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風:工匠精神的背后是工匠機制
“對產品質量的評判不是合格,而是完美,這就是工匠精神……今天在海爾洗衣機身上我看到了這種精神。”日前,“致敬經典 領導未來”2016年海爾洗護產業品牌價值暨未來生活方式發布會在上海舉辦,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在了解到海爾紫水晶、子母機免清洗等產品解決方案后如是稱。工匠精神的背后是工匠機制,只有將工匠精神融入到產品背后的全流程中,打造出同樣高標準的工匠機制,才能更好的支撐整個洗護產業的創新。
今年兩會期間,“工匠精神”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在制造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熱潮,而“工匠精神”的定義也被進行了持續解讀。那么到底什么是“工匠精神”?按照百度百科的詞條解釋,所謂“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而在政府工作報告則被引申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正如姜風理事長所言,“工匠精神”在海爾洗衣機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以海爾紫水晶洗衣機為例,它創造了行業同等標準下525mm的最大筒徑,內筒采用原創激光無縫焊接技術,焊接處嚴絲合縫,不會對高端衣料造成絲毫磨損,同時采用新西蘭國寶級品牌FPA變頻直驅電機,精準控制內筒<90°轉動,輕柔呵護衣物。如此看來,專注、嚴謹、追求細節、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海爾洗護產品的確算的上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代言人。
那么,海爾是如何“工匠精神”和產品融合在一起的呢?答案是“工匠機制”。正如業內專家所說,中國企業缺少的不是“工匠精神”,而是“工匠機制”,工匠精神背后的機制缺失,才是中國企業缺乏“工匠精神”的深層次原因,支撐工匠精神的機制,才是企業真正缺乏和必須重構的東西。換句話說,產品所表現出的工匠精神少不了背后整個工匠機制的支持,而這一點在海爾也得到了印證。
具體來說,這種工匠機制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以互聯工廠構建的智能制造平臺和全流程交互的機制。自2012年起,海爾就開始了互聯工廠的籌建,目前已經建成了7大互聯工廠,并完成了從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型。在這一過程中,海爾轉型為開放的平臺,通過前聯用戶、后聯研發,為用戶提供最佳個性化定制體驗。海爾的互聯工廠不僅擁有大量智能化、自動化設備可以完成高水準的技術升級,更通過搭建共創共贏的生態圈吸引了全球一流資源,而這也在實現協同創新的基礎上,為孕育“工匠精神”產品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全流程交互體系也是海爾打造的工匠機制的重要一環。具體來說,海爾搭建起了行業首個用戶社群交互定制體驗平臺眾創匯,這個平臺建立了用戶與設計師、全球資源零距離交互設計的全新模式,實現了用戶需求的全面收集。而通過洗護生態圈,海爾可以實現與用戶的全流程的交互和互動,這也成為了產品生產以及不斷迭代的引擎。以子母機免清洗為例,為了精準確定用戶模型,海爾洗衣機官方微博發起#大寶畫二寶#創意漫畫活動,短短幾天內吸引超600萬人參與。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獲取到了之前未能滿足的用戶需求,更將免清洗洗衣機的分區、健康雙洗護理念傳達給用戶。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互聯網時代,滿足用戶需求的高質量產品自然最得用戶青睞。海爾洗護產業聚焦用戶體驗,秉持著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并依托背后高標準的工匠機制,用差異化的優質產品不斷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并為用戶帶來了未來洗護生活的新方式,而這一切也得到了最直觀的市場反饋。數據顯示,海爾洗衣機2016年第1季度滾筒產品市場份額占比24.2%,波輪產品市場份額占比32.7%,均位居行業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