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可微信查路況、買車票、充交通卡
23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與深圳騰訊簽訂《“互聯網+交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應該說,上海的政府數據公開是走在全國前面的。早在2011年,上海就啟動了國內首個“上海政府數據服務網”,2014年5月的二期工程進一步開放了190項數據內容,并且承諾將全面開放地理位置類數據資源。但是,政府數據公開的步子完全可以邁得更大。
首先,目前公開的數據,大多集中在靜態的統計和列舉類數據,最有價值的周期性統計和交通、環保的實時和監控數據,多未公開。
其次,政府公開的數據呈現單次性,提供的形式文本化,往往不是以數據庫接口的形式提供的,研究人員不得不將數據一一提取出來。嚴重制約了企業提供信息產品和學術做研究的能力。
今年上海市交委、經信委和中國工業設計研究院等機構合作,舉辦SODA大賽,以城市交通為主題,運用政府擁有的交通等數據,面向全世界征集改善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的數據可視化應用和解決方案。這次與騰訊的合作,則在更深層次上深化上海在數據公開和應用上的實踐。
中央層面也意識到數據公開對于經濟社會的重要性,本月初國務院印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上海也應當以此為契機,積累政府和企業及社會數據合作的經驗,在更多領域向更多企業乃至向全社會開放更多的數據。數據開放的步子邁得更大,智慧城市建設速度越快。
上海公交到站查詢、公交卡查詢和充值、上海的實時路況查詢等,將可在微信、手機QQ等騰訊客戶端上完成。
23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簽訂《“互聯網+交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通過移動互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推動交通行業發展,為市民提供更高效、更優質的出行服務。
根據協議,上海市交通委向騰訊開放出租汽車、公共交通、軌道交通、停車場、交通擁堵等業務領域相關數據,騰訊公司將向市交通委提供數據基礎、云計算能力,以及微信、QQ等社交平臺產品和騰訊網、騰訊新聞APP等媒體服務平臺,借助移動社交和通信服務渠道,將交通服務移動化、便利化。
雙方首批合作項目共有9個,涉及信息服務、“指尖”辦事、科技創新三個領域。其中,信息服務包括:實時路況查詢、公交實時到站信息查詢、應急處置信息發布、交通日常信息資訊等;“指尖”辦事包括通過微信“城市服務”接入交通委官網網上辦事專欄、交通卡查詢和充值、客運微信購票等;科技創新包括建立交通科創服務平臺、互聯網+交通數據應用等。
目前,客運微信購票項目已率先完成,實時路況查詢、公交實時到站查詢、交通日常信息資訊、網上辦事和交通卡查詢、充值等合作項目將在今年年內實施,建立交通科創共享平臺和“互聯網+交通”數據應用等項目將于明年年底實施。
“互聯網+交通是今后整個交通行業的發展趨勢。”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說,騰訊公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企業之一,雙方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對推動上?!盎ヂ摼W+交通”發展、提升智慧交通服務水平、促進交通出行便利,具有重要意義。
智慧交通是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交通運輸部“四個交通”戰略目標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