要高。但CPU卡的良好的處理能力和上佳的保密性能,使其成為IC卡發展的主要方向。CPU卡適用于保密性要求高的場合,如卡式身份證、軍事密令傳遞卡等。國際上比較著名的CPU卡提供商有Gemplus、G&D、Schlumberger等。
標準設立促智能卡工程規范化
智能卡可將居民的交通支付、公用事業管理、小額商業支付等多種功能集成在同一張卡片上,方便市民的日常生活,是一項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落腳點,智能卡工程是電子政務和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個城市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標。
2010年,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會同有關單位啟動了《城鎮建設智能卡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918-2013)的編寫工作,并使其成為智能卡行業的第一個工程類國家標準。
《規范》側重于信息技術應用層面,涵蓋公共交通票用智能卡系統、城市軌道交通票用智能卡系統、表具類智能卡系統、風景園林票用智能卡系統、建筑及居住區門禁等多個應用領域。此外,《規范》從工程建設層面,對智能卡系統工程的基本要求、設計施工、安裝驗收、系統調試、系統驗收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填補了城鎮建設領域智能卡工程建設標準缺失的空白,為智能卡項目建設單位、系統集成商、設備生產企業、工程檢測驗收等行業人士提供技術依據和參考標準,有助于實現智能卡工程的標準化、規范化。
目前,我國的智能卡已經廣泛應用于城市綜合交通、公用事業繳費、風景園林、建筑及居住區門禁系統、停車場管理等40多個業務領域,總發卡量達到了4.2億張。
未來智能卡市場潛力巨大
據HISTechnology的最新報告顯示,2014年到2019年全球智能卡出貨量預計將增加21億張,大約相當于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和巴西人口的總和。研究預測,2019年智能卡出貨量將由2014年的88億張增至109億張。換言之,僅2019年一年的智能卡出貨數量就能讓全球76億人每人獲得1.4張智能卡。未來五年內,推動增長的主要終端行業包括銀行支付、電子政務、醫療和交通。
目前,銀行IC卡、社??ā⒊鞘幸豢ㄍ?、居住證等已成為智能卡市場的熱點領域。
在智能交通領域,城市一卡通、高速公路快通卡等非接觸智能卡使得交通的便捷、高效成為可能;在智能醫療領域,社???、醫療卡的應用讓百姓就醫不再繁瑣;在金融與服務領域,銀行IC卡的發行使得個人賬戶安全性得以提高。
以門禁一卡通為例,目前隨著門禁市場的發展,其方向漸趨明朗。一為縱向深度應用,即所謂“大安防”的概念,讀卡器、門禁卡可以跨越不同系統、平臺,實現“多地點”、“多系統”共享,如跨國、大型分布式企業的整合,一卡可能可以被授權進入多地的門禁系統,而無需換卡,這意味著要對原有門禁系統的功能進行強化和細化;二為橫向廣度應用,即跨越“安防”的概念,其最典型的就是“一卡通”,即整合其它日常應用,例如樓宇自動控制系統、消防報警系統、POS消費系統、考勤系統、邏輯登錄控制系統(PC、工作站、應用程序及數據庫)等。
此外,智能卡從只讀序列號的ID卡,升級到可讀寫卡片扇區內容的邏輯加密的IC卡,再到目前類似電腦存儲信息模式的CPU卡,以及直接由手機RF-SIM卡代替普通的智能卡,認證距離也從幾厘米升級到幾米,甚至幾十米,門禁智能卡需求越來越多。為了從根本上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建設部多次開會推廣使用CPU卡,因此出于安全性的考量,使得近幾年來CPU卡在整個IC卡市場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并且此種趨勢還將延續下去。
小結:
我國智能卡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到2015年,中國將大約發行8億張的社保IC卡,而在2020年之前,中國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中國的智能卡市場正處于重大的變革和發展時期,身份證、銀行卡、社???、健康卡、校園卡、居住證、積分卡、員工工作證,以及各種代表不同群體身份的消費類會員卡等成為大多數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出行、就醫、享受社會福利所必不可少、息息相關的必要證件、識別介質和支付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