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標準化菜市場將增至727個 提供手機和IC卡支付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長江日報
日期:2016-07-27 09:14:39
摘要:在約2000平方米的菜市場內,市民將可以通過手機、IC卡等非現金方式交易,同時菜市場將統一采集指標、統一編碼規則、統一傳輸格式、統一追溯來源地等。
7月26日記者從武漢市商務局獲悉,到2020年,街頭巷尾的菜市場將全部標準化,總數也將從現在的528個增至727個。按照國務院批復的武漢市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2020年市內常住人口有1200萬至1300萬,這相當于一個菜市場服務約1.8萬人。

所謂標準化菜市場,標準有“六個一”:一個交易大廳、一個小餐飲便民服務區、一個衛生間、一個檢驗檢疫室、一個信息化設備間、一個室外停車場。在約2000平方米的菜市場內,市民將可以通過手機、IC卡等非現金方式交易,同時菜市場將統一采集指標、統一編碼規則、統一傳輸格式、統一追溯來源地等。
市商務局特別強調了菜市場的公益性。目前該市菜市場除部分國有外,還有開發商統一建設、街道包租等多種形式。在標準化菜市場建設期內,菜市場將由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其中,單獨預留菜市場建設用地的,由區政府(國有企業)投資建設;開發商統一建設的,建成后以成本價整體出售給區政府(國有企業);原有的菜市場,則創造條件實施國有化收購。
“國有化有助于在應急時期承擔指定的保證市場供應、平抑物價的任務”,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該市兩度啟動“1元菜”,蔬菜價格降幅效果明顯。
標準菜市場的規劃借鑒了新加坡、香港等地經驗,未來武漢社區民生服務有三個層次:15分鐘內,可以到達大賣場;步行10分鐘內有菜場和生鮮超市;5分鐘內,有社區蔬菜便利店。據悉,菜場的服務半徑為500-800米。
今年是標準化菜市場的探索階段,各區將自行安排1-2家的新建和改造工作,為未來4年的全面推進完善工作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