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話人工智能 七大現狀顯示廣闊應用前景和高投資熱度

再話人工智能 七大現狀顯示廣闊應用前景和高投資熱度
七大現狀
在人工智能發展近60年,道路雖然起伏,但成果豐碩。無論是原始理論創新,關鍵技術突破,還是規模產業應用都精彩紛呈。人工智能因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對國家的重要意義,得到了政府部門、學術界等多方的高度關注。其有七大現狀:
互聯網和大數據推動人工智能進入新的春天;
專用人工智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單點突破、局部智能水平單項測試超越人類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依然任重道遠,人的大腦是一個通用智能系統,可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一腦萬用;
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蓬勃發展;
企業巨頭搶灘布局人工智能產業鏈;
人工智能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人工智能社會影響已經引起廣泛關注。
創業投資熱度“高溫”
上周四,馬云與全球首款情感機器人亮相日本的消息搶了電商大促的頭條。阿里方面同時宣布,將聯合富士康向日本軟銀集團旗下機器人控股子公司分別戰略注資145億日元,推動機器人產業在全球范圍的開發和拓展。
近年來,以機器人產業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工智能是個艱深而充滿爭議的話題,人們對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威脅表示擔憂??v使如此,科技大佬們依然紛紛注資搶占這塊風水寶地。當前,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蓬勃發展,已成為諸多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創業投資的熱門方向。多互聯網巨頭都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巨大資金,并且在諸如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等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已經初見成果。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在會上表示:“近幾年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應用呈現爆發式的增長趨勢。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等對人工智能技術提出了重大需求,發展智能產業和智慧經濟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創新?!?/p>
對于發展趨勢和展望,大會給出了六條建議:
人工智能將成為智能化時代的關鍵使能技術;
人工智能將引領第二次機器革命;
人工智能重塑產業格局;
人工智能將對社會結構產生重大影響,人機協作和共存將成為新常態;
人工智能促進信息科技與腦認知科學的深度交叉;
人工智能社會學將提升議事日程。
人工智能副作用
正如上文所提,在人工智能應用的各個領域從來都不乏審慎的聲音。今年1月,由一批人工智能科學家創立的“生命未來研究所”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呼吁人們要警惕人工智能的副作用,并特別提到把人工智能的法律和倫理研究列為“短期研究優先項”,呼吁倫理學家和人工智能專家的合作。
專家們的看法是,基于現有的人工智能理論和可供實現的技術手段,還不存在任何具有成人智力水平的智能系統研發成功的希望。因此,人工智能的社會應用面臨的倫理困境這類問題,更多帶有思想實驗性質。背后則是倫理學的功利論或義務論的推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