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紅綠燈變智能 城市道路提速明顯
為了給南昌市道路上的交通信號燈安裝上“智能大腦”,2015年,南昌市投資1000余萬元對交通信號控制信號進行升級改造,在全國率先大規模使用視頻檢測系統,做到人不在現場,控制系統也會像人一樣做判斷,用最優方案調配交通信號燈。近日,該項目順利竣工驗收并取得明顯效果,南昌的這一次信號控制改造升級也獲得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
改造升級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給南昌市的交通帶來了哪些改變呢?
大批高清視頻成城市“交通之眼”
“城市交通控制其實就是一種人工智能。”南昌市公安交管局交通科研所交通控制科科長謝少平介紹說,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人在現場怎么管,那么人不在現場的話,系統應該怎么控。總之,城市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是交警在交通指揮基礎上的延續。
要實現人工智能控制,首先需要先進的檢測方式和設備,只有能實時掌握道路上交通情況,控制系統才能做出相應反應,選擇最優方案控制交通信號燈。
“以往大多是切割路面,鋪設地感線圈檢測機動車流量數據,這種方式的弊端非常明顯。”謝少平表示,由于市政工程多,圍擋開挖多;南昌雨水多,道路易破損,導致地感檢測線圈的故障率居高不下,信號控制系統難以發揮作用。更為關鍵的是,線圈感應檢測會造成誤判。比如路口擁堵時,車輛長時間不動,但線圈感應收集的信息卻是沒有車輛經過,道路非常暢通。
此次升級改造項目在79個信號燈路口采用500萬像素的高清視頻車輛檢測器,既能檢測路口的車流量,也能檢測車輛的道路占有率,還能看到路口的實際交通狀況,為控制系統的研判提供準確依據。
15條綠波帶 司機按規定時速可“一綠到底”
收到路面反饋信息后,系統平臺能夠自動統計分析信號控制效果。“信號周期、綠燈損失時間、通行能力、擁堵排隊時長、擁堵次數”等數據由系統自動給出控制效果的對比信息。帶來的效果體現在哪?
在紅谷灘新區的贛江大道上,不少駕駛員發現路上有LED提示牌,寫著“綠波控制建議車速50”。實際上,信號燈“綠波”控制就是建立在智能交通控制系統上,根據路段距離和車速合理規劃各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讓機動車按照規定車速行駛,可以全部綠燈通過干線上所有信號燈路口。比如從上一路口到下一路口,規定車速為每小時50公里,計算車程需1分鐘,當上一路口綠燈亮時車輛起步,1分鐘后到達下一路口,信號燈剛好變成綠燈。但是,如果車主搶道或者超速,很可能一路紅燈,反而欲速則不達。如果車主錯過第一個綠燈,只要控制車速,后面路口還是可以一綠到底。
控制系統在平峰時段,設置了贛江中大道、贛江南大道、贛江北大道、紅谷南大道、沿江北大道、九洲大街等15個路段的綠波帶控制,在廬山南大道碟子湖大道口等9個路口實行單點自適應控制。
“公交優先” 6路口系統為公交“開綠燈”
除了綠波帶外,智能控制系統還在北京東路等6個路口首次設立了“公交信號優先”,讓公交車享有優先通過權。
“公交信號優先就是讓公交車有優先通行權。”南昌市交管局民警羅忠健表示,6條線路內的每輛公交車上安裝一個電子標簽。公交車到達路口時,電子標簽自動發送請求信號,信號控制機接收到公交車的請求信號以后,會根據交通狀況及信號控制參數自動判斷。“判斷結果分為:響應和不響應兩種。響應又分為三種情況:紅燈早斷(暫定10秒以內),就是公交車遭遇紅燈時提早變燈;綠燈自動延長(暫定10秒以內),當公交車接近路口,信號燈為綠燈但馬上要變燈,時間不夠公交車通過時,綠燈將自動延長時間;綠燈正常通過,就是公交車接近時,恰逢綠燈且時間足夠公交車正常通過,則信號燈不調整。”
提速效果明顯 眾多專家學者點贊
據交管局統計數據分析,15條綠波控制的路段,協調控制方向的行程時間平均減少了30%以上,車速平均提高了40%以上。被市民津津樂道的是贛江中大道、贛江北大道、贛江南大道、沿江北大道等幾條道路,平峰時段幾乎一路綠燈。協調控制方向的交通流量都有15%以上的提高,減輕了與之平行的主干道交通壓力,起到了均衡交通流的作用。特別明顯的是贛江中大道,10月份的車流量比5月份增加了將近50%。
“不僅是給司機提速,系統獨有的公示功能也讓眾多市民點贊。”紅谷灘交警周強告訴記者,路上懸掛的LED屏向交通參與者實時自動發布信號控制信息,在綠波帶控制的路段,系統給交通參與者自動發布“綠波控制建議車速××”的提示信息,使交通參與者能夠感知信號控制系統的作用。在流量管控的路口,系統自動發布“前方擁堵請您繞行”“流量管控請耐心等候”等提示信息。路面民警在手動控制信號燈時,系統自動發布“路口正在手動控制”的提示信息。手動控制信息的發布有利于市民監督,提高工作水平。
“控制系統通過眾多的LED屏讓廣大交通參與者享有知情權。”謝少平告訴記者,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如果不能把系統控制信息主動告知,交通參與者對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無感知、不知情,那么他們對系統的作用也就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主觀評議、甚至質疑。而系統控制實時發布信息,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南昌市有600多個信號燈路口,該項目只是對111個路口進行了升級。據悉,南昌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計劃分期分批,逐年改造升級其他信號燈路口”
11月6日,謝少平登上同濟大學逸夫樓學術報告廳,在全國知名大學及交通研究機構、城市規劃設計部門、交管部門、智能交通企業的專家學者注目下,作“城市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設計——南昌市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實踐與創新”的主題報告。南昌的這次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升級改造得到了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的專家教授一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