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I創始人胡延平:移動支付生態閉環之爭才是成敗關鍵
DCCI近日發布了針對票務消費市場的《2015中國移動支付票務場景分析》報告。報告指出,當前主要消費場景中,以電影、演出、景點票務為代表的票務場景成為了移動支付的一個重要增長點,而以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百度錢包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成為用戶使用頻次最高的TOP3。
對此,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創始人、互聯網研究專家胡延平表示,移動支付是互聯網公司必爭之地,未來競爭會更加激烈,而既有產品、平臺之爭正在向場景下的生態閉環之爭轉變。
BAT鼎足 百度錢包上位迅速
在胡延平看來,移動支付目前進入“起飛期”,逐漸走入用戶實際生活,各方多在此領域積極布局,未來市場也會出現贏家通吃的局面。票務作為其中一個子集,用戶消費行為路徑及線上線下融合方式相對簡單,以電影票市場為例的強場景建設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戶對移動支付的觸達及市場狀況。
在DCCI報告披露的數據中,網上支付用戶規模已超4億,網民使用率達46.9%,以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和百度錢包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工具顯示出強大滲透力。
而由于票務場景具有高頻、低價、覆蓋用戶相對廣泛等特點,因此,價格成為用戶最關注的因素之一。DCCI報告顯示,優惠力度、操作便捷、安全性等因素成為用戶最敏感話題。作為“讓優惠無處不在”的百度錢包,則在價格優惠等方面占據優勢,從而成為發展最迅速的第三方支付。
對此,胡延平認為,移動互聯時代以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百度錢包為排頭兵的BAT都在瞄準O2O下的細分場景,消費是核心,支付是血脈,支付的滲透力度依賴于場景中整體生態的搭建,是綜合實力的一部分。政策紅利下,資金、技術、資源整體領先的BAT塑造生態圈有巨大的優勢。
“無論是從入口還是從渠道,未來還是要建立以自有產品為核心的生態圈。入口和渠道是未來支付局面的起點,未來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應參與到用戶消費行為過程中的各節點中,并促進信息流、用戶流、商品流的健康流動,而不應只是某一點的優勢。”胡延平說。
針對當前BAT三家在移動支付票務場景鼎足的現狀,胡延平認為,支付寶最早進入市場,已經建立起了錢包相關的生活消費圈,然而移動市場格局未定,更多的O2O領域處在剛起飛的甚至潛行的階段,目前卡位、圈地還未完成,未來競爭會更加激烈,例如百度如何將信息流進一步循環使用,將對今后的市場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目前,百度搜索、地圖、糯米等十幾個過億用戶APP形成的超級流量入口內嵌百度錢包,已經形成了一個移動支付生態閉環。同時再通過渠道,如百度地圖、去哪兒網以及糯米強大的線下地推團隊,都為百度錢包在票務移動支付領域多點開花提供了通道。
移動支付正在轉向生態閉環之爭
另一方面,盡管使用便捷和優惠是用戶在選擇第三方支付工具時的重要依據,但這并不全是“最大痛點”。胡延平指出:中國官方6月1日發布的首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調查報告顯示,約83%的網民網上支付行為存在安全隱患,其中39%使用無密碼Wi-Fi進行網絡支付。近日支付寶故障更引起用戶對支付安全的關注也表明:安全才是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最大痛點。
當前,以百度為代表的行業巨頭都在深耕“生態圈”搭建,胡延平認為,BAT是最有機會先打造出生態閉環的,入口或渠道優勢都會成為圈地的重要手段,但在市場主體多元化的條件下,單方面優勢并不能保障用戶粘性,節點優勢最終將演變為生態圈搭建過程中的一部分。
在他看來,移動支付領域之爭正從產品、平臺之爭向場景下的生態閉環之爭轉變,移動支付只是生態閉環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票務是一個場景,外賣是另一個場景,移動支付是場景中的核心節點。目前移動支付市場正處在爬升的過程中,還未達到保持高度的狀態,用戶消費習慣正在改變,但基于安全的思量仍心存疑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