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項汽車相關專利曝光 小米稱不造車
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小米)9項與汽車相關的專利申請經國家專利系統公告,一時引發關于小米造車的市場猜想。小米官方向記者表示:這是專利儲備,車聯網有可能,但不會是造車。
原微軟企業服務部汽車與物聯網首席架構師、車聯網科技創業公司飛馳鎂物創始人兼CEO王強對財新記者稱,9項專利確實都與車聯網相關。“應該是以增強版本的車載設備為主,應用方向大概還是以賣終端加服務為主,里面涉及還OBD(車載診斷系統)。所以其實是離主機廠更遠了,看來是定位于后裝。”他說。
作為人們生活重要的第四塊“屏”,車聯網近年來備受IT企業的關注。根據美國專利市場研究公司EnvisonIP的報告顯示,包括蘋果、谷歌等IT公司已經申請了600多項與車載智能設備相關的專利。
國內也有包括樂視、蔚來汽車、博泰等多家科技企業喊出了造車口號,但尚未有量產化產品誕生。更多IT企業們從車聯網領域切入。百度通過收購高德,獲得了汽車廠商前裝入口,百度車機智能互聯產品Carlife也已經被應用于奧迪、奔馳、上海通用等品牌車型上;樂視目前也已經推出了智能汽車UI系統LeUI,可在三星手機上裝機。樂視汽車高級副總裁高景深表示,樂視在美國的汽車研發基地有專利儲備,“遲一點才會上報”。
從功能上來看,這些產品都主要為導航、音樂、語音電話撥號等功能。如果小米進軍車聯網,可與小米手機鏈接的“MIUI智能汽車系統”或許是更現實的想象方向。
此次小米申請的專利包括:1、車輛限速的方法及裝置;2、檢測車輛周圍,尤其側面或者后方是否有行人、車輛、物體靠近之后控制車門開啟的方法及裝置;3、設備控制的方法及裝置,使用智能手環來代替車鑰匙、或者智能手機來解鎖車輛、啟動發動機等;4、與人機交互相關的操作功能方法及裝置;5、輔助行駛的方法及裝置;6、車輛的自動控制的方法及裝置,可讓車主實現遠程操作;7、通過對移動終端的識別,來實現駕駛艙內設置的個性化與定制化;8、車輛補充能源的提示方法及裝置;9、實現定速巡航的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