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企業在智能家庭方面的布局特點
隨著概念的普及、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孕育,國內運營商、家電廠商、互聯網公司同時搶灘登陸家庭互聯網,其中具備硬科技實力的科技巨頭具備更明顯的優勢和發展潛力。
但與此同時,家庭互聯網市場也存在很大的亂象,比如:部分產品硬件過于概念化、部分企業在服務模式和技術支撐層面也出現缺失。
究竟誰能夠在家庭互聯網市場上創建出新模式?各大企業正爭前恐后加速布局。
相較于國外運營商在家庭互聯網方面的發展程度,國內運營商在該方面的布局略顯遲緩:
首先,運營商推出的產品較少,且還處于產品的初級階段。
比如,中國移動推出了靈犀語音助手 3.0,通過語音入口,實現對智能家庭的語音操控。這意味著靈犀首次試水家庭互聯網,正式進軍家庭市場,或成家庭控制中心。
中國電信也推出了智慧家庭的全新產品“悅 me”,以期為用戶提供家庭信息化服務綜合解決方案。
其次,平臺化運作模式還未成型。
比如,中國移動推出了“和家庭”,即面向家庭客戶提供的包括視頻娛樂、智能家居、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產品服務。
該業務基于“1+1”(即“家庭開放平臺”+“魔百盒”)的頂層設計。“魔百盒”是打造“和家庭”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的“核心設備”和一站式服務的“統一入口”,是搶占客廳的入口,可承載實現豐富家庭應用,現階段僅重點推廣互聯網電視應用。
至于“家庭開放平臺”作為統一管理家庭業務、終端和用戶,面向產業鏈合作伙伴提供對外服務的統一站式合作平臺,還只是未來演進的方向及目標。
中國電信方面,不久前宣布了與電視機廠家、芯片廠家、終端廠家、渠道商和應用提供商等共同發起成立智慧家庭產業聯盟,國產化中控平臺的落地成行還尚需時日。
另一方面,國內互聯網企業紛紛依托自身的核心優勢,紛紛推出相關產品,規劃家庭互聯網市場。
在 2014 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智能客廳的“智能云”亮相展會,這是由阿里云聯合家庭互聯網廠商共同打造的家庭互聯網環境,內容包括阿里云智能電視、天貓魔盒、智能空調、智能熱水器等眾多智能家居設備。
同時亮相的還有阿里旗下的智能操作系統 YunOS,該操作系統囊括了手機、盒子 TV、智能家居、門控、燈控等在內的數十種設備。
可見,阿里巴巴是將阿里云與自有操作系統系統相結合,搭建了一個家庭互聯網應用平臺。
京東、騰訊、百度則是利用自身平臺優勢,通過與第三方硬件廠商合作,打造各自的家庭互聯網平臺。
京東打造了智能硬件管理平臺“京東”云服務這款超級 APP 產品,它包含四大板塊:智能家居、健康生活、汽車服務和云空間,各板塊產品均可通過超級APP來實現統一管理。
騰訊構建了一個 QQ 物聯社交智能硬件開放平臺,主要是利用 QQ/微信/應用寶等用戶量大的優勢,將硬件快速覆蓋到用戶,實現向用戶分發軟件產品以及營銷第三方硬件廠商的硬件。
百度推出了百度智能互聯開放平臺——百度智家,涵蓋了路由器、智能插座、體重秤等設備,希望為用戶提供基本功能服務之外,實現家庭互聯網設備的互聯互通能力。
第三方面,傳統家居制造企業對家庭互聯網市場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紛紛推出相關產品。
海爾于幾年前就推出“海爾 Uhome”;美的打造“1+1+1”戰略,即“1 個智慧管家系統 +1 個 M-Smart 互動社區 +1 個 M-BOX 管理中心”,推出空氣、營養、水健康、能源安防四大管家系統。
格力則表示將以能源和環境為中心著力發展家庭互聯網。
長虹推出 ChiQ系列產品。
TCL與360合推智能空氣凈化器T3等。
傳統家居制造企業開始還與互聯網企業聯手,合力向家庭互聯網市場布局。
比如,美的與小米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美的將以每股23.01元的價格向小米科技定向增發5500萬股,小米科技將持有美的集團總股本的1.288%。
通過跟小米公司結盟,美的集團可以彌補自身在軟件、IT、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領域的缺陷,加快向家庭互聯網轉型的步伐。
此外,TCL 宣布與京東合作,雙方開啟了首款定制空調“任性調”空調的預約。
長虹正在推進與互聯網企業的業務合作。
阿里巴巴早在2013年12月就已入股海爾集團旗下的海爾電器公司。
未來,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相結合會成為一種必然趨勢。但如何保持雙方的利益對等將會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