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環保廳副廳長鐘勤建:今年推行IC卡排污管理試點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環保廳副廳長鐘勤建做客川網會客廳
【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川網會客廳】
鐘勤建:四川環境信用評價企業將達500家 不合格者或影響融資
本期嘉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環保廳副廳長 鐘勤建
201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表示,順應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清澈水質、清潔環境的殷切期待,繼續以打攻堅戰的決心、打持久戰的韌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推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面對環保新要求,今年四川省將有哪些舉措推動環保工作進程?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環保廳副廳長鐘勤建在做客川網會客廳時表示,今年適當擴大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規模,推行IC卡排污管理試點,擴大生態紅線劃定范圍。針對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環保法,他表示,四川將盡快制定出臺配套的地方性法規,推動法律落到實處。
今年適當擴大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規模 最終目標500家
2014年年初,環保部會同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指導各地開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督促企業履行環保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約束和懲戒企業環境失信行為。據悉,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指環保部門根據企業環境行為信息,按照規定的指標、方法和程序,對企業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履行環保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實際表現,進行環境信用評價,確定其信用等級,并向社會公開,供公眾監督和有關部門、金融等機構應用的環境管理手段。
鐘勤建介紹,目前四川省已有60家企業試點進行環境信用評價。而根據《四川省環境污染防治改革方案》的要求,最終要達到500家。今年將適當擴大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規模。“不合格的將列入黑名單,對其融資、申請財政補貼專項資金等都有影響。”開展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環保部門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通過企業環境信用等級這一直觀的方式,向公眾披露企業環境行為實際表現,方便公眾參與環境監督;還可以幫助銀行等市場主體了解企業的環境信用和環境風險,作為其審查信貸等商業決策的重要參考;同時,相關部門、工會和協會可以在行政許可、公共采購、評先創優、金融支持、資質等級評定、安排和撥付有關財政補貼專項資金中,充分應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結果,共同構建環境保護“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解決環保領域“違法成本低”的不合理局面。
今年推行IC卡排污管理試點 擴大生態紅線劃定范圍
除了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外,鐘勤建表示,今年下半年四川省還將在國家重點控制的排污企業中推行IC卡排污管理試點。“這個總量排污IC卡就像智能電表一樣,給你核定一定的排污總量。當排污量接近上限時,它就會自動報警。而超過上限后,我們將啟動執法程序。”鐘勤建說,在建設IC卡時,我們也將建立一套污染排放的實時監控系統,實時傳輸監測數據,省、市(州)、縣(區)都能查看。對一些重點企業,省環保廳還進行視頻監控。
此外,生態紅線劃定也是今年環保的重點工作之一。“去年才開始具體落地,我們選擇了分別代表平原、丘陵、山區的溫江、蒲江、松潘這三個區縣做試點。“今年將適時啟動擴大生態紅線劃定。下一步可能就選一些市為單位劃定生態紅線。”鐘勤建說道,在推行過程中,我們也希望國家生態紅線劃定的頂層設計上有統一規范。目前的情況是環保、林業、水利都在劃定,不可避免的出現交叉重疊情況,浪費了很多資源。“因此,我們希望從國家層面有統一的劃定。”
新環保法有力重拳治污 四川將盡快制定出臺配套實施細則
今年1月1日,被稱“史上最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鐘勤建表示,“新環保法的實施,為環保工作增加了很多手段,有利于重拳治污。對四川來說,便是盡快制定出臺跟新環保法配套的地方性法規、規章,一些規范性文件。這樣才能確保法律有效落地。”
但他也提到,目前還應做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將新環保法出臺前的歷史遺留問題實事求是梳理整理,分類解決。“如果用現行的法律去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也不利于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此外,鐘勤建還建議增加地方環保執法的費用。“現在地方環保執法費用量少,人員素質達不到執法的新要求。同時,環保執法人員裝備比較落后,甚至沒有統一識別標志和統一制服。今年以來,環保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被挨打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增加費用和設定統一標志,也將利于提高環保執法能力。”
同時,鐘勤建還談到,在執法過程中,如何與司法銜接,對環保、公安司法等都提出新的要求。去年,省環保廳與省公安廳建立了聯動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加強環保執法聯系。“但是目前,我們仍需要建立一個規范的辦法,明確環保違法案件移送司法機關的程序。這是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環保,公民能做什么?
建議關注12369舉報電話 多參加環保類公益活動
在采訪中,鐘勤建不止一次提到環保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面對環保這個公眾話題,普通老百姓如何參與,與政府一起做好環保工作呢?鐘勤建建議,環保法的執行過程中,人民群眾的參與和監督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發現環保違規行為,老百姓可及時撥打12369進行舉報。同時,我們也倡導大家綠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帶有一些環保思想。此外,現在一些環保類的NGO也做得不錯,老百姓可多多參與到他們的公益活動中去,為環保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