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政策、技術、資金,看清互聯網醫療創業三大門檻

作者:顧貝妮
來源:動脈網
日期:2015-11-18 09:47:38
摘要:之所以近年來有所謂全民創業之勢,有兩大緣由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助推作用,一個是低利率時代融資成本低,涌入風險投資市場的資本量巨大;而另一個是互聯網熱潮中的創業門檻相比傳統重資產模式要低很多。在相對保守的醫療領域試圖通過互聯網模式切入的許多團隊蜂擁而至,2015年上半年間早期融資創項目數量攀至頂峰,也與許多創業者認為行業門檻比以往降低了許多有關系。我們不妨來通過分析政策、資金、技術三大決定性門檻仔細思考一番。

  之所以近年來有所謂全民創業之勢,有兩大緣由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助推作用,一個是低利率時代融資成本低,涌入風險投資市場的資本量巨大;而另一個是互聯網熱潮中的創業門檻相比傳統重資產模式要低很多。在相對保守的醫療領域試圖通過互聯網模式切入的許多團隊蜂擁而至,2015年上半年間早期融資創項目數量攀至頂峰,也與許多創業者認為行業門檻比以往降低了許多有關系。我們不妨來通過分析政策、資金、技術三大決定性門檻仔細思考一番。

  政策門檻從未降低

  1.不可回避的產業特殊性

  醫療與普通消費領域不同,它并不是一個正常市場化的領域。醫療行業比絕大多數產業肩負了很大的社會責任。因而國家監管醫療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都是非常嚴格的。

  另一個非常關鍵的特殊性,是醫療產業開出的賬單大多都寄給了政府。傳統醫療也好,互聯網醫療也罷,最終的主要支付方不變,那么與政府相關體系部門打交道、符合規范條例、通過審批審核就是必不可少的,這與是否互聯網沒有直接關系。

  2.改革在于提高效率而非降低要求

  雖然各國的醫療體系結構區別很大,但并不適合用開放度或自由度去做比較,其用于衡量比較的根本標準應該是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看哪種體系效率更高。因而改革并不意味著更少監管,只是監管的側重點和方法會不同罷了。例如提出《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等政策仍然強調質量與安全問題,減少了部分非核心條件,但改革旨在提高審批效率,而非審批要求。也就是說對于技術過硬符合標準的產品而言能更快速的進入市場,否則仍舊只能在灰色地帶徘徊難行。

  3.體系調整過程漫長

  醫改最終會向著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方向發展,然而作為一個龐大頑固并具特殊性的體系,其變化過程卻會比其他產業變化跟為緩慢。變化的速度相對較慢也與醫療產業的特殊性相關。所有新進入者的機會皆來自于“改變”,誰能早半步抓住改變的節奏,誰就能獲得先機。然而因其變化速度整體節奏較慢,就給了后來者更多追趕的機會,也給了傳統勢力更多適應調整的時間。

  所不同的是,傳統領域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切入模式,有前人走過的特定路徑可供參考。他們至少更了解政府部門的傾向性、更了解如何與政府部門打交道。而從醫療體系外圍進入的互聯網醫療創業卻還得走一步看一步地摸索前進,尋找跨過、繞過政策門檻的可行道路。因此,實際上是政策門檻并未真正降低,反而存在諸多不確定的風險。

  資金門檻前低后高

  再來看一看資金門檻。就互聯網醫療領域創業而言,確實更多偏向于輕資產運營。產品表現形態無論是手機端APP還是其他系統方案,O2O平臺本質上都為軟件產品。而以硬件形態存在的也多為小型智能硬件設備、可穿戴設備,相比傳統醫療設備制造成本確實是大幅降低了。很多時候,從無到有開發出一款軟件或硬件產品其資金門檻也確實非常低。在早期階段,甚至僅需要三五個人做好規劃設計,采購少量關鍵元件,找家代工工廠或IT外包小團隊都能在短時間內做出產品原型來。

  然而,產品開發的成本在早期占大頭,一但產品推出正式殺入這個炙手可熱的市場,運營推廣的成本預算就開始一路狂飆,遠遠超出產品開發的直接成本。特別應當注意的是,由于過去1年里,互聯網醫療概念炙手可熱,機構們蜂擁而至,使得天使輪、A輪融資比以往要容易許多,導致一個細分領域中進入A輪后競爭的產品數量過多,因前期產品開發門檻低,導致竟品間同質化嚴重,殘酷的搏斗最后演變成燒錢的藝術。如今互聯網醫療領域融資量級早已動輒千萬美金了,這時候,資金門檻恐怕已然不低了,沒點強悍的融資手段還真是玩不下去。

  此外,如果一旦涉及門檻較高的技術研發,資金投入在研發上與傳統醫療領域相比就沒有什么本質區別了。

  技術門檻擋住了你還是你的對手

  如果說政策之下人人平等,而金錢對你我也是一視同仁的話,那么技術性門檻可以說是最有可能將你的產品區別于他人產品的手段了。換句話說,如果你的產品缺乏技術壁壘,那么即便推入市場也很難架構起持久的競爭力。技術門檻最終是擋住你了,還是為你擋住了競爭者?天壤之別。

  細看互聯網醫療涉及的技術領域?;ヂ摼W+醫療,除了包括互聯網技術在內的信息技術范疇外,醫療一詞在技術門檻面前可絕不是擺設。醫學以及生物科技領域原本就已有自身龐大的體系,和諸多分支領域,在每一細分類別中都有著無法輕易逾越的門檻。即便是在信息技術領域,有別人沒有的技術與用別人一樣的技術顯然也不可同日而語.此外技術的跨界交叉,重新結合,使得技術門檻的高度進一步疊加。

  你可以說沒有醫學或生物科技背景你也可以開發某一門類的產品推入市場,但你卻不能無視其他參與者憑借技術性指標構建的競爭性門檻。

  前不久,Intel醫療部門負責人在2015 HIMSS的大會上表達了對高血壓領域開發動態血壓測量硬件的期望,認為這將是個極具潛力的市場。以測血壓的可穿戴設備為產品的創業團隊且別先高興。這是因為Intel認為首先我們需要植入式的血壓計,而非得極大依賴患者主動性才能確保使用的可穿戴式;其次如今市面存在的產品都無法做到便捷植入、好用又便宜。Intel認為如果誰能開發出一款符合這些標準的產品,將有巨大的價值。便捷植入、佩戴舒適、準確且價格可承受,這一系列市場需求特征正是技術門檻的反射。在我之前曾撰文寫過的德康醫療(Dexcom)在動態血糖儀領域具備類似的技術競爭力,已支持其產品達到超越其他同類產品的用戶體驗。雖然德康醫療被看作是醫療設備領域不多的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公司之一,但如果沒有其動態血糖測量技術做支撐,恐怕互聯網思維再強也無濟于事吧。在海外,即便是作為軟件產品的APP,如果涉及臨床醫學使用范圍,也是必須通過FDA審批才能推向市場,APP自身必須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證明其安全有效。而一旦獲得可靠的臨床試驗證明,APP則可出現在醫生給患者開的藥方上。

  現如今許多創業者抱怨醫院頑固、醫生保守,而事實上有幾款產品能證實自己確實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且操作方式在醫生、患者的使用場景下能過硬得貼合需求?我從沒有聽說國內有哪款醫療類APP去進行臨床試驗來為自己正名的。

  許多人要說,在線問診之類的互聯網醫療O2O項目就沒有多少技術門檻。確實是。互聯網醫療O2O,以這幾個詞為關鍵詞,你可以找到一堆的創業公司。O2O在互聯網醫療領域出鏡率如此之高,資本追捧不遺余力,以至于容易形成一種錯覺——O2O項目極具含金量。而事實上卻并非如此,熱門并不代表含金量高,卻一定表示競爭激烈。在O2O模式下,除了門檻頗低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外,可以完全不涉及臨床醫學能力、無關乎其他技術,因而成為最容易切入的模式之一,卻也不可避免的成為了競爭最激烈的模式。正因為絕大多數O2O模式缺乏可用于形成壁壘的技術門檻,模式反復制性極差,后來者層出不窮,因而通過融資競賽用砸錢模式去搶用戶、買用戶,從用戶規模上贏得競爭已成必經之路。因此,看著熱鬧風光也是必然的,但九死一生也是必然的了。

  無論門檻高低,競爭力是根本

政策、技術、資金,看清互聯網醫療創業三大門檻

  說到底,門檻高低影響的是競爭態勢,最終競爭力是根本。門檻低未必是件好事,起步雖然容易,競爭卻更加激烈,互聯網創業者多了并不表示成功率會高,反而可能令競爭更激烈、存活比例更低。門檻高也未必是件壞事,跨過門檻雖然艱難,但也能為你擋住對手、擋下模仿者。無論門檻高低,最終你都得有點真材實料才行。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