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WA聯盟:一文理清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及其對應的陣營

今天來給大家捋一捋各個低功耗廣域網絡技術以及其對應的陣營。不同的組織或者聯盟制定管理著不同的協議,這里面包括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 )、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 Institute, 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3GPP( The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 )、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網工程任務小組)、WEIGHTLESS-SIG ( WEIGHTLESS-Special Interest Group,WEIGHTLESS特別興趣小組 )、LoRa? Alliance( LoRa聯盟 )和DASH7 Alliance( DASH7聯盟 ),下來會針對每個陣營及其主打技術做簡要的介紹。
1、IEEE
IEEE推出了802.15.4 和 802.11兩個遠距離、低功耗的網絡標準。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個無線局域網標準(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主要用于解決辦公室局域網和校園網中用戶與用戶終端的無線接入。IEEE 802.15.4標準,是針對低速無線個人區域網絡(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LR-WPAN)所制定的標準。 該標準把低功耗、低速率傳輸、低成本作為重點目標,旨在為個人或者家庭范圍內不同設備之間的低速互連提供統一標準。
2 、ETSI
ETSI專注于窄頻段標準的發展,在2014年提出了一個雙向的低速率LPWA標準,稱為LTN(Low Throughput Network)。例如Sigfox、TELENSA和Semtech等LPWA技術提供商也正在積極地參與到ETSI標準的規范化中。
3 、3GPP
把M2M和IoT市場的作為重點發展目標的3GPP,將其現存的蜂窩標準演化發展,降低了復雜性和成本,提高了信號的滲透和覆蓋范圍,并且大大地延長電池壽命。其多個授權方案,例如由LTE(Long Term Evolution)演化而來的eMTC(enhancement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EC-GSM(Extended Coverage GSM)和NB-IoT(Narrow-Band IoT),通過權衡成本、覆蓋范圍、數據速率、能耗,滿足了物聯網和M2M的多樣化應用需求。
4、 IETF
IETF旨在提供具有專有技術的LPWA生態系統,通過將基于IP的端到端連接標準化以服務于低功耗的設備和應用。IETF提出了6LoWPAN(IPv6 stack for Low power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但是基于IEEE 802.15.4的6LoWPAN標準相對于其他的LPWA技術來說具有相對更高的速率,但是相對小的覆蓋范圍。
5 、WEIGHTLESS-SIG
WEIGHTLESS特別興趣小組提出了三種開放式的LPWA標準,分別是WEIGHTLESS-W、WEIGHTLESS-N、WEIGHTLESS-P,每種具有不同的特性、覆蓋范圍和功耗。這些標準既可以用于非授權頻段也可以用于授權頻段。
6、 LoRa 聯盟
LoRa是用于LPWA連接的專有物理層,而上層和系統的結構是被LoRa?聯盟所定義和監管,LoRa?聯盟是一個開放性、非盈利性質的專注于LPWA的技術聯盟。過去的兩年LoRa?聯盟發展迅速,LoRaWAN在全球的網絡部署和應用推廣得到了快速推進。
7、 DASH7聯盟
由20多個RFID供應商、用戶和研究人員組成了DASH7聯盟,聯盟提出了一個定義了完整LPWA連接的垂直網絡堆棧稱為 D7AP(DASH7聯盟協議)的標準。基于用于有源RFID設備空中接口的ISO / IEC 18000 - 7標準,D7AP引入了為低功耗傳感器、執行器提供中遠距離連接的堆棧。
                                        
                                        
                                        
                                        
                                        


