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銀行搶入“云閃付”軍團 移動支付戰場風卷云涌
1月6日,長安銀行發布“云閃付”產品計劃,宣布“入伙”銀聯“云閃付”軍團.。銀聯于2015年12月12日聯合20余家商業銀行正式發布了官方移動支付方案“云閃付”,在傳統銀行與支付寶、微信間的移動支付大戰中,作為西北首家支持云閃付技術的城商行,長安銀行立刻成為“云閃付”第二梯隊的排頭兵。
據了解,按照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聯關于移動金融應用工作安排,各個收單機構將在一年半內完成全部線下POS機改造工作,這意味著,國內將有存量超400萬臺的“云閃付”POS機;同時,支持“云閃付”使用的手機種類也不斷增多,除了三星、華為、小米、聯想等安卓系統手機,這種移動支付或將推廣至蘋果手機用戶,目前Apple Pay正與銀聯方洽談合作,后續支持“云閃付”的線下、線上商戶范圍擴大及更多區域性城商行入伙,以此構建起的“云閃付軍團”,線下與支付寶、微信的移動支付大戰將越來越激烈。
“云閃付”入局
“云閃付”是在手機的NFC(近距離無線通信)功能基礎上結合云技術形成的移動支付方式。NFC技術是一個近場支付的模式,可以把手機模擬成信用卡、公交卡、購物卡,允許用戶刷手機付費,早在2006年,諾基亞就推出了世界首款NFC手機,近年來NFC的技術終端受理環境已經基本改造完畢,加上政策上的扶持,2015年成為NFC的爆發之年,NFC移動支付正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

在具備NFC(近距離無線通信)功能的手機中,銀行持卡人可以通過手機銀行APP中生成一張銀聯卡的“替身卡”,即“云閃付卡”,使用時無需啟動手機銀行APP,也不需手機聯網,僅僅點亮手機屏幕,靠近POS機的閃付區域,即可完成支付,這就是“云閃付”方式。
“傳統模式的支付,用戶往往需要5步,掏出錢包、找出銀行卡、刷卡、輸入密碼簽字、卡塞回錢包,支付寶、微信掃碼支付也需要“解鎖屏幕、打開APP、找到相應菜單、向收銀員出示二維碼,這些支付過程步驟繁瑣持續較久,遇到網絡信號不好,還會中斷,而‘長安云閃付’,只需要兩步,手機滴一下,輸入密碼簽字,就算網絡信號不好也沒關系,因為長安云閃付可以實現脫機交易。”長安銀行行長劉紅旗如此介紹。
據介紹,目前無論是互聯網企業的市場搶奪,還是傳統金融行業的轉型,支付都正在成為一個重要的入口,而移動支付未來巨大的市場規模,更是眾多機構爭相爭奪的目標。以中國銀聯為首的商業銀行系正依托“云閃付”解決方案與以支付寶錢包、微信支付為首的非銀移動支付陣營展開刺刀見紅的競爭搏殺。
在支付寶、微信已經牢牢占據移動大部分支付市場的情況下,“云閃付”打江山的王牌除了便捷之外還有就是安全。銀聯相關負責人表示,使用“云閃付”時,除了動態密鑰、云端驗證等安全保障,支付時還不會顯示真實卡號,能有效保護持卡人隱私和支付敏感信息。“云閃付下,支付應用的交易憑證等關鍵信息都放在云端,用戶支付前觸發閃付功能后,交易憑證從云端下載下來在相應POS機上完成閃付交易,同時為了進一步保證交易安全,云端支付一般會采用Token(支付標記)代替銀行卡卡號,防范銀行卡卡號泄露風險。”劉紅旗稱。
傳統銀行焦慮
記者走訪發現,在銀行陸續加入“云閃付”陣營抱團取暖現象的背后,是互聯網等一系列沖擊下傳統金融機構的普遍焦慮。
2003年到2013年,是中國銀行業快速發展的十年,銀行在體量、利潤上增長迅速,管理水平顯著提升。但是進入2013年后,銀行高速發展和高盈利的時代基本告一段落,其經營發展開始面臨新形勢,步入新常態。首當其沖的是貸款風險增大,資產質量下降;同時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推進,對銀行盈利空間造成較大的擠壓;而金融脫媒化對銀行經營也帶來較大壓力,直接融資成本低、民間金融迅速壯大,已經對銀行的資產業務形成強分流效應,銀行貸款等資產業務正在萎縮,“資產荒”現象屢有發生;最近的互聯網金融更是擊中傳統銀行的軟肋。
“新常態下,銀行業的各種挑戰已然存在,逃避沒有出路。應對之道只能在金融創新上下功夫,利用新金融工具吸引客戶,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以互聯網思維創新我們的金融業務。”長安銀行董事長毛亞社表示。
據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副行長程軍介紹,人民銀行對于移動金融創新持鼓勵和支持的態度,2015年以來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一是2015年1月份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移動金融技術創新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金融IC卡和移動金融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二是2015年7月份發布了《關于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促進創新、防范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16個字互聯網金融的總體發展要求;三是2015年10月份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IC卡和移動金融相關工作的通知》,對做好移動金融市場建設進行了具體的部署。四是2015年12月份發布《關于改善個人銀行帳戶服務加強帳戶管理工作的通知》,也就是這個通知要求在做好帳戶實名制、保障存款人資金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對向移動金融方面發展所需要帳戶的服務。這些政策的出臺,旨在完善咱們支付市場的服務,提升金融普惠的水平,為移動金融的發展提供十分重要的政策保證和支持。
“目前,我國經濟正在向互聯網邁進,經濟往哪里走,向哪里轉移,金融就要如影隨形,分秒不離。否則,將會失去市場和客戶,最終被客戶拋棄。現在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傳統銀行一定要加速發展移動互聯網金融業務,但我認為,互聯網+金融,并不僅指人們普遍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金融的核心始終是風險控制。” 毛亞社對此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