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標準應如何制定?
物聯網改變了人們現在的生活。企業也積極地應對隨著物聯網而來的種種機遇和挑戰。而標準可以幫助企業梳理并解決一些復雜的問題。

物聯網(IoT)將極大地改變未來的產業格局、工作生活和生產系統,也將影響到政府、企業與社會之間的互動方式,因此被稱為“第三次產業革命”。事實上,革命已經開始。
那么,現在都發生了哪些變化,企業模式又如何演進?本刊就標準和物聯網這個主題采訪了微軟公司企業標準部的大衛·威爾士(David Welsh)。他在本文中講述了物聯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標準的作用以及企業如何推動工業4.0的發展。
ISOfocus:大家對物聯網的到來非常興奮,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哪些潛在障礙?
大衛·威爾士:物聯網帶來了新的服務、創新的企業模式以及數據利用的方法,能夠促進從維護需求預測到消費體驗升級等各方面的發展。然而,世界經濟論壇近期一項報告表明,造成企業難以使用物聯網的一大障礙就是缺乏互操作性或者標準,導致復雜性和成本的大幅增加。
微軟致力于推動物聯網標準和互操作性的發展,加入多個國家和國際物聯網標準組織和團體。標準有助于確保成套流程和設備的互操作性,這關系到許多企業數十年的投入。
ISOfocus:在進軍物聯網的過程中,企業面臨的其他挑戰是什么?
大衛·威爾士:互操作性是難點之一。至于說全球企業的顧慮,隨著越來越多企業通過已有設備和資產的互聯去挖掘新的商業價值,安全問題逐漸突顯。微軟公司認為,物聯網標準應該解決許多關鍵問題,包括信息物理安全、“須知條款”、全球相關的物聯網標準,以及是否契合他國物聯網策略和國際貿易承諾。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物”的聯網規模將達新高。據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統計,投入使用的“物”的聯網規模今年將達64億件,2020年這個數字將超過200億。聯網設備和資產的激增也加劇了人們對物聯網安全的擔憂。傳統信息技術安全的重點是軟件和數據保護,而物聯網的安全需要拓展到軟件和硬件,即通常所說的信息物理安全。物聯網安全方案必須確保可靠的設備配置、設備和云之間的穩定聯接以及信息處理和存儲時的云數據保護。
ISOfocus:標準化和物聯網之間是什么關系?新物聯網標準應該如何制定?
大衛·威爾士:制定開放的、自愿性的、協調一致的全球性標準,是發展強健而有競爭力的物聯網市場的主要推動力。標準對物聯網尤其重要,因為標準提供了互操作性的基礎,而我們需要互操作性來確保新物聯網系統和傳統技術系統的高效協作。
與產業界合作是制定新的物聯網標準的關鍵。硬件、軟件和服務之間的開放性和互操作性將幫助政府和企業改變以往的運營模式。物聯網的標準必須反映事實,即物聯網依賴于傳統信息技術(IT)與常規運營技術(OT)兩者的融合協作。
因此,標準組織應該制定(如果必要)和采用(如果已有)IT/OT協調一致的物聯網參考模式、架構和開放式接口。例如,智能制造業需要修訂現有標準以全面促進先進產業技術的發展,尤其在信息物理安全、基于云技術的制造服務、供應鏈整合以及數據分析等方面。
如今,我們必須統籌考慮現有的多項標準,推動智能制造商業機遇的變革:ISO/IEC 27000信息安全標準、ISO/IEC 28000供應鏈安全標準以及IEC 62433工業控制系統和自動化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