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字”到“智慧” 看上海市長寧區如何互網聯創業
出門看電影?點擊格瓦拉手機客戶端,選座購票一鍵搞定;到新城市吃飯?大眾點評一下性價比、特色菜一覽無余;外出旅游?酒店、機票全在攜程……現代都市人的生活中,形式多樣的互聯網服務產品已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而格瓦拉、大眾點評、攜程,全部扎根在上海長寧區。
近年來,長寧引進和培育了近百家電商互聯網經濟體,信息技術在零售、餐飲、娛樂、交通、社區等消費領域的應用層出不窮,形成了以O2O交易、生活服務、文化娛樂、媒體資訊、金融服務等為主要特征的電商平臺集聚效應。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長寧全區信息服務業總產值已經達到了386億元,位于中心城區前列。
一個區,何以聚集吸引了眾多的服務類互聯網創業企業?
扎根信息土壤,“圈子”圈出機會
格瓦拉,以在線選座、購票的方式,變革了排隊買電影票的“老生活”。
2009年,格瓦拉起步于長寧區定西路上一棟商住兩用樓內。六年間,公司規模不斷擴大,格瓦拉幾易其址,但卻始終在長寧區兜兜轉轉。究其原因,格瓦拉看中的便是長寧的“軟硬件”。
長寧,在上海區縣中最先推進數字化建設。在經歷了“十一五”期間的“數字長寧”“十二五”期間的“智慧高地”后,長寧區信息化水平領跑全市:區域內公共WiFi熱點場所超過3200個,覆蓋所有重點商圈,光纖到戶率達90%以上;以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互聯網+”新興產業集聚,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去年產值達613億元,位列全市前茅。
借助長寧近年來的信息化建設,格瓦拉在電影這方面當之無愧地走在了行業的前端,從最開始推出的電影在線選座的O2O模式,到后來作為電影獨家票務支持平臺試水T2O……格瓦拉一直在探索如何讓互聯網更好地介入、影響電影發行和營銷,如何讓影迷們更好地觀影。
今年,長寧區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解決傳統公共服務弊端,明確以集聚人才為重點,全力推動三大產業創新集群,其中之一就是“互聯網+生活服務”。目前,區內菜管家、攜程網、大眾點評、史泰博、跨國采購電子商務等五家企業已成為市電子商務示范企業,臨空經濟園區則是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這些集聚在一起的同類企業競合共生,主動打破小圈圈,以資金和技術造福更多同行。
格瓦拉副總李夢卿說,格瓦拉最早專注做電影票務,后來在同行“牽線搭橋”下漸漸涉足演出、展會的票務總代理,甚至幫一些文化展覽和演出的主辦方做起了策劃營銷。“火熱”的莫奈展、梵高展,其背后的策展營銷都有格瓦拉的參與。做了一家,慢慢就有更多伙伴找上門來,格瓦拉的圈子如同滾雪球般不斷壯大:未來,除了在電影方面縱向發展,格瓦拉還將拓展到演唱會、親子活動、體育賽事等泛娛樂化領域。
營造開放環境,“長出”互聯網生態
從一家美食推薦類網站做起,大眾點評把發展觸角伸向更遠的互聯網藍海。“智慧餐廳”項目應運而生,全項目涉及前端物流配送食材、餐廳后臺數據服務等多領域,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生態鏈。
放開行業壁壘,大眾點評向生態鏈上下游的小企業不斷輸出技術和資金,對于那些離職的老員工創業,也“不計前嫌”地給予各方面扶持。創始人龍偉說,“大家都來玩,這個生態系統才能活泛起來,更加健康。”
這樣的跨領域合作機會,在長寧也許更多。
“支持攜程、大眾點評,格瓦拉等區域內生活互聯網龍頭企業拓展移動應用領域業務,保持優勢競爭地位。”長寧區科委主任楊東升坦言,做深“互聯網+生活服務”,以互聯網力量帶動全區科技發展,“這需要一個有溫度的大環境。”
長寧區將加快推動新虹橋智慧商圈試點建設,培育長寧區集移動終端、云數據平臺和O2O線上線下活動為一體的現代化商圈建設,并以智慧商圈為突破口,推動智慧城區建設。
同時,把目光投向“互聯網金融”,推動虹橋互聯網金融特色產業基地建設。該基地自去年10月底開園以來,已有注冊企業近百家,并逐步成為上海成長速度較快、規模不斷壯大的知名新產業集聚區。“將該區域打造成上海互聯網金融創新要素活躍、風險安全可控、行業指數發布的品牌地標。”楊東升介紹說,在這一區域內,隨著一些市級(國家級)功能性機構、BAT離職高管創業團隊及業內知名人士的集聚,各類業內講座、沙龍、路演及論壇交流活動等日趨活躍,產業發展的生態圈逐步形成,區域產業集聚力和吸引力正逐步顯現。
楊東升介紹說:“不同于大家熟悉的用于支持中小企業使用大型研發設備的創新券,長寧將根據‘互聯網+’企業業內交流活動頻繁的特點,每年將安排1000萬元的科技創新券,對各類創新創業活動進行重點扶持。”此外,在扶持創新的資金投入方面,長寧還積極探索更多地依托市場評價標準,從分配式扶持向引導式扶持的轉變,從注重成熟企業向注重初創潛力企業的轉變。對獲得社會風投的好項目,政府資金進行跟投,給予早期創新創業項目更為有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