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濤:智能家居應以人為本 標準化下的產業升級
智能家居,看似一個前沿科技下的工業產物現已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但是與市場鋪陳開來所相反的現象則是,智能家居是否真的給家庭生活帶來便利呢?不可否認,智能家居所能為消費者帶來的智能體驗的確前所未有,但這僅僅限于商家及用戶對未來智能家居系統的憧憬。而在售或眾籌中的智能家居產品多以單品見長,且當前智能家居行業標準不一,不同品牌產品間很難實現"對話",產品間無法實現聯動,給用戶生活帶來的改變少之又少!何以至此?新浪地產(微博)探索智能家居智能之道,專訪了中國智裝委主任金永濤。

中國智裝委主任 金永濤
當代智能家居的 “樣貌” 智能化生活的重定義
了解智能家居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早在20世紀90年代,市場上就有了家居智能化的理念,但由于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還不成熟,寬帶等基礎設施也不完善,家居產品智能化僅停留在概念層面。近年來,各類智能終端涌現,在萬物互聯的大勢下,家用設備網絡化被認為是未來不可逆轉的潮流。
現如今,我們所常見的智能家居是何種樣貌?又具有何種特性?金永濤表示,智能家居應與人的生活融為一體,讓人從家庭管理中解放出來,而不是反受其累。而目前智能家居行業只是簡單解決了無線通信的問題。有些人甚至認為只要用手機控制,能夠遠程控制就是智能。但真正的智能家居,控制不是目的,是要實現設備的托管和家庭的智慧化。設備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
金永濤也就此談到,智能家居的市場培育需要一個過程,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起步較晚,阻礙商用市場的主要原因是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上下游產品無法兼容,沒有形成良性的生態圈。
但是這只是常規的智能家居產品特性,我們也觀察到,智能家居所承載的愿景是用戶的智能化的生活,用戶所需要的并不是功能上的智能化,更需要的是能夠通過智能家居設備使生活變得更為便捷、智能。而金永濤表示,智能化的生活,是需要多維度綜合發力的共同產物,現在的用戶還僅局限于獨立的房子的智能化,殊不知,智能化的生活應涵蓋更廣泛的定義,除了在家庭生活當中以房子為計算單位的智能生活,更需要在工作生活以社區、城市為計算單位的綜合化的智能生活,比如,智慧交通、智慧社會、智慧醫院乃至智慧城市等,這些都是我們所需要發力布局的方向。
智能家居的“假智能” 人機交互應以人為本
按照智能家居的初衷來講,我們也看得出,智能家居是為了用戶的便捷性而衍生的配套產物,而事實并非如此,金永濤就此談到,有使用過智能家居產品的消費者非常清楚,對于一款智能家居產品,從挑選購買到最終自己熟知使用,期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了解和學習產品,毫無樂趣可言。這似乎背離了智能家居產品的初衷,并沒有給消費者的生活帶來絲毫的簡潔,反而是增加了部分家庭成員的使用難題。而智能家居產品多數均需要接入網絡,其潛在的安全隱患則成為眾多消費者的顧慮,隱私問題難改善。
去掉繁雜的智能家居外殼,回歸簡單的智能本質是行業內各大廠商亟需發展的方向,界面化簡單化的改進操作流程也是大勢所趨。金永濤說,在當下,行業中面臨的種種問題都是因為智能家居產品不能夠接地氣,不能夠以人為本,即使產品硬件和價格能夠做到“平易近人”,但是操作方面也面臨著不堪的繁瑣,所以說,是否能夠打造更好的人機交互界面也將成為行業企業發展的分水嶺。
產業升級 標準化智能家居的分層邏輯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標準行業方向難控。智能家居行業的標準也成為了多數企業關注的問題,據了解,智能家居行業標準通俗地講就是提供一套智能家庭網關解決方案,家電、燈具等通過該網關接入,形成統一的系統服務平臺。智能網關就像家庭的神經中樞,銜接各類終端設備和云端的服務。金永濤也表示,在智能家居行業當中,標準各異,產品不同標準就難以統一,而未來誰能引領標準制度,就有望占領市場的制高點。
而在標準的背后,通過觀察行業,我們也看到另外一層現象,在行業中,有著非常繁雜的分類,軟硬件的升級之快,使行業標準也難以跟得上市場推進的步伐,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行業現象也使競爭更多樣化。如何有序的梳理該方面的問題?金永濤解答道,智能家居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促使該行業走向繁榮,在繁榮的背后卻面臨著標準難以統一的尷尬困境,智裝委在未來的工作主要是將行業內的智能家居分類并組成模塊化的產品,在服務的過程中,由客戶來提出需求,進而以模塊化的方式將智能家居來銷售,這樣不但能夠將智能家居廠商的產品有序的規范到行業產品體系當中,并且能夠通過這種模塊化的銷售方式來對產品和用戶有效的分層,使用戶能夠得到更好的、性價比更高的產品體驗,以打造出更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態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