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訪談報道  >  正文

創新業務模式,服務國家信息化建設

作者:張自明
來源:卡技術與安全
日期:2015-07-16 09:10:51
摘要:“緊隨科技發展,積極拓展新型業務模式,適應政策機制變化,加強產品研發投入,強化運營管理,開展多樣化商務運作,為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做貢獻。”通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金卡分公司(以下簡稱航天金卡)總經理馬振洲先生的采訪回復,我們在對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信息)在物聯網應用領域的發展有了深入了解的同時,也更進一步看到了相關行業領域未來發展的方向……

  “緊隨科技發展,積極拓展新型業務模式,適應政策機制變化,加強產品研發投入,強化運營管理,開展多樣化商務運作,為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做貢獻。”通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金卡分公司(以下簡稱航天金卡)總經理馬振洲先生的采訪回復,我們在對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信息)在物聯網應用領域的發展有了深入了解的同時,也更進一步看到了相關行業領域未來發展的方向……

訪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金卡分公司總經理馬振洲先生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金卡分公司總經理馬振洲先生

  記者:在國家信息安全話題大討論的背景之下,通過不斷深入探討,我們漸漸將有關信息安全的視角落在了身份識別方面。借此機會,請您首先結合貴司所涉領域,簡單談談近年來身份識別所覆蓋的方方面面內容,并簡要概述其發展情況,非常感謝!

  馬總:航天信息在物聯網應用領域發展方面,歷經多年積累,在原有智能卡、RFID射頻識別業務發展基礎上,緊跟科技發展,積極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公司主要業務領域包括身份識別、智能交通、物流與防偽、糧食信息化、國際業務等。其中,出入境及自助通關業務、糧食信息化業務是公司的當前的側重點;身份識別、智能交通和物流與防偽是公司的傳統業務,目前在二代證、居住證、高速公路收費、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地鐵票卡、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以及產品追溯,城市一卡通等領域均有成功應用。同時,公司以二次創業,轉型升級為發展契機,積極拓展新的業務,如香港自助通關系統、電子制證設備、智慧城市項目、食藥品追溯平臺、海關旅客通關行李安檢項目、金融領域RFID追溯項目等。

  身份識別領域,主要開展的項目有出入境項目、居住證項目、二代證及一卡通業務和相關的人員識別票證業務。出入境項目主要包括電子港澳證和通關項目。2013年10月,航天信息成功成為公安部電子港澳往來通行證項目的獨家設備供應商和技術服務商,目前已經拓展到辦證大廳自助受理業務的配套設備和系統,包括自助簽注機等相關產品等。在通關業務中,為保證國家或地區口岸的暢通,提高邊檢工作效率,航天信息開發了出入境管理系統,包括人員、車輛及行李跟蹤監控系統。目前,航天信息已成功實施了包括公安部深圳邊檢總站、廈門邊檢總站、沈陽海關、首都機場海關等多個出入境管理局及海關總署的人車物監管成功案例,為自助通關項目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用信息化的手段為國家口岸安全作出了貢獻。

  流動人口居住證項目方面,目前已經占據了江蘇、新疆、河北、黑龍江、貴州、陜西、湖北、廣西、安徽等11個省、市、自治區,項目已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一。公司也同步研發了居住證信息管理及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采用面向服務架構,支持部級、省級、地/市級流動人口居住證信息傳輸、交換和共享,可為公安、社保、計生、教育等部門提供信息交互與共享服務,提高工作效率。

  一卡通項目,公司開發了城市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實現城市營運車輛結算及城市生活小額費用結算的一卡化管理,達到信息共享、一卡多用的目的。城市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統可應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公交、出租車)、小額支付、日常繳費、商業消費、醫療、社保、移動手機支付等各領域。目前,公司已通過住建部的互聯互通資質認證,在福建泉州等地均得到了廣泛應用。公司在企業一卡通,尤其是國家重點單位和保密單位的一卡通應用方面發展較快,承擔了幾個大型央企全系統企業一卡通的建設。

  另外,公司十多年來一直是國家二代證的指定生產單位,也是軍人和警察二代證項目的系統承擔單位,去年又成為二代證機具的入圍廠商,為國家居民二代證的實施做出了貢獻。同時,公司也是北京地鐵票卡連續三屆招標的入圍單位,在各種人員識別票證方面是重要的參與單位。

  記者: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智能身份識別的發展,目前最令人關注的自然是居住證信息管理及公共服務平臺的創新發展。在此,煩請您為大家作進一步介紹。與此同時,請您結合其進展與突破談談相關影響。

  馬總:在政策層方面,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居住證領域信息化發展。國務院法制辦2014年12月出臺的《居住證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規定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享受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9類基本公共服務和6項便利,保障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公共福利“同城同權”。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要“對已在城鎮就業和居住但尚未落戶的外來人口,以居住證為載體提供相應基本公共服務”,體現了國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居住證,借此加強流動人口管理、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定決心。同時,也預示著2015年將成為居住證在全國推廣的發力之年。

  在國家發展的大背景下,航天信息自主研發了居住證信息管理及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是基于SOA架構,通過整合各類關聯業務服務,構建了一個可在互聯網上運行的安全可靠、分布式的信息管理及服務系統。平臺通過對流動人口居住證相關信息的交互共享,可為公安、社保、計生、教育等部門提供服務,具備公安行政管理、政府業務增效、綜合分析導向、流動人口公共服務四大功能。系統的應用為當地有效管理流動人口、維護社會穩定、服務流動人口、保障居民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做出了重要貢獻。

  居住證信息管理及公共服務平臺不僅提高了公安機關流動人口管理成效,同步可為公安、社保、計生、教育等部門提供信息交互與共享服務,提高了主管部門的工作效率。

  居住證信息管理及公共服務平臺在保障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增強流動人口對居住地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同時,加強了各地對流動人口的有效管理、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居民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居住證信息管理及公共服務平臺的應用為我國推行居住證制度改革,提高流動人口管理效率,提升流動人口服務水平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今后,航天信息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居住證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設思路,以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為各地居住證項目建設保駕護航,從政策標準制定、技術整合、信息安全系統建設等方面入手,積極推動居住證的互通共享,為國家流動人口信息化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記者:提到身份識別技術和方案的具體試點,懇請您結合貴司的技術拓展或產品線情況,具體談談身份識別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自助通關解決方案、出入境安全監督等等覆蓋和展望)

  馬總:航天信息依托航天企業技術優勢,持續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升公司研發創新能力。公司目前擁有一支一流的研發團隊,與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和國內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在軟件項目研發、系統集成方案、終端產品設計開發、大型設備開發制造、COS研發、電子標簽天線設計以及RFID產品相關天線設計等方面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

  在身份識別領域的系統研發方面,公司重點開發出入境管理的制證系統和簽注系統、自助通關系統、外國人管理系統以及流動人口的居住證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城市一卡通/企業一卡通系統等。產品研發方面,依托公司在智能卡、RFID領域的技術積累,發揮航天高精尖的技術特長,打造系列終端產品。近幾年,航天信息加大了大型系統集成項目落地實施能力,在大型項目的整體運維方面加強了人力、物力等的投入,使公司在各個行業領域的整體實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隨著中標公安部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項目,航天信息進一步加大了在大型制證設備的研發和創新,公司開發出了業內先進水平的多功能制證一體機、簽注機、自助通關機等多款大型設備,目前主要完成了深圳邊檢總站自助通關項目、沈陽海關“基于物聯網的海關旅檢行李監控系統”、公安部出入境證件樣本數據庫系統項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外國人服務管理綜合信息系統項目和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文錦渡“一站式”快捷通查驗系統配套建設項目、首都機場海關旅檢重點行李識別項目。目前整個項目在出入境的人員、車輛、行李三方面都有了實施案例,為自助通關項目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航天信息還成為國內首個空港“文化保稅區”物品監管項目的建設者之一。電子口岸方面,公司多方合作,目前已與二連浩特、綏芬河等邊境城市進行了多次洽談,進行了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規劃設計及項目洽談工作,并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已與綏芬河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在未來,隨著國家“大通關”戰略的部署和政府便民、快捷指導思想的不斷落地,公司將借助高技術的優勢和信息化前沿技術的研發能力及系統整合能力,在“大通關”領域不斷拓展并深入挖掘通關管理部門(包括邊檢、邊防、海關、檢驗檢疫及綜合電子口岸辦等)的需求,推出系列化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提升企業的行業影響力;之后,再將相關技術和方案與公司其他業務領域,如物流、交通等行業進行數據整合、數據共享。通過自主研發和行業整合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完善大通關相關產業鏈各環節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努力拓展“大通關”(出入境、邊防檢查、海關、國檢等)及其延伸領域(如交通、物流追溯、跨境電商服務等)的用戶市場。采用大數據、云平臺等技術搭建統一的信息平臺,以現有業務為基礎,利用各領域的客戶資源,穿針引線地引導“信息共享共用”,為“三互”建設奠定信息化基礎。

  未來的技術發展一定是基于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應用的結合,實現“業務融合、信息共享”;在產品方面,集合物理系統與信息系統的智能化產品將不斷涌現,在辦證和通關的便捷性、自主性方面將有更大突破,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服務,突破時間、空間和地理位置的限制,讓老百姓真正體驗到高科技帶來的便利。

  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強研發團隊建設,豐富產品線,提高產品質量與穩定性,完善整體解決方案;建立銷售體系,全方位的與各省市推廣;擴大生產能力,提高生產質量;加強系統集成能力,提高集成項目實施水平;建立良好的客戶關系,掌握牢固的客戶資源;組建團隊與客戶組成聯合項目組,對基于未來技術的業務進行探索;高層互動,建立戰略合作協議。

  記者:以物聯網、智慧城市為契機,未來,身份識別技術的發展必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采訪最后,可否請您從這一視角出發,簡單談談貴司未來的發展規劃?再次感謝!

  馬總:在新的科技信息時代背景下,航天信息將繼續加快二次創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四化建設為指引,以企業轉型、產業升級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為驅動,以“互聯網+”思維為基礎,立足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提升產業層級,做強做優做大,完成由產品公司到系統平臺公司的轉變,由系統平臺公司到系統+服務運營公司的升級。在此發展路徑下,公司要由專業聚焦到資源整合,再到國際化發展。在傳統優勢的保障下,加強渠道伙伴建設、加大專家引進、增加銷售隊伍和渠道隊伍建設,實現新業務的擴張,從而確保公司健康、平穩、可持續發展。

  在物聯網應用領域,專業聚焦三大方向:大通關、大交通、大物流。“大通關”主要集中于口岸、邊防邊檢、檢驗檢疫及海關等領域。“大交通”主要聚焦公路智能交通和城市智能車輛管理領域。“大物流”主要集中于糧食信息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及產品追溯在各行業的應用等。在聚焦專業方向的同時,公司既要保證現有業務進一步開拓,又要積極開拓相關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并積極利用國際化的手段,將公司的產品、項目推向國際,打造國際化的品牌。

  在完成外部市場拓展的同時,公司內部發展方面將進一步完善組織結構,加強隊伍建設,持續推進人才引進,重點打造經營管理、科研生產和市場營銷三類人才隊伍,加速培育一支國際化經營人才隊伍,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機制,通過人才提升奠定企業發展的基石。

  今后,航天信息將繼續適應政策機制變化,加強產品研發投入,強化運營管理,開展多樣化商務運作,創新業務發展模式,為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