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 以后看云的
智能停車收費系統支持支付寶繳費。收費員再用POS機掃一掃“付款碼”,支付就完成。云技術,對于不少人來說,對它還是“一舊云”。其實云可以深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令人頭疼的停車問題,有望通過云技術手段解決。

停車計費更及時
不少人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本來只停了15分鐘,但是由于收費員在忙,結算時停車費正好“升檔”。阿里云日前透露,智能停車將能升級繳費速度,杭州近期建成一套新的智能停車收費系統,將基于云計算平臺實時處理20000多個停車位的信息。
當車子駛入和駛出停車位時,這個圓盤里面的感應器,就會準確檢測車輛進出信息,并自動把數據傳至阿里云計算上的后臺系統。如果收費員太累想打個盹兒,智能地感還可以“頂班”,當車輛開進開出時,都會自動記錄時間,并通過云端向收費員手持POS機發出提醒。
微信支付寶進軍停車界
然而,互聯網“BAT”里除了阿里云正進軍智能停車,騰訊的微信也正在多個城市與當地的商場、停車場開展合作。據了解,在北京、南昌等地,用戶關注特定的微信公眾號后,可以通過手機,掌握城區內的臨時占道停車泊位及停車收費標準。
有業內人士表示,阿里云的智能停車、微信支付停車費等確實解決了部分停車問題,但它其實只是提升了停車效率,增加了一種付費手段,從生活角度出發,用戶還是更需要和期待有能夠解決停車難的解決方案。
哪有車位提前告知
這種所謂的智能可能比較初級,不過,阿里云的智慧城市規劃專家表示,云計算的大數據處理能力,可以幫助提升停車位的循環使用率,從而緩解停車難的問題。除了路邊的停車位信息,城市停車場的數據未來也可能會上云。
當“云端大腦”掌握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精準,就能實現更智能的調度。比如,開車的時候,高德地圖可能會告訴你“左邊500米的小巷里有空車位”,“xx百貨附近的車庫都停滿了,咱們還是去逛xx大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