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后銀行遠程開戶再度征求意見 人臉識別商用何時落地?
近日,歷經兩年反復醞釀和激烈討論的銀行遠程開立人民幣賬戶再度啟動征求意見。業內人士透露,相關文件預計最快在三季度正式下發,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遠程開戶即將有法可依,人臉識別商業化應用有望提速。
目前按照《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國務院令285號)等法規體系的要求,需要嚴格落實實名制,通過銀行柜臺進行開戶。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按照“鼓勵創新,防范風險”的思路,在急需執行現有人民幣銀行賬戶開戶各項制度規定的基礎上,探索遠程開設銀行賬戶的模式,落實銀行賬戶實名制,以滿足銀行業務創新需求已經迫在眉梢。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不斷成熟,央行最新下發的《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遠程開立人民幣賬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對應用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指出了明確的應用方向。
在最新版的指導意 見征求意見稿中,遠程開戶對已在銀行柜臺有開戶記錄的客戶可通過“交叉驗證”的方式完成“身份確認”,人臉識別技術等身份識別機制可作為身份核實的輔助手段。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還明確了通過遠程渠道(線上)開設“部分功能”的電子賬戶,其功能大幅擴充,小額存、轉、匯等業務均可辦理。
遠程開戶放行后,現有銀行開戶體系將形成柜臺開戶為主、遠程開戶為輔的格局,可預見的未來,各家銀行將通過遠程開戶爭奪客戶資源,以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為代表的純線上銀行,憑借網絡技術方面的絕對優勢,可能占據優勢地位。
一位資深銀行界人士認為,顯然,遠程開戶的影響不僅在開設電子賬戶和銀行賬戶體系建設層面,恐怕會左右部分銀行零售轉型的策略和思路,在大量零售客戶流失的大背景下,傳統商業銀行可能會被動地再度拓展對公業務。遠程開戶還將意味著銀行借此突破跨區域經營的限制。
據悉,《信息安全技術網絡人臉識別認證系統安全技術要求》國家強制標準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發起,公安部安全與警用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佳都科技參股子公司云從科技等作為申請單位向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本標準的申報。該標準將定義人臉識別認證系統基本安全功能要求,人臉識別認證系統傳輸、交換、存儲基本安全要求,以及人臉識別認證系統數據要求。
除了遠程開戶,人臉識別技術在銀行業的遠程業務辦理、柜臺金融安全、內控管理(如金庫)、貴賓服務等領域具有更大的應用價值,其應用的規模將數倍于遠程開戶。相信隨著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身份識別技術的應用場景將更為豐富,人臉識別技術全面進入銀行業進行商業化應用也計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