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白話2.4G移動支付 好技術不該被遺忘在角落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小平安全說
日期:2016-12-20 08:51:01
摘要:“不和國際標準接軌”?讓我想起上周日帶小朋友去深圳科學館,館外有一副標語,寫著“領袖和跟風者的區別就在于創新”,我想這也是2.4G從業者們真正的情懷吧。
關鍵詞:2.4G移動支付

  馬上又到年底,記得2015年12月30日,工信部發布了基于2.45GHz RCC手機支付的國家標準公示,沒幾天,一篇“2.4G移動支付,一個孤膽英雄的故事”在網上廣為流傳。大意就是2.4G逐漸沒落,但對2.4G人的堅持與認真頗有敬畏之情。作為一名從08年就從事移動支付技術的從業者,似乎很少在網上看到關于2.4G的一些客觀報道,參與行業會議和方案談判時,聽到外界反饋反倒是“距離遠”、“不安全”、“不和國際標準接軌”等負面評價較多。

  “不和國際標準接軌”?讓我想起上周日帶小朋友去深圳科學館,館外有一副標語,寫著“領袖和跟風者的區別就在于創新”,我想這也是2.4G從業者們真正的情懷吧。

  今天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去正名什么,只是為了能夠讓大家更加客觀的了解2.4G RCC技術,了解它的真正內涵,讓一個好技術不因為其它原因而被遺忘在角落。

  一句話解釋什么是2.4G RCC移動支付技術?

  換張SIM卡就可以支持任何手機在10cm以內進行毫秒級快速支付的技術。

  “2.4G”寫全了實際上是2.45GHz,是個通信頻段,WiFi、藍牙都是這個頻段。“RCC”寫全了實際上是Range Controlled Communication,限域通信的意思。RCC可以劃分為近距離10cm以內、中距離50cm以內、遠距離10m左右等多個距離區間的控制,“2.4G RCC移動支付”就是特指10cm以內、基于2.45GHz頻段實現移動支付的技術。

  移動支付,本質而言,是支付信息經過用戶授權,安全地傳遞給收款方。這里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1)如何方便地讓用戶授權;2)如何把信息從手機里傳遞出來?

  第1)個問題,如果是小額支付,憑借用戶持有手機就代表授權,就像只要你有錢包,拿出錢來花就是了;第2)個問題,支付信息的傳遞,要么通過二維碼掃描,要么手機必須具有非接觸功能。二維碼大家用的很普遍了,解鎖屏幕、打開APP、掃描或者被掃,吃飯買衣服,不著急的情況下可以用。但是,對于硬性指標1分鐘要過30人的地鐵等公交應用而言,只能用類似NFC或RCC的方式。

  手機構造的輕薄和金屬化趨勢,使得射頻信號很難穿透手機,NFC體驗非常差并且參差不齊。要知道,蘋果為了能夠支持NFC,在它的金屬外殼上開了個那么難看的天線,即使到了iPhone 7也只是通過顏色遮擋一下,仔細看就能看到。不知道大家用沒用過各類支付手環和NFC手機,公交領域頻率標準化程度差,刷卡體驗自然很差,作為禮品贈送的營銷手段還差不多……

  RCC移動支付技術實現了10cm以內的數據通信,保證了用戶手機的現場授權;2.4GHz信號的透射能力,保證了對所有手機的兼容性。

  這個就是RCC技術的核心價值!

  一句話描述RCC的技術原理?

  RCC技術的核心是,采用“磁”和“2.4GHz超高頻”兩個通道相結合,“磁”通道用于感應距離,觸發“2.4GHz超高頻”通道進行數據通信。

  貌似很神奇?確實,這個精巧的技術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但是既能有“原創”想法,又能大批量工程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RCC幾百項專利中,這個是最最基礎,也是最最核心的了。

白話2.4G移動支付 好技術不該被遺忘在角落

  RCC只能用在公交、校園刷卡領域嗎?

  2.4GHz這個頻段是公開頻段,WiFi、藍牙都在這個頻段使用。眾所周知,藍牙和ZigBee技術幾乎是同期出來的,在置入手機的競爭中,藍牙憑借著無線耳機這一王牌應用勝出并且大規模普及。RCC高頻段同樣采用2.4GHz,天然的可以和藍牙協議之間自由切換。別小看加入了藍牙協議,這使得APP可以通過藍牙直接訪問SIM卡內的安全芯片,讓RCC應用領域從線下移動支付擴展到線上移動支付,尤其適用于大額支付,例如對公大額轉賬、大額理財等,前不久央行剛剛頒布新規,禁止短信驗證碼轉賬超過5萬元哦!

  采用2.4GHz這個頻段,干擾是不是很嚴重?

  相信大家都有在WiFi環境下使用藍牙耳機的體驗,有斷過線嗎?要是干擾嚴重,早就沒人用了。2.4GHz頻段有80多個頻點,每次通信之前,都會偵測該頻點是否被占用。占用了,就隨機選擇另一個頻點通信。無論是第三方的檢測機構,還是我們的實際生活,大家都能實際體會到。

  RCC是代表運營商利益的技術嗎?

  RCC形態上雖然主要是SIM卡,但是商業模式上,可以是各方主導發卡。例如校園市場,可以是運營商;網銀市場,可以是銀行;公交市場,甚至可以是第三方支付。運營商經過這些年的變化,自身定位為基礎設施提供商,態度也更為open,可以只提供卡片數據,第三方采購卡片,一起共享業務分成就好啦。

  RCC的物理形態也不一定是要SIM卡,RCC雙頻段的設計決定了它的天線設計約束性很小,可以做成模塊嵌入到穿戴設備這樣的小型設備中,刷卡時不用臉紅耳赤地蹭來蹭去。

  RCC機具改造成本巨大?

  POS機具需要改造確實是RCC的一個問題。但是,RCC的NB工程師們發明了一項轉接板技術,轉接板具有“雙重性格”,一面是RCC讀卡器,另一面又把自己模擬成13.56M卡片。把轉接板貼在POS機上,POS機就變成了“雙頻POS”,既能刷傳統塑料卡,又能刷RCC手機卡。一臺機具改造連人工也就百余元的成本。如果出廠預置RCC芯片組,才小幾十塊,更便宜了。機具的數量,尤其公交,改造成本是可測算的。中國每年手機是5億部,一個手機增加大幾十元的NFC模塊,進一步導致整機的溢價,實際上是把成本轉嫁給了消費者,如果應用少體驗差,消費者就當了冤大頭。

  RCC不是國際標準怎么辦?

  在此引用人民銀行一位領導的原話:“大國要有大國的標準”。

  RCC采用2.4GHz這個頻段,被很多人質疑不能和國際通用的13.56MHz頻段接軌。上文已經介紹了如何改造實現雙頻共存的POS,接軌自不是問題。更引人注意的是,人民銀行頒布的PBOC銀行卡標準也和國際EMV標準不一致啊,現在銀聯禁止發行雙標卡,VISA、MasterCard要想在中國發行人民幣結算卡,也必須遵循PBOC標準。順便說一下,銀聯這個月發布了二維碼支付標準,態度也是越來越開放,其實,RCC、NFC的根基本就是一個技術流派,相煎何太急?可惜,這些理念發生在NFC被制定成移動支付國家標準之后,個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中國的人口優勢能夠帶來足夠強大的標準制定紅利。所以,好的技術就應該“以我為主”,“向我靠攏”。高鐵、5G移動通信等領域無一不例外,金融領域更應如此,關鍵是在理念上不要隨意給技術扣帽子。欣喜的是,我們國家已經逐漸從引進、消化、吸收,過渡到創新驅動發展的大環境,相信自主技術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結束語

  良好用戶體驗、符合市場需求的技術,一定有它的生命力。RCC目前的市場狀況,就像韓愈的《馬說》,“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寫下此文希望大家對RCC有正確的了解,一道努力成為它NB的伯樂。

  “無需點亮屏幕、無需點開APP,揮一下手機就可以支付的技術是不是好技術?”

  相信2017年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