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互聯網打造大數據監管平臺 奪命井蓋止于智慧水務
在“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理念的引領下,國內外相繼開展了“智慧水務”的建設實踐。
例如,IBM公司開發的智慧水資源管理系統,具有多組織數據共享,將管網、事件和預警信息可視化管理,解決了美國葡萄種植業導致的用水高峰期水資源緊張和水位波動等問題。我國江蘇省通過“感知太湖,智慧水利”項目,并結合物聯網技術應用,對太湖水環境治理、藍藻湖泛、藍藻打撈處置進行智能感知調度和管理,建設了一體化的智慧水利物聯網綜合管理和服務平臺。
智慧水務到底是什么呢?
Wise-Water-Affair——智慧水務,涵蓋了水資源整個產業鏈的智慧化?;谖锫摼W數據采集儀、監測儀等傳感設備自動采集雨量、水位、水質等水情信息,通過移動互聯網實時傳輸給處理平臺,在大數據、云計算以及3S(RS、GPS、GIS)空間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高效完成海量監測數據的分析、預測、決策以及數據的可視化和動態實時發布,提高企業運營管理的數字化、協同化、精細化,使城市供水更加安全、運營更加高效、服務更加靈活。
智慧水務滲透在城市給排水設施運行和防汛安全的方方面面,下面以城市排水智能井蓋監控管理系統為例,向大家進行解讀智慧水務。
檢查井是城市排水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其數量大、分布范圍廣。檢查井井蓋多位于城市馬路路面上,其破損、缺失后形成的馬路“陷阱”是不可忽視的城市安全隱患。近年來“奪命井蓋”事件重復發生,引起社會各方面廣泛關注。
即將為大家介紹的城市井蓋自動監管系統綜合應用物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建設了城市排水智能井蓋監管系統,加強了對城市排水井蓋監督管理,實現了井蓋問題報警及時、定位準確、處理迅速。
一、系統組成
硬件部分:物聯網監測設備、信息監管中心和移動端三部分組成;
信息傳輸:依靠移動網絡、Internet網絡等進行
監管控制:通過物聯網監測設備對井蓋狀態信息進行采集,實時監測每個井蓋狀態,并通過監管平臺顯示井蓋屬性、狀態、故障處理等信息。當物聯網監測設備發現井蓋丟失、破損情況時,將井蓋信息上傳到監管平臺,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監管平臺第一時間了解到井蓋事故信息,同時將事故信息發送到移動終端,以便于現場人員及時對事故進行定位處理。
1.1物聯網檢測設備
井蓋監控設備包括觸發器和集控器兩部分,觸發器與井蓋外部的集控器采用無線通訊連接。
觸發器:安裝在井蓋下面,包括多個觸頭、彈性機構和觸發器本體;
集控器:安裝在檢查井外,一個集控器可以管理100-200個觸發器。
1.2信息監管平臺
信息監管平臺是在井蓋物聯網監測設備與數據庫建設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井蓋事故及時發現和維護管理的平臺。
平臺主要模塊及功能如下:視圖操作、查詢定位、井蓋監控、巡檢監控、信息維護。
1.3移動端
移動端開發經綜合考慮排水管網日常巡檢工作需求后,開發了移動巡檢APP,并安裝在多臺智能手機上,組成移動終端系統網,可由排水系統巡檢員隨身攜帶,通過移動通信網絡連接到信息監管平臺,實現排水井蓋報警接收、處理、反饋,現場案件上報、接單、上下班考勤等功能。
1.4系統實現功能
排水井蓋監控:通過安裝井蓋觸發器與集控器形成排水井蓋物聯網監控系統,實時監測排水井蓋狀態。
井蓋查詢定位:排水井蓋的信息查詢主要包括點線面定位查詢、關鍵詞查詢、所在道路查詢等。
井蓋開啟申請:日常排水管網施工維護等工作需要打開排水井蓋,為了避免系統對正常井蓋開啟行為誤報警,在系統中設置了井蓋開啟申請功能。
報警派單處理:系統收到排水井蓋報警信息,并自動通過監測中心向距離事故地點較近的移動端發送報警信息。
二、應用實例
2013年8月,城市井蓋自動監管系統在山東莒縣正式建設使用,使該縣排水井蓋管理工作由被動應付變成主動管理,不在依靠大量人員須巡查,而是直接通過電腦監控的方式來保障井蓋安全,大大提高了城市井蓋管理效率。
同年,城市井蓋自動監管系統在山東東營市得到應用,系統準確定位快速獲取報警案件位置,縮短了案件發現時間,應用效果良好。
2014年濟南市歷下區市政工程管理局將城市井蓋監控預警管理系統與其“數字市政”相結合,豐富了“其數字市政”系統,加強了其井蓋監管薄弱環節,系統上線后與已有系統結合良好,運行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