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通卡劉海斌:國內ETC運營商要面臨一次大洗牌
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國最早成立的專門負責公路聯網收費和ETC卡發行的公司,留給業內人士的印象是做事專業、敢于探索與實干,一直是全國其他省份學習的對象。在產品發行和服務方面,2015年一年粵通卡發卡量超過230萬,截至2016年6月,粵通卡用戶總量已經突破570萬,貢獻了全國約17個百分點的發卡量。
粵通卡品牌在廣東省乃至珠三角地區廣為人知,然而作為聯合電服的掌門人,以劉海斌董事長為班長的公司領導團隊卻極少出現在媒體的報道當中。在如今各形各色的行業論壇中也難見到聯合電服的身影。隨著移動互聯網在各行業的不斷融合,聯合電服順勢拓展了商業版圖:投資組建聯合電服科技、聯邦車網和聯合數據等下屬企業,大力拓展交通電子支付服務(E行卡)、移動互聯網車主O2O服務(ETC車寶)、城市智能停車、交通大數據、第三方支付業務等增值業務,推進粵通卡在高等院校、商業場所、住宅小區停車場的出入控制,加油站消費、旅游休閑消費等智能交通領域的應用。
這些舉措的背后,究竟出于什么樣的市場或戰略考慮?是否意味著行業格局即將出現某些變化?記者帶著些許疑惑走進了這家低調且年輕省屬國有企業。

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海斌
“未來國內ETC運營商要面臨一次大洗牌”
去年,公司簡稱由“聯合電子”變更為“聯合電服”,標志著公司定位調整和布局基本完成。公司決策層認真分析了國際國內經濟發展趨勢及對本行業發展的影響,把握“互聯網+”上升至國家戰略的有利契機,重新調整了企業發展戰略,根據公司《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十三五”時期,聯合電服總體發展戰略概括為“圍繞一個目標,堅持雙輪驅動,提升三大能力,實施六大工程,實現五個轉變”,以公路聯網運營服務為基礎,以“車聯網+互聯網”為核心,充分發揮類金融資源的優勢,致力于成為區域性的智能交通電子信息綜合服務提供商,堅持聯網收費業務與增值業務雙輪驅動、協同發展的經營格局。提升綜合服務、創新發展、資本運作三大能力,業務發展實現“由單一服務向綜合服務轉變、由線下服務向線上服務轉變、由自營服務向‘外包+自營’服務轉變、由路上服務向城市服務轉變、由省級運營商向區域性運營商轉變”五大關鍵轉變,實現業務轉型升級。
2015年,根據省政府新出臺的《廣東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管理辦法》,取消了公司非營利性企業的限制,標志著公司從此由專營領域進入了完全競爭性市場。這對聯合電服既是挑戰也更是機遇,也為其尋求更大的轉變鋪平了道路。
在劉董看來,未來國內ETC運營商要面臨一次大洗牌,目前是每個省都有特定機構來做發行、服務,但車是流動的,不統一做發行服務會帶來很多紛擾。“將來會逐漸形成ETC卡發行和服務的幾個大的區域性運營商,如京津冀區域,上海及華東地區,華南地區,中西部地區等,最終也許會只剩下一家,這是符合事物發展趨勢的,”劉董認為,“當然這個過程會非常漫長,也取決于國家的態度。”
現實中的聯合電服已經開始放眼港澳以及海南的ETC市場,由于廣東省經濟增長驅動力強勁,貿易往來頻繁,外省車到廣東省的車流量很大,ETC跨省交易中廣東的占全國的1/8,聯合電服更有優勢將發行運營業務向外拓展。
“市場逼著我們向智能化、信息化轉型”
“這些年來,我們如履薄冰”,軍人出身的劉海斌在訪談中多次強調,“做我們這個行業一定不能抱殘守缺,搞不好就被互聯網公司顛覆了”。
對于當前移動支付的大行其道,劉董及其團隊倉促應戰。聯合電服做了十幾年的移動支付(實際是移動車輛的支付),并最早提出交通電子支付概念,但才幾年的光景,以手機刷二維碼的移動支付方式就牢牢地成為了電子支付的主流,使得其他支付概念黯然失色,高速公路支付領域也是山雨欲來。
2014年2月,高德成為阿里巴巴100%全資子公司,交易涉及總現金額約11億美元。有了阿里巴巴這棵大樹后,高德地圖提供的數據日益精準,而且在解決了路徑識別的問題之后,阿里巴巴切入到高速公路收費領域就非常簡單。同時,精細的地圖結合國家大力推廣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未來極有可能顛覆現有的高速公路支付體系。
“我們這個領域不可能封閉,一定要走向開放,新技術出來后,如果還固守以往的技術手段是不行的,趨勢是擋不住的。”劉董認為新技術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市場逼著我們向先進的技術手段轉型,向智能化、信息化轉型,在別人顛覆你的技術模式、商業模式之前,你自我革新,活下來了發展了,這就是機遇。”
劉董認為聯合電服創新的動力源于三個方面,一是聯合電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國企,而是股份制公司,是徹底的混合所有制企業,股東對公司的回報和未來發展要求越來越高,催促公司要做出創新;二是企業中有能力有想法的年輕人居多,公司給年輕人提供各種機會施展才華,幫助企業發展,自身也受益;三是業內縱向橫向競爭激烈,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帶來的危機感,山東、北京等地的ETC運營商也在積極發展布局,使得公司必須要創新,要不然就被趕超。
《韓非子·八經》中說:“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意思是,低水平的管理者,只知道自己勤勤懇懇地埋頭工作;中等水平的管理者,能夠安排別人去做事;只有高水平的管理者,才會運用別人的智慧去解決問題。作為聯合電服商業版圖的設計者,劉海斌希望公司按照互聯網公司的模式發展,盡快適應并完全按照市場運作方式,破除國有企業本身體制機制的限制。劉董數次提到人才特別是互聯網人才對聯合電服的重要性,他認為目前所做的布局都是在給年輕人留位置,讓自己培養的或引進的互聯網人才能夠施展拳腳,“我們已經擁有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下一步還會成立公司專門做停車場業務,還將收購一些技術型企業并將業務延伸至城市公交等領域,未來的聯合電服機遇非常大。”
“未來聯合電服最適合做的就是車生活平臺服務商”
任正非曾講過,在戰場上,軍人的使命是捍衛國家主權的尊嚴;在市場上,企業家的使命則是捍衛企業的市場地位。
聯合電子時代,正逢全省高速公路并入全國ETC聯網期間,按照新的國家標準和規范,公司重新修訂了廣東省已實施多年的地方標準,對后臺系統進行了大規模的升級改造,完成了全省地標產品的免費置換,工作任務極其繁重,經過公司上下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任務,得到了交通運輸部和省交通運輸廳的高度肯定。
聯合電服時代,公司在“互聯網+”增值業務方向取得突破性進展,公司各項業務指標創歷史新高。粵通卡用戶規模、客服網點數量、通行費結算總額均穩居全國同行業首位,經營業績非常顯著。
現年59歲的劉海斌憑借著軍人的魄力與勤奮好學,捍衛了聯合電服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劉董問記者,“未來的車路、車人、車車會形成一個什么樣的業態,可能沒人可以講得清,就像誰也沒有想到移動互聯網會發展得這么迅猛。特別是未來5G推出來以后,車上各種傳感器與路和人都會連接在一起,那時圍繞車做運營的企業該如何做服務?”
“一定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掌握了解行業發展的動態,掌握行業發展態勢和國家發展政策,”劉董自問自答道,他認為ETC未來一定是車輛的標配,或許未來可能還有新的技術來取代現有收費技術,未來聯合電服最適合做的就是車生活平臺服務商,人們駕車出行都離不開這個平臺。
“我們所從事的領域,BAT們都想進來,當然由于行業管制和各省各自為政,他們雖然一時進不來,但遲早是要進來的”,劉董笑著說,“這是我退休以后的事了”。
后記
作為全國最早成立的負責聯網收費工作的公司,聯合電服在業內給人的印象就是要求嚴格。由于廣東的收費系統業務規則比較復雜,系統建設和運營的難度非常高,公司對新產品準入測試流程非常嚴格嚴謹,要經過幾階段試用方可大規模應用,且對聯網收費車道通行情況數據定期總結并通報給各個環節單位。另外,經過十幾年的錘煉,聯合電服本身的運營管理隊伍也非常專業,有力地支撐了公司業務發展。
而對于公司董事長劉海斌其人,20年軍旅生涯,做事講原則、雷厲風行、性格直率。讓很多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ETC廠商、系統集成單位“誠惶誠恐”。業界流傳一句話,“在廣東被劉海斌點贊的企業,做其他省份都不會有大問題”。
與公司董事長劉海斌近一個小時的交流過程是愉悅的,劉董本人更樂意于談論企業創新和轉型發展,像一位長者一樣親和,同時又能感受到在他帶領下的聯合電服公司執行力和與時俱進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