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記、新希望、世紀佳緣 他們為什么都跟風賣手環?
本以為是懷揣玩票心態,但是出乎市場意料,調料巨頭李錦記在智能手環的道路上越走越起勁,就在上周李錦記在涉足智能手環市場7個月后,推出了售價899元的第二代智能手環新品,這讓傳統企業跨界智能穿戴設備的話題再度引發關注。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不僅是李錦記一家,近期新希望、世紀佳緣等傳統企業均推出了手環新品。不過,雖然企業們熱情高漲,但市場上卻難尋這些跨界手環蹤影,在定價和技術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這些跨界作品在上百億的智能穿戴設備市場規模中,更多將成為企業主營業務附屬品。
“門外漢”跨界玩混搭
隨著運動手環的興起,眾多企業試圖分羹。今年2月,李錦記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爽樂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承擔搭建李錦記移動互聯網平臺,建立社群的任務。該公司成立不久,就推出第一款產品——HeHaDao手環一代,具有計步、跑步、睡眠監測等功能,售價為799元。
在外界正為李錦記推出手環感到驚訝時,李錦記快馬加鞭,又于上周推出了第二代智能穿戴產品HeHaQi健康管家,與傳統的手環只檢測心率不同,HeHaQi可以通過干性電極技術,完成心率變異性檢測,生成心率變異圖。同時可配合HeHa App完成呼吸訓練,達到降低高血壓和減輕精神壓力的效果,定價為899元。而隨著HeHaQi推出,上代產品HeHaDao也下調了價格,由之前799元調整為399元。
事實上不僅僅是李錦記,今年5月,國內農業巨頭新希望集團也宣布,配合旗下高端奶粉品牌愛瑞嘉推出嬰幼兒智能手環,提供監控健康、計算營養、實時育兒提醒等15項日常生活所需功能,售價為399元;去年5月婚戀網站世紀佳緣也推出了一款針對情侶的智能手環MissU,具有語音留言、振動傳情和實時定位等三大查崗防小三功能,售價998元。
為什么看中手環
事實上,上述企業紛紛跨界手環的背后是可穿戴設備爆發式增長,相關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僅有9000萬元,到2014年我國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已達到66.2億元規模,國內智能可穿戴設備即將迎來一個嶄新的高速發展局面,預計2015年我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35.6億元,產業格局和技術應用出現新亮點。
借著可穿戴設備興起,不少公司賺得也是盆滿缽滿,以美國Fitbit公司為例,截至2015年3月31日,Fitbit售出了超過2080萬臺設備。2011-2014年銷量分別為20萬臺、130萬臺、450萬臺、1090萬臺。伴隨著銷量的快速增長,公司也由虧損轉為大幅盈利,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分別為凈虧損400萬美元、凈虧損240萬美元和凈利潤7900萬美元、凈利潤1.91億美元,近2億美元凈利潤令市場咋舌。
消費電子行業資深觀察家梁振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像新希望集團、世紀佳緣、李錦記推出手環不僅僅是想賣硬件賺錢,更是想通過手環加快互聯網布局,推廣自己的健康理念或輔助自身的主打品牌。“像世紀佳緣推出的手環明顯帶有一定的玩票性質,首先定位就不是主流的社會消費群體,而且價格也高于同類產品。”
李錦記一位內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推出智能手環其實是李錦記健康集團適應互聯網化的一個初步嘗試。目前公司沒有想通過手環可以賺多少錢,HeHa爽樂的平臺、產品和服務,都將致力于提供“讓生活過得更爽”的體驗,與此相關的創新空間還有很大。接下來HeHa爽樂的產品將不限于手環類別,但未來的產品將與HeHaQi一樣,在市面上沒有更多的同類產品,極具科技含量。
不管是新希望集團此前推出的“互聯網牛奶”、“云牧場”,還是此次的可穿戴智能設備,無不體現出公司的互聯網思維。在新希望創新集團總裁兼新希望乳業總裁席剛看來,新希望要利用互聯網思維推動產品創新和營銷方式的變革。
乳業專家宋亮也指出,嬰幼兒智能手環能夠切入嬰幼兒領域的大數據,抓住了育嬰產業發展的制高點,通過數據分析,便能幫助新希望探討之后要發展的領域。
市場難尋蹤影
這些跨界企業紛紛推出手環后,市場銷售情況到底如何呢?北京商報記者在愛瑞嘉嬰幼兒智能手環官方銷售渠道上看到,7月1日該產品已經開始發貨,但是截止到發稿時還沒有成交記錄,而評價卻有27個。
愛瑞嘉客服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愛瑞嘉嬰幼兒智能手環6月開始接受預訂,7月起正式發貨,發貨以來銷售良好, 每天能售出幾十件,高的時候可達到上百件,目前只在愛瑞嘉嬰幼兒智能手環淘寶店有售。但是對于為何沒有成交記錄的疑問,該人員稱,可能顯示的只是本月的交易情況。
而打開世紀佳緣智能手環官方銷售渠道時發現,該產品早已下架,截止到目前也只有3個評價,最新的評價時間顯示為2015年7月15日。李錦記推出的HeHa Dao和HeHaQi二代手環只在爽樂健康的官網上有售,北京商報記者點擊頁面后,并未發現任何銷售數量和用戶評價內容。
爽樂相關負責人介紹,李錦記推出的HeHaDao手環更多的帶有一種嘗試性質,主要是為了后面推出的HeHaQi健康管家做一些經驗、技術的積累,并沒有大規模地推廣,最新的銷售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整體的銷售額應該在500萬元以內。
ZDC(中關村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統計數據也進一步印證了目前的市場狀況,2015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環市場上華為獲得27.4%的關注比例,用戶關注度集中。三星與玩咖分別以16.7%、9.6%的關注比例分居第二、三位。Jawbone、佳明排在第四、五位。其他上榜品牌關注度均在5%以下。整體來看,前十品牌累計占據85%以上的關注度,智能手環市場品牌集中度高。而新希望集團、世紀佳緣、李錦記推出的手環均不在前十之列。
一位不愿具名業內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目前手環領域競爭已經非常激烈,要取得成功,至少在技術先進性、性價比、獨特功能、用戶體驗方面有優勢,而小米手環80多元的售價已經給價格戰樹立標桿,Fibit也已經在高端領域站穩了市場,如果沒有重大技術革新或價格優勢,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難度非常大,而對于這些跨界企業而言,涉足手環的意義更多的在于敲開互聯網化的大門,為主營業務的銷售增添具有噱頭意義的附屬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