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當道 盜刷險能否保賬戶安全?
隨著移動支付的不斷普及,選擇手指點幾下輕松付款的人越來越多了。不過,享受方便之余,安全問題也愈加受到關注,盜刷險應運而生。那么,買了盜刷險是不是就能安心了呢?昨天,辦公室里就此展開了一番討論。
這幾天有個新聞說的就是盜刷。當時,事主張先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詢問是否通過銀行卡購買了1萬元游戲點卡,要求核實是否已扣款。讓張先生震驚的是,對方能準確報出自己的姓名、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等私密信息。張先生隨即查詢銀行交易情況,確有兩筆涉及近萬元的交易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被刷走。
而和張先生有相同遭遇的人不在少數。為了找回自己賬戶的被盜資金,受害者四處維權,有的還和銀行、支付平臺打起了官司。而哪怕能追回資金,維權之路也會消耗當事人大量時間和精力,更別提最后也沒有維權成功的那些人。
每次看到這類消息,姚太太都會想到盜刷險。眼下,平安保險、陽光保險、眾安保險等保險公司紛紛推出了個人賬戶資金損失保險產品,俗稱“盜刷險”。
顧名思義,由于各類互聯網交易過程中隱藏著賬戶信息及資金被盜風險,此類賬戶安全險相當于網絡交易的第二道保護盾。投保盜刷險后,一旦發生個人賬戶信息泄露或被第三方非法獲得導致賬戶資金損失的,將由保險公司給予相應賠償。
據姚太太了解,目前賬戶安全保險的市場售價從1元到幾十元不等,通過微信、淘寶等渠道即可購買,保額在5萬元、10萬元甚至高達50萬元,也可根據不同保險需求選擇保障范圍和保額。
花幾元就能獲得大筆保險賠償金,真有這種“四兩撥千斤”的“好事”嗎?
姚太太提醒大家,這一看似相當劃算的險種,其實有著諸多限制條件,因此購買之前一定要看清楚條款和免責條件,以免買了也享受不到實惠。
說到底,無論是否購買盜刷險,自己刷卡時多留個心眼才是最大的“保險”。
比如說,在ATM機上修改密碼或者查詢時,要留意ATM機上是否有多余裝置,還要盡量用手遮擋輸入密碼的小鍵盤,防止不法分子偷窺。刷卡購物時不要讓信用卡離開自己的視線,而且要看清楚收銀員的刷卡次數,并要防止自己的卡片被人調換。同時,信用卡最好開通短信提醒功能,從而在第一時間知曉卡內金額變化。
一旦發現個人賬戶遺失、被盜竊的,應該立刻先向公安機關報案,再向保險公司報案。同時向銀行、支付機構咨詢并掛失凍結賬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