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企業動態  >  正文

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互聯網+金融”是贏利方向 下半年推云POS機

作者:本站采編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日期:2015-07-14 10:43:09
摘要:下半年要完成銀行、證券、保險等三家公司的并購,加上已有的金融產業,正式成立萬達金融集團。

下半年要完成銀行、證券、保險等三家公司的并購,加上已有的金融產業,正式成立萬達金融集團。

  成立金融集團

  下半年要完成銀行、證券、保險等三家公司的并購,加上已有的金融產業,正式成立萬達金融集團。這些并購已萬事俱備,只是時間趕不上半年會發布。金融集團成立是萬達的一件大事,我對金融集團有很大期許,認為萬達未來價值最大的就是這一版塊。萬達文化集團的四個控股公司,現在看影視、體育、旅游都是千億級別以上的公司,兒童娛樂要是發展得好也有希望。將來文化集團的總市值和收入跟萬達商業有得一比,甚至有超過可能,但我認為萬達金融將來比這兩家都大。

  創新發展模式

  萬達金融集團絕不搞傳統的金融模式,如果我們走線下,每省每市開分行,再去拉存款,能競爭過幾大國有銀行嗎?按傳統模式做,一定是既缺乏競爭力,也做不大。萬達金融要充分利用萬達獨有優勢,跟萬達商管、萬達電商結合,搞真正的互聯網+金融。目前中國號稱搞互聯網金融的公司做的都不是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只是把線下業務平移到線上。即使互聯網公司搞貸款,經營模式、風險控制跟傳統銀行也沒有本質區別,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

  我準備在下半年萬達金融集團成立、互聯網+金融試點啟動后,做一次專門演講,向大家全面介紹什么是萬達的互聯網+金融。這里先簡單透露,重點有三條:

  加快掌握商家現金流入口

  現在萬達在全國有數以十萬計的商家,掌握著十幾萬臺收款機,但還遠遠不夠。萬達之所以做輕資產,就是要加快發展萬達廣場,覆蓋更多城市,幫助萬達電商和萬達金融掌握更多商家現金流入口。我們的目標是五年之內達到百萬商家,掌握百萬個現金流入口。未來我們采用的也不是傳統POS機,萬達電商正在研發云POS機,準備下半年推出來,為萬達做互聯網+金融打下根基。

  顛覆傳統金融模式

  萬達廣場95%以上是中小商家,他們普遍需要信貸支持。由于我們掌握每個商家的現金流數據,對于每個需要貸款的商家,都可以根據其現金流情況提供一個貸款額度,不需要抵押品,貸款直接發放商家。貸款回收方式也進行創新,可以不按年度、月度還款。比如將一筆一年期貸款分成若干份還款,每次收款通過云POS機自動扣款。

  充分利用大數據搞線上金融

  這樣不僅節約成本、提高利潤,而且空間無限大。如果萬達發展到百萬商家,每家有100萬信貸需求,萬達金融就是萬億規模。屆時萬達廣場年客流人次將達到百億以上,會員5億以上,如果5億會員中1億有消費貸款需求,每人貸1萬元,又能創造一個萬億規模的業務。這樣萬達金融不建實體店,也能做到足夠大。

  去年我們并購的快錢,上半年發行了一款“穩賺一號”理財產品,兩周賣了100億,非常受歡迎。今后萬達輕資產投資將以快錢為主,但主要針對機構,因為需求更大?!胺€賺一號”只是萬達互聯網+金融的小試牛刀,還不是真正創新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模式。金融集團要思考,銀行怎么跟萬達商管、萬達電商結合?我和丁總將牽頭創新,不僅僅是金融集團自己搞。

  融合發展電子商務

  創立萬達電商新模式

  重點解決互聯網時代怎么樣做商業的問題,為全國消費行業闖出一條新路。現在說互聯網+商業,互聯網+零售,光說不行,還得用商業模式回答怎么加。

  互聯網+金融作為贏利方向

  電商公司做得不錯,創新了很多智慧產品,也在擴大開放平臺,但這些還是燒錢模式?,F在和金融加在一起,才看見贏利方向。將來廣場現金流入口端的機器研發出來,和金融集團結合,可以放貸款、發理財產品、做消費貸款等,就有了贏利空間。規模做大了,廣告也會來。當然還有其他方向,靠你們自己去摸索。

  開放式發展

  萬達電商不能只著眼于萬達廣場自身,過去16年我們建了100多個廣場,未來幾年加速發展,還要再建幾百個,但萬達電商要做平臺級電商,這樣的數量還遠遠不夠,必須開放式發展。電商自己提出了下半年目標:年內完成1億注冊用戶,完成與370個大型商業中心的合作。

  萬達想做互聯網+金融,手里有什么牌?

  作為一個由地產起家的公司,萬達相比其他同行已經走出了一條多元化的道路,在影視、院線、電商等領域已經開始了多點進攻,那么現在萬達要做好互聯網金融手頭上有什么牌可以打呢?翻看萬達近期在互聯網以及金融行業內的大動作主要有兩個,控股快錢以及投資同程旅游網。

  快錢雖作為中國第四大第三方支付平臺,但日子其實過的并不舒坦。快錢起家于航旅生意,初期并為涉及到C端的業務。隨著支付行業格局逐漸明朗、業務日益趨同,快錢利潤已經生存空間已經日益減少。這一切也反映在了萬達的收購價格中,這個排名第四的支付公司的68.7%股份只賣了3.15億美元。

  同程旅游則相對于快錢則與消費者走的更近一些,這個以門票團購起家的網站曾以“1元秒殺”而聲名鵲起,現在也努力滲透進入到機票酒店以及出游業務。但是同程網的交易總額、單筆交易金額與交易頻率都不算突出,在內部衍生出金融服務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并不是一個好的金融服務入口。

  縱然體量龐大如萬達,但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它也只是一個新兵蛋子,何以突圍?或許只能看王健林下半年到底是要翻哪家銀行、證券與保險公司的牌子。

  因此,如果要走互聯網+金融的路子,萬達對于C端的掌控力度目前看來是非常弱的。萬達手中有著影視、體育、旅游這些大塊頭的B端業務資源,但是如果走上這條道路還會是所謂“互聯網+金融”的路嘛?或許這些問題可能只有王健林才能回答了。

  財大氣粗的萬達有的是隨手買幾家金融公司的底氣,但如何整合好這些資源?如何找到對應的金融場景?萬達要走的路可能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