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中國制造業該如何走出去?

作者:不詳
來源:搜狐科技
日期:2016-03-23 11:44:22
摘要:對于中國制造業而言,尤其是家電制造業而言,包括智能家居,無論是白電還是黑電,其實都面臨著一次新的發展選擇。尤其是對著互聯網+戰略的實施,對于國產家電制造業來說,或許走出去參與更大的市場競爭布局才更有發展機會。這一點和中國手機制造業有相似的發展局面。

  眾所周知,全球金融危機或者說發展遭受停滯,都對制造業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經濟衰退不僅僅是影響中低端市場,同時對高端市場也有一定的影響,只有對高附加值的產品或許機會才更大,而擁有技術和知識產權的產品也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對于中國制造業而言,尤其是家電制造業而言,包括智能家居,無論是白電還是黑電,其實都面臨著一次新的發展選擇。尤其是對著互聯網+戰略的實施,對于國產家電制造業來說,或許走出去參與更大的市場競爭布局才更有發展機會。這一點和中國手機制造業有相似的發展局面。

  有實力走出去,華意壓縮占據橋頭堡

  國內家電制造業的幾大巨頭的發展可以看成一個風向標,這里長虹、海爾、格力、美的等廠商的發展值得我們長期跟蹤。其中我們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長虹身上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其中我們看到,依托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和產品鏈優勢,在今年家電行業整體不景氣的不利形勢下,長虹旗下華意壓縮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12.91%,成為經濟寒冬中一抹新的亮色,這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為何是長虹,為何是華意壓縮?

  其實仔細探索不難發現,在其中蘊含的技術實力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甚至值得效仿的地方。出來華意壓縮不俗的成績之外,通過華意與美菱的垂直產業鏈協同,美菱今年年初發動“變頻空調普及風暴”,10月底美菱第1000萬臺變頻產品下線,美菱變頻冰箱國內市場占有率已躍升至行業前兩名。日前,美菱宣布擬定增募資15.7億加快落實智能轉型戰略,推進公司轉型升級。顯然在智能方面的發展是未來的趨勢,也是大家都在搶灘布局的一個方向。

  長虹白電“垂直產業鏈一體化”的戰略格局也可見一斑了。值得關注的是,長虹對海外市場的野心一直不小。全球化戰略轉型也早就箭在弦上了。其中,在長虹全球化轉型戰略的總體布局下,華意壓縮已形成“兩洲四地六工廠”的產業格局。這是華意壓縮常務副總吳巍嶼所言。兩洲指亞洲和歐洲,四地指景德鎮、嘉興、荊州及西班牙巴塞羅那,目前已建成六個工廠。制造業的依托自然是產業供給,這方面,長虹的布局無疑還是走在了前面。

  據悉,自2008年四川長虹入主以來,華意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資源整合,推進各生產基地技術、市場、采購等方面的協同,充分整體發揮規模優勢,2014年,華意壓縮總銷量為3793萬臺,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自2013年起,華意壓縮在冰壓產品的總產能及市場占有率上已擠身全球第一。而且也與海爾、海信、美的、美菱以及惠而浦、博世—西門子、伊萊克斯、利勃海爾、三星、東芝等眾多國內外著名冰箱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以今年前10個月的出口數據來看,華意壓縮出口的壓縮機約占整個行業的37%,這種能力顯然是舉足輕重的。

  縱深化發展是需求,也是趨勢

  為了能夠在“黑白兩道”都表現出色,長虹不僅僅在冰箱、空調等高端產業、核心部件“壓縮機”市場擁有了足夠的話語權,在黑電市場也是未雨綢繆。長虹啟動了“黑+白”產業協同發展的整體戰略,不斷加碼冰箱、空調等產業。“隨著冰箱市場的結構性調整,品牌升級和產品升級將成為持續拓展市場、增強企業盈利能力的雙重驅動?!睋L虹美菱副總裁鐘明博士介紹,智能冰箱即將進入迭代升級階段,變頻也已成為冰箱標配。而這個市場的爭奪還是非常有看頭的,如何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智能化是發展的趨勢所在。

  據悉,華意壓縮已獲授權技術專利75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家空白。其中華意和美菱獨創的“核心器件+整機”全產業鏈創新模式,對于長虹白電產品的再次騰飛意義非凡。此外,自2013年長虹啟動“網絡化、智能化、協同化”智能轉型戰略以來,長虹在家電智能創新上頻頻發力,繼2014年連續推出高端智能品牌CHiQ系列電視、空調、冰箱等產品之后,今年又推出了移動互聯電視CHiQ二代、物聯網手機及“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服務解決方案,全面進軍智慧社區產業。

  眾所周知,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深入和中國經濟新常態時代的到來,全球競爭力到底有多強,或許對于任何一個制造企業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長虹就是在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尤其是技術儲備方面的突破是根本,還是以華意壓縮為例,它不但解決了曾經困擾中國家電企業發展壯大的“核心技術”缺失瓶頸問題,而且用研發、制造的技術優勢在中國家電企業的全球化品牌崛起中樹立了創新標桿。當中國制造從制造向智造、創造轉型的時候,技術就是最有力的競爭力了。邁入全新的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發展新時代。誰的技術強,誰就擁有話語權。

  海外擴張的能力和技術并重

  我們關注到的一點是,中國制造業走向全球市場一會伴隨著資本運作,這從聯想、TCL以及長虹來看,都涉及到這種布局,其中聯想通過收購IBM PC一步跨到國際市場,后來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在手機制造市場,也開始了全球化布局。TCL也有類似的布局,當初在手機市場收購阿爾卡特都是這種思路,雖然在整合的過程中遭受了困頓和迷茫,但最后堅持下來之后,無論是在技術儲備還是渠道貢獻等方面,都獲得了一定的回報。

  在這方面,我們看到長虹的全球化戰略也是如此,在技術上進行一定的儲備,戰略資本運作。其中,華意壓縮近年來發力全球并購戰略。華意壓縮成功競購全球第四大輕型商用壓縮機廠商——西班牙Cubigel公司的資產,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全資子公司——華意壓縮機巴塞羅那有限責任公司,實現了海外發展的新突破。通過收購Cubigel資產,利用其成熟的研發、品牌、營銷等資源,推動國內商用壓縮機的產品開發及項目建設,使公司快速進入全球輕型商用市場。

  通過發揮華意壓縮與華意巴塞羅那的協同效應,有效降低其采購及制造成本,逐步實現了華意巴塞羅那經營良性發展,同時還以Cubigel為基礎在歐洲成立了研發中心、營銷服務中心、物流基地,進一步增強和鞏固公司在歐洲地區的市場規模和競爭能力,為全球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可以預計的是,中國制造企業如果想走出去,包括中國家電制造企業和中國手機制造企業都會面臨著技術儲備,知識產權積累等問題,本土化市場布局和產業鏈布局也是方向之一。收購等資本運作或許會成為一種潛在的手段,同時也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本身的市場蕭條之下,出手或許也是一次新的發展布局機會。在這方面,市場的逐步積淀,不斷回升和儲備技術能力,對于市場回暖之后的占據有利位置也是舉足輕重的。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