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IC卡應用漸入佳境 推廣成績喜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增加各類公共服務提供”和“發展普惠金融”的重大戰略。在此政策的指引下,2014年,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共同努力,從多個方面入手,力爭為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更加豐富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其中,金融IC卡作為新型支付工具,在便民惠民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正如人民銀行副行長李東榮所言,金融IC卡獨有的“高安全、快支付、多應用”等特性,能夠最大限度地使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同享標準化的公共服務,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的實現。
金融IC卡推廣成績喜人
2011年人民銀行下發了《關于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時間表,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在經濟發達地區和重點合作行業領域,商業銀行發行的、以人民幣為結算賬戶的銀行卡均應為金融IC卡。以此為目標,2014年金融磁條卡換“芯”工作進入倒計時。
2014年5月14日,人民銀行印發《關于逐步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部署逐步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工作,為2015年停止發行磁條卡奠定基礎。《通知》要求,2014年6月起,在上海、廣州、成都、北京、貴陽、寧波等城市啟動ATM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試點;8月起,在湖北省、山西省、重慶市、福建省、安徽省、湖南省等省市啟動POS終端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試點;8月底前全國ATM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10月底前全國POS終端關閉金融IC卡降級交易。
2014年11月3日,人民銀行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15年4月1日起,各發卡銀行新發行的芯片銀行卡應符合PBOC3.0規范;2015年底,110個芯片銀行卡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城市,POS終端非接觸式受理比例同比至少增加20個百分點;自2016年1月1日起,發卡銀行、銀行卡清算機構等開展的移動金融服務,應以基于金融IC卡芯片的有卡交易方式為主。
按照上述時間表,在人民銀行的推動以及各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金融IC卡推廣應用工作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據中國銀聯統計,截至目前,金融IC卡發卡量突破10億張,占新增銀行卡發行總量的八成以上。在發卡量迅猛增長的同時,金融IC卡受理環境也日漸完善,已逐步完成金融IC卡發卡系統、收單系統、受理終端、運營環境、清算平臺等軟硬環境建設。銀聯卡全國聯網商戶近1100萬戶,聯網ATM超過60萬臺,全國ATM和POS基本實現金融IC卡受理。
從各地情況來看,截至2014年5月底,福建省(不含廈門)累計發行金融IC卡2407萬張,其中2014年新增金融IC卡696萬張,占新增銀行卡總數的84%。全省商業銀行布放的19.22萬臺POS終端和1.94萬臺ATM全部能夠受理金融IC卡。截至2014年7月,黑龍江省金融IC卡累計發卡量達683萬張,相比2012年初增長31倍。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江蘇省金融IC卡發卡量累計4340萬張,較去年同比增長256%,全省POS終端全部能夠受理金融IC卡。截至6月底,河南省金融IC卡累計發卡量近1645萬張,其中借記卡約1500萬張,貸記卡約145萬張。
從發卡數據來看,隨著金融IC卡遷移工作的不斷推進,金融IC卡新增發卡量占銀行卡新增發卡總量的比例逐漸加大,已成為金融服務的重要載體。
金融IC卡應用漸入佳境
2014年初,人民銀行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工作的通知》,將金融IC卡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城市在原來47個的基礎上又新增了63個,以擴大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范圍。據統計,目前金融IC卡已經在社會上7大類28個公共服務行業實現了加載應用,覆蓋了公共交通、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城市管理、生活服務、企業服務等多個領域,契合了社會公眾“一卡多用、全國通用”的需求,體現了社會公共服務與金融服務的有效結合。
例如,寧波市民卡已于2014年8月1日成功應用于寧波市軌道交通1號線。該應用是PBOC3.0標準正式頒布后在重大行業領域的首批應用案例,標志著PBOC3.0標準與行業應用的深度融合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后續寧波轄內31家銀行發行的加載市民卡應用的銀行卡將全部采用統一的PBOC3.0標準陸續開通軌道交通業務。
此外,成都等地在出租車和公交行業全面推進金融IC卡支付;天津、濟南等地在醫療衛生領域推進的銀醫合作,實現了金融IC卡加載醫院診療一卡通功能;廣州大學城、烏魯木齊的新疆大學等基于金融IC卡實現的校園一卡通,使“一卡在手,走遍校園”成為現實;新余、自貢等地的金融IC卡承擔了市民卡功能,實現金融IC卡在城市管理領域的一卡多用;上海、深圳、廈門等地推動金融IC卡在“標準化菜市場”中的使用;新疆阿克蘇地區實現了金融IC卡在城市公共自行車領域的應用……無論是在經濟相對落后的邊遠地區,還是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大中城市,金融IC卡都在多個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應用,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
“閃付”功能助力便民支付
“閃付”是基于金融IC卡而產生的一種線下快速支付方式,持卡人將具備“閃付”功能(卡上標有“閃付”中文字樣及“Quickpass”英文字樣)的金融IC卡在支持銀聯“閃付”功能的POS前輕輕一揮,0.4秒內便可快速完成支付,無需輸入密碼和簽名,特別適合日常小額消費。目前,“閃付”已成為消費者日常小額、快速支付的選擇之一,這也是持卡人青睞金融IC卡的重要原因。
工商銀行發行了一款非接觸式小額快速支付芯片卡閃酷卡,支持1000元以內的小額消費,可在全國范圍內近百萬家超市、商場、便利店、電影院、快餐廳等進行快速支付。只要持卡人持有工商銀行發行的標準銀聯信用卡(不含逸貸卡),就可申請辦理閃酷卡,并與該信用卡關聯使用。截至2014年5月底,工銀閃酷卡發卡量已超過500萬張。6月,工商銀行攜手銀聯為麥當勞餐廳搭建了國內首個快餐行業快速支付平臺,在上海的160余家麥當勞餐廳全面啟用,顧客可持銀行卡“閃付”快速自助付款,200元以下消費免簽名。目前,麥當勞快速支付平臺覆蓋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已在北京、南京、廣州等地區的更多麥當勞餐廳陸續上線。
得益于人民銀行下發的《關于做好2013年金融IC卡工作的通知》中,對推進金融IC卡受理機具改造并加快建設非接觸金融IC卡受理環境方面作出的要求,“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機構應結合自身情況,在轄區內金融IC卡試點城市選擇至少2~4個商圈重點開展金融IC卡非接觸受理環境建設,商圈內金融IC卡非接觸受理機具占比應不少于50%”,目前,全國正在推進“閃付”非接支付商圈建設,各地行業應用項目累計超過100個,覆蓋公交、地鐵、出租、停車、高鐵等各類公共交通領域,超市、百貨、快餐、菜場等生活服務領域也在快速普及。
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江蘇省99.9%的ATM終端能夠實現金融IC卡電子現金跨行圈存,22個小額支付商圈已全部實現非接受理機具占比50%的目標。其中徐州市2014年上半年新增金融IC卡發卡130萬張,支持非接功能的106萬張。截至8月底,徐州轄區已布放ATM1959臺,全部支持金融IC卡電子現金跨行圈存功能,POS機具19000臺,全部支持金融IC卡電子現金“閃付”功能。今年4月,“卡隨芯動,閃耀麗江”金融IC卡宣傳活動暨麗江古城小額支付非接商圈建設啟動,在各商業銀行與商家共同開啟的閃付“食”惠、閃付“洗車”惠、閃付“購”惠等活動中,持卡人通過“閃付”進行支付還能享受到諸多優惠……“閃付”讓更多的普通持卡人體會到了支付的方便和快捷。
來自中國銀聯的數據顯示,目前支持“閃付”功能的受理終端已超過360萬臺,銀聯商務已在全國打造293個“閃付”受理商圈。隨著人民銀行要求關閉全國所有POS終端金融IC卡降級交易時點的臨近,將有更多POS終端可受理非接支付,給持卡人帶來更加優質的支付服務體驗。
縱觀2014年金融IC卡推廣工作的進展情況,在驕人的成績背后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例如遷移成本高影響銀行積極性、公共服務行業壁壘猶存等。但在相關部門的政策推動以及產業各方的通力合作下,金融IC卡推廣應用工作正朝著既定的目標大步邁進。我們相信,未來金融IC卡將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優質、便利的金融服務,為中國的普惠金融貢獻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